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推荐
本书紧扣汉字在使用主体的能动作用下,表现出的“形态”概念,论述汉字符号和汉字书法艺术的关系。
内容简介
本书为国家社科基金重大招标项目“汉字教育与书法表现”书法表现部分的结题成果。全书分为七章:一、汉字的性质;二、汉字符号;三、汉字系统;四、汉字形态的三个制约因素;五、汉字形态的发展与演变;六、汉字形态的生成手段;七、汉字书法艺术。
作者认为汉字并非抽象的符号,而是由书写作为主要手段,刻划、印刷等作为辅助手段来生成的,因而,必然表现为具体的形态。文字学研究着眼于汉字构形的研究,书法艺术有偏重于风格,在二者之间依然存在极大的研究空白。现行各种汉字规范文件的字样主要基于印刷宋体,而印刷只是汉字的具体生成手段之一。人们更加倾向于将汉字书写局限于艺术表现领域,对汉字具体生成和表现缺乏必要的规范。
我们需要对汉字形态进行研究,从中推进汉字的规范工作及其在各个领域的具体使用。
作者简介
作者孙学峰,首都师范大学中国书法文化研究院副教授,书法专业硕士生导师。师从欧阳中石、秦永龙、国光红诸位先生。主要研究领域涉及书法、汉语言文字学等。
章节目录
版权信息
序
引言
上编 汉字符号
一 汉字的性质
二 单个汉字符号的形体组构
1 以象形为主要手段的基础符号
2 合体汉字符号的组构
三 汉字体系
1 汉字体系对单个汉字符号的修正
2 以分“部”为标志的汉字体系认知过程
3 从部首的设置看汉字体系的特点
中编 汉字符号的生成
一 汉字形体的影响因素
1 形体组构的理据
2 动态生成的便利
3 平面排布的美观
二 汉字的字体
1 篆书
2 隶书
3 楷书
4 草书
三 汉字的生成手段
1 书写
2 刻划
3 范铸
4 印刷
下编 汉字书法艺术
一 书法艺术的自觉探索
1 汉晋期间书法探索趋于艺术的自觉
2 “手”的书写要求
3 “心”的审美思考
二 汉字实用与书法艺术的协调
1 书法艺术对“美”的思考基于生活的具体需要
2 对汉字实用的考究有助于书法艺术时“美”的思考
三 书法传统的承传与发展
1 书法传统
2 临帖、师承与书论
3 继承与发展
参考文献
后记
汉字形态论是2020年由中华书局出版,作者孙学峰。
得书感谢您对《汉字形态论》关注和支持,如本书内容有不良信息或侵权等情形的,请联系本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