四川国学院史

四川国学院史

查阅电子书
手机扫码
  • 微信扫一扫

    关注微信公众号

因版权原因待上架

编辑推荐

四川国学院:创立于1912年,国内最早大型国学学术机构,培养学生颇具影响力。

内容简介

四川国学院于1912年由四川军政府创立,为全省国学机关,宗旨为“提倡国学,发扬国粹”,聘请吴之英任院正,刘师培、谢无量为院副,院员有楼黎然、曾学传、廖平、曾瀛、李尧勋、杨赞襄、等宿儒名士。1927年并入四川大学。在15年间,始终以“国学”相号召,是当时国内国学教学研究的重镇。20世纪初国学运动兴起后,以“国学”命名的大型学术机构,四川国学院是第一所;以政府之力兴办国学院,在全国也是首创,在整个百年国学运动史上也是非常独特的。四川国学院是近代最早出现的大型学术机构之一,具备教学、研究、出版、传播等多项功能,它开展的一系列卓有成效的学术工作和它在国学教育方面的探索,都是很有价值的。四川国学院还是推动蜀学复兴的重要阵地,培养的学生遍布四川,其中蒙文通、向宗鲁、彭云生、李源澄等对于后来四川学术的发展产生了很大影响。这部著作可以加深读者对近代文化的认知。作者运用了大量档案资料,很多是第一次公之于众。

章节目录

版权信息

自序

第一章 四川国学院成立

第一节 国学院的创建

第二节 国学院的合并

第三节 国学院地址及院舍

附录

第二章 四川国学院的性质

第一节 四川的声音

第二节 国粹运动兴起

第三章 四川国学院的沿革

第一节 国学与新学制

第二节 国学院的变革

第四章 四川国学院的办理理念

第一节 继承传统

第二节 创新融合

第五章 四川国学院的制度与管理

第一节 校务管理

第二节 招生与教务

第三节 人事安排

第四节 财务状况

第五节 制度特色

第六章 四川国学院的教学工作

第一节 平稳过渡

第二节 悄然变革

第三节 华丽蜕变

第七章 四川国学院的老师

第一节 国学院众师谱

第二节 廖平与刘师培

第八章 四川国学院的学生

第一节 学生的学习生活

第二节 国学院的学生谱

第九章 四川国学院的学术活动

第一节 《四川国学杂志》

第二节 整理乡土文献及其他

第三节 藏书与刻书

第十章 四川国学院的意义与影响

结语

参考文献

后记

四川国学院史是2020年由中华书局出版,作者魏红翎。

得书感谢您对《四川国学院史》关注和支持,如本书内容有不良信息或侵权等情形的,请联系本网站。

购买这本书

你可能喜欢
琼中史 电子书
梳理并论述了海南岛琼中地区的历史变迁状况。
海口史 电子书
海口一直是海南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在海南历史上具有特殊的历史地位。自汉武帝在此设立珠崖郡,海口便开启了封建化进程。魏晋南北朝时期,封建王朝在海南的统治范围仅局限在琼北地区。隋唐时期重新在海南全面设置郡县,海口的政治、经济、文化等领域都得到长足进步,汉族移民大量增加。宋代至清代,由于受海上丝绸之路发展影响,海口进入一个繁荣发展的阶段。新中国成立后,海口的社会、经济等领域更是呈现全方位快速发展的态势
屯昌史 电子书
屯昌县位于海南岛中部、五指山北麓,古为屯兵之地,后发展为圩镇,因名。屯昌县处于独特的“三重政治边缘”,因地缘环境和文化语境等因素的影响,产生出意义别致的“熟黎”文化,历史上为琼岛汉、黎文化圈的过渡带。审视屯昌历史的发生与发展,可视为整个海南岛汉、黎族群间民族大融合的缩影,虽非跌宕起伏,却也精彩纷呈。海南建省之后,屯昌县以“能源创新”作为经济发展的新增长点,显现出与海南岛其他市县不同的发展模式。
三国英雄谱 电子书
《三国演义》作为我国四大名著之一,栩栩如生的人物,曲折严谨的情节,以及其展现出的中华政治、军事及人生智慧,无不令人回味。其中出现的英雄人物及战事典故更是让人印象深刻,引人深思。本书集结了权迎东老师在《三国演义》漫画及华丰三国卡牌创作中的精彩作品,是卡迷及三国文化爱好者必藏之作。
刚果共和国 电子书
刚果共和国,简称“刚果(布)”,与刚果(金)以刚果河和乌班吉河为界,两国首都仅一河之隔,隔岸相望。该国横跨赤道线,境内河流众多,森林密布,自然资源丰富,石油和木材是其经济发展的支柱。刚果共和国原为法国殖民地,1960年独立,与中国有着传统友好关系,是中国对非洲经贸合作的重点国家之一。本书向读者展示了刚果共和国的历史、政治、经济、军事、社会、文化及外交概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