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业与文明:中国南、北及西亚上古社会组织演进比较

生业与文明:中国南、北及西亚上古社会组织演进比较

查阅电子书
手机扫码
  • 微信扫一扫

    关注微信公众号

因版权原因待上架

类似推荐

编辑推荐

本书通过对中国六大考古文化区自新石器时代至青铜时代文明演进的论述,提出了神邦、城邦、霸国、王国、帝国等几个演进阶段的理论。

内容简介

书中首次摈弃酋邦而使用神邦概念,在早期文明演进三大阶段理论基础上,提出应加上长达千年的霸国过渡阶段;认为中国南北早期文明各有特色及成就,而南方在早期文明中扮演的角色更早、更重要,约4000年前才形成多元一体中原民族文化中心;认为石器加稻作先敲开了中国文明的大门,中国的世俗国家,即文明,比西亚等地更早。

作者简介

作者刘俊男,博士,重庆师范大学历史与社会学院教授,历史系原主任。中国社会科学院古代史研究所与重庆师范大学等共建的中国古代文明与国家起源研究中心副主任、秘书长。重庆师范大学中国古代文明与国家起源研究所所长。主要研究文明起源与演进、新石器时代考古、先秦史等。

章节目录

版权信息

内容简介

绪论

一 研究的缘由及主要内容

(一)研究的缘由

(二)研究的主要内容

二 研究的价值和意义

三 研究的背景及相关理论述评

(一)研究背景

(二)关于马克思主义国家起源理论

(三)酋邦、国家概念的交叉与神邦概念的提出

(四)国外社会演进新理论及在中国的适用性

四 研究的思路

五 几个概念的说明

六 摩尔根、恩格斯婚姻家庭演进理论及概念参照体系

第一章 江汉地区早期文明进程

第一节 考古文化简况

一 相对封闭的原始遗存

二 渐趋一致的文化共同体的形成及相关问题

第二节 距今约18000—6300年的农业萌芽与神邦出现

一 生业状况

二 江汉地区新石器时代早中期的社会组织状况

三 距今7800—6400年的祭坛、天神崇拜与神邦

四 距今6800—6300年最早城邑出现前夕贫富分化产生

第三节 距今约6300—5300年文明要素的群生与城邦的产生

一 生业状况

二 专偶制家庭的出现与阶级的产生

三 祭祖及男系世袭制的出现

四 文字的萌生

五 城、壕的修筑

六 强制性公共权力(“警察”)的出现

七 宫殿式建筑所示的城邦

八 从神邦到城邦的转变

第四节 距今5300—4300年的城邦群及霸国的产生

一 生业状况

二 多间连房的出现与专偶制家庭制度的向北扩展

三 男祖崇拜与早期图像文字

四 阶级分化的加剧

五 屈家岭文化时期城邦群的出现

六 距今5300—4300年霸国产生的可能性

第五节 距今4300—4000年“王国”的出现

一 石家河城继续繁荣

二 汇聚四方文化因素

三 阶级分化更突出

四 从宗教信仰看王国的出现

五 从地下遗存及文献记载看王国的出现

六 从王国到帝国的演进

小结

第二章 江淮下游地区早期文明进程

第一节 考古文化简况

一 相对独立的古文化

二 新石器时代中晚期渐趋一致的考古文化

第二节 距今约10000—5800年从平等社会到神邦的萌生

一 生业状况

二 距今10000—5800年从女尊男卑到男尊女卑的社会

三 原始宗教的萌芽与神邦的萌生

第三节 距今约5800—5300年的贫富分化与高级神邦出现

一 生业状况

二 距今约5800—5300年偶婚制向专偶制家庭过渡

三 凌家滩文化高级神邦的出现

第四节 距今约5300—4000年从专偶制家庭出现至城邦、霸国产生

一 生业状况

二 专偶制家庭的出现与普及

三 贫富加剧与阶级分化

四 祭祀遗存与礼制

五 行政及军事权的产生

六 文字的出现

七 古城与宫殿

八 城邦与霸国的产生

小结

第三章 河套及周边地区早期文明进程

第一节 考古文化简况

一 老官台文化

二 仰韶文化

三 庙子沟文化

四 龙山时代文化

第二节 距今约8000—6700年的平等社会

一 生业状况

二 老官台文化时期聚落及墓葬揭示的社会形态

第三节 距今约6700—6200年的神邦

一 生业状况

二 从聚落布局及墓葬分析河套及周边地区偶婚制家族

三 从大地湾二期Ⅰ段房址和墓葬以及龙岗寺早中期墓葬分析男性地位的提高

第四节 距今约6200—5200年的高级神邦

一 生业状况

二 从聚落布局及墓葬看家长制家庭公社的社会形态

三 从聚落布局分析关中地区早期城址及杨官寨高级神邦

四 从聚落布局分析陇东地区专偶制家庭萌芽与神邦的发展

第五节 距今约5200—3900年从专偶制家庭出现至城邦、王国的产生

一 生业状况

二 从聚落布局以及墓葬情况分析其专偶制家庭的普及

三 城址群的出现与城邦的产生

四 约公元前2100年的霸国与约公元前2000年的王国相继出现

小结

第四章 中原中心地区早期文明进程

第一节 考古文化简况

一 贾湖一期文化与裴李岗文化

二 仰韶文化与后冈一期文化

三 庙底沟二期文化与王湾三期文化

四 二里头及早商时代文化

五 晚商文化

第二节 距今约9000—7800年的社会状况

一 生业状况

二 聚落形态与社会组织状况

三 早期宗教信仰的出现

第三节 距今约7800—6300年前的偶婚制家庭与神邦的产生

一 生业状况

二 偶婚制家庭的起源及发展

三 宗教的发展与后冈一期文化神邦

第四节 距今约6300—5300年的家长制家庭公社

一 生业状况

二 家长制家庭公社的出现

三 宗教现象

第五节 距今约5300—3000年从城邦产生至王国形成

一 生业状况

二 专偶制家庭的出现

三 宗教的进一步发展

四 阶级的分化

五 城壕的修筑与城邦的产生

六 中原由城邦而进入王国时代

小结

第五章 海岱地区早期文明进程

第一节 考古文化简况

一 后李文化

二 北辛文化

三 大汶口文化

四 山东龙山文化

第二节 距今约9000—7300年的平等社会

一 生业状况

二 距今约9000—7300年可能的母系氏族社会

第三节 距今约7300—5500年的文明要素的萌芽与神邦

一 生业状况

二 距今约7300—5500年的社会组织状况

三 宗教现象与王家庄神邦

第四节 距今约5500—5000年文明要素的群生与城邦的萌生

一 距今约5500—5000年的社会组织状况

二 大汶口文化中期的神邦与城邦的萌芽

第五节 距今约5000—4000年的城邦

一 生业状况

二 距今约5000—4000年的社会组织

三 阶级分化明显

四 宗教祭祀与文字性符号

五 距今约5000—4000年城邦的形成

小结

第六章 西辽河地区早期文明进程

第一节 考古文化简况

一 小河西文化

二 兴隆洼文化

三 富河文化

四 赵宝沟文化

五 红山文化

六 小河沿文化

七 夏家店下层文化

第二节 距今约9000—7200年的社会状况

一 生业状况

二 从村落共仓共灶到共仓分灶的社会组织

三 早期宗教信仰

第三节 距今约7200—5300年的家长制家庭公社与初级神邦

一 生业状况

二 可能的家长制家庭公社

三 赵宝沟文化的宗教信仰与初级神邦出现

四 牛河梁红山文化神邦与文明曙光的初现

第四节 距今约5300—5000年典型的家长制家庭公社与高级神邦

一 生业状况

二 典型的家长制家庭公社

三 红山文化晚期的高级神邦

第五节 距今约5000—3600年的专偶制家庭与方国

一 专偶制家庭的出现

二 夏家店下层文化所示的社会组织

小结

第七章 中国南北早期文明进程的对比

第一节 中国南北早期社会生产的差异

一 南北农业生产的差异

二 南北上古手工业的差异

第二节 中国南北早期社会演进的差异性

一 婚姻家庭形态演变与私有制出现的南北差异

二 古城邑、宫殿等体现的社会演进

第三节 中国南北上古社会及早期文明演进的共性及相关原因分析

一 中国南北上古社会及早期文明演进的共性分析

二 中国南北早期文明进程差别及共性的原因简析

第四节 南北文化互动及多元一体民族格局的出现

一 新石器时代早中期江汉地区文化对周边的影响及中原与北方同时期文化的互动

二 新石器时代中晚期高庙、大溪文化对四周的影响及与中原、北方地区文化的互动

三 新石器时代晚期及青铜时代早期城邦林立及长江地区文化对周边的影响与互动

四 南北民族争夺中原与中原政治中心的形成

第八章 中国上古与西亚等地同时期文明演进的比较

第一节 中国上古农业、手工业与西亚的对比

一 西亚领先或类似于中国的优势

二 中国领先或类似于西亚的优势

第二节 西亚新石器时代早期社会:核心家庭还是母系氏族

一 拉哈、马他拉等遗址不可能存在核心家庭

二 耶莫遗址不存在“核心家庭”的证据

三 科技考古成果对早期社会组织研究的推动

第三节 西亚、中国早期社会组织演进对比

一 中国与西亚上古社会演进对比

二 中国与西亚等国上古城址的比较

结语

一 南北生业异同

(一)中国南方

(二)中国北方

二 家庭形态演进规律与南北异同

(一)规律性特征

(二)南北异同

三 南北神邦异同

四 南北城邦异同

五 南北霸国异同

六 江汉王国早于夏商周王国出现

七 南北文明演进共性、差异及原因分析

八 文明演进阶段异同

九 从中国地下遗存实际看摩尔根、恩格斯的相关理论

十 中国早期文明的特色

主要参考文献

后记

作者简介

生业与文明:中国南、北及西亚上古社会组织演进比较是2021年由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出版,作者刘俊男。

得书感谢您对《生业与文明:中国南、北及西亚上古社会组织演进比较》关注和支持,如本书内容有不良信息或侵权等情形的,请联系本网站。

购买这本书

你可能喜欢
古代中国文明(下卷) 电子书
从文明史角度梳理中国五千年历史。
不尽的江河不断流——比较视野下的中华文明 电子书
本书以问题为导向,将相关问题置于世界的大背景下进行审视,用比较的视野,对中华文明进行考察,从宏观思考中看清文明的发展趋势,从比较研究中剖析各文明的异同,阐述中华文明发展的连续性特点。
北庄遗史 电子书
本书内容包括北庄概况、北庄朱姓定居繁衍史、历史大事要事记、社会经济、安冯各姓家族概况、同族外地朱姓家族概况、训喻、北庄古事、古迹、北庄民俗、外姓人眼中的北庄等。
王亚南传 电子书
本书对王亚南光辉的一生做了回顾,内容包括黄冈之子、西子湖畔、漫漫征途、烽火岁月、执教中大、二次入闽、执教厦大、主要政厦大等十四章。
走近范梅南 电子书
本书分为六章,主要包括范梅南在中国、范梅南及其现象学教育学研究线索、欧陆与北美教育学的桥梁、“做”现象学、教师之教的教育学、范梅南现象学教育学特色主题、写作现象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