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推荐
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
内容简介
所谓和哲学,就是以事物以及事物之间的意义性、意义理性作为主要研究对象的学问。“和”是事物以及事物之间最宝贵的东西,是人类乃至世界生存和更好发展的立足点。本书以“和”为研究对象,阐释了精神和解的要义,和合之道,和哲学的思想源头,人与人、人与物、人与环境实现精神和解的途径以及所能达到的高度。
本书采用正笔和闲笔并用的方法,以期达到文与道互证的效果,对于改善人的精神生活、提升人类生存和生活品质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作者简介
作者杨尚懂,男,1965年生,广东英德人,经济师职称。业余时间对中国古代史特别是上古史做了大量深入研究。
章节目录
版权信息
作者简介
绪言——从物质生活小康到精神生活小康
第一章 精神和解
第一节 一体两赋
一、人类的禀赋特征
二、工具理性·感知理性·价值理性·意义理性
第二节 精神和解的要义
一、精神的文化寄寓方式
二、和合效应在中华传统文化中的古典表达
第三节 德性需求
一、现代生产生活方式的失和问题
二、物欲需求的局限
三、德性需求及其特征
第四节 孔子定理:富而教之及精神生活的改善
第二章 和合效应
第一节 精神素地与精神和解
一、生命留白与精神和解
二、德性之间的和合效应
三、德性的个性化和合效应
第二节 中华传统文化的精神高地
一、易道同源
二、道与真、善、美的同源性
三、人心与道心
四、君子文化理念
第三章 和合之道
第一节 从天下为公到天下共和
第二节 文物之和
一、意义领掖,直开新面,以德相馨,和合天下
二、价值理性化
第四章 善与美的辩证关系
第一节 晴空朗月,一善万有,众体分殊
第二节 美、德性与和
一、美、德性与和的辩证关系
二、匪兕匪虎,率彼旷野——善与丑的辩证
第五章 时空的非均质性
第一节 空间差序效应
一、环境的空间差序效应
二、费用曲率平化与均质化效应
第二节 时间差序效应
一、自然生态的时间差序效应
二、生态的超限性异化
第三节 生态力与时间的自然律动
第六章 社区社会
第一节 古代社区社会的意义性
第二节 社会与社区社会
第三节 社区社会的失落与重建
一、工具理性崇拜
二、资本叙事的价值理性窄化
三、社区社会的现代失落与重建
主要参考书目
后记
和哲学:和合、和解、和谐之道是2018年由华夏出版社出版,作者杨尚懂。
得书感谢您对《和哲学:和合、和解、和谐之道》关注和支持,如本书内容有不良信息或侵权等情形的,请联系本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