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推荐
新世纪文学现象解读与未来主流文学重建设想。
内容简介
本书以新世纪第一个十年为界,对这一时段重要的文学创作、文学现象、文学潮流进行了系统的梳理、深入的解读、独立的评价;对于“传统主流文学”生产机制的危机、“纯文学意识形态”的负面影响、现实主义困境等问题,进行了深入反思;在对“80后青春文学”、网络文学的发展及其内部机制正面接纳并深入考察的基础上,对它们与“传统主流文学”的对抗、博弈关系进行深度描述,并努力寻找这些依托于新机制、新媒介的文学与“传统主流文学”的对话可能,与文学史的对接点,从而对于未来“主流文学”的重建,提出富有创见的设想。
作者简介
作者邵燕君,北京大学中文系副教授,文学博士,“北京大学当代最新作品点评论坛”主持人。著有《倾斜的文学场一中国当代文学生产机制的市场化转型》(江苏人民出版社,2003年10月版)、《美女文学现象研究》(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年7月版)等专著。参与主编《北大年选·小说卷》(2004-2009~F度,共6本,北京大学出版社)。发表论文多篇,论文《由“玉女忧伤”到“生冷怪酷”一从张悦然的“发展”看文坛对“80后”的“引导”》和《“宏大叙事”解体后如何进行“宏大的叙事”——近年长篇创作的“史诗化”追求及其困境》蝉联核心刊物《南方文坛》2005年、2006年优秀论文奖。因主持“北京大学当代最新作品点评论坛”以及评论的出色成绩,于2006年10月当选“2006年度青年批评家”。
章节目录
版权信息
绪论
第一章 “后革命”时期的“历史重述”
一 “新历史观”的形成与“新历史小说”的延续
二 现实主义脉络的“史诗化”书写
三 “超现实主义”脉络的寓言化书写
第二章 以“纯文学”为方法的历史/现实叙述
一 “先锋一脉”的“向外转”
二 余华《兄弟》的“正面强攻”
三 阿来《空山》的民族史叙述
第三章 陷入困境的现实主义叙述
一 “个人奋斗”成长模式的变迁
二 乡土叙事的危机
三 坚持走“传统老路”的现实主义作家
第四章 “底层文学”“打工文学”“新左翼文学”
一 “底层文学”的发生和发展
二 围绕“底层文学”的观念概念之争
三 从“底层文学”到“新左翼文学”——曹征路的创作
四 “打工文学”的发展及其“主流化”问题
第五章 “新海外华人作家”的创作
一 “新海外华人作家”创作概览
二 代表性作家的写作——严歌苓、陈河、陈谦
第六章 “期刊新人”与“80后”作家
一 “期刊新人”的成长成熟
二 “80后”作家:由“市场”到“文坛”到“自立门户”
第七章 其他重要作家作品
一 重要长篇创作
二 中短篇佳作
第八章 网络文学的发展及其与文学史的对接
一 网络文学的发展历程和态势
二 豆瓣阅读:网络时代的“纯文学”移民
三 “新文学”传统的断裂与“85—95独孤一代”的横空出世
四 “启蒙绝境”下的“中国穿越”
五 在“第二世界”重新立法——以猫腻创作为例
结语 重建“主流文学”
何谓“主流”?
谁居“主流”?
参考文献
附录Ⅰ 文学年表(2000-2010年,“传统主流文学”部分)
附录Ⅱ 中国网络文学大事记(1987-2011年)
附录Ⅲ 重要奖项一览表(1999-2010年)
茅盾文学奖
鲁迅文学奖
老舍文学奖
华语文学传媒大奖
郁达夫文学奖
鼎钧双年文学奖
红楼梦文学奖
施耐庵文学奖
西湖·中国新锐文学奖
后记
新世纪第一个十年小说研究是2016年由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作者邵燕君。
得书感谢您对《新世纪第一个十年小说研究》关注和支持,如本书内容有不良信息或侵权等情形的,请联系本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