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推荐
在风险社会中,如何保持交流的畅通?在利益分殊的当下,如何通过对话寻求共识?开创具有中国风格的学术新流派,为法治中国的实践贡献智慧。
内容简介
本书是一部法社会学领域的原创论文集,由著名法学家、上海交通大学文科资深教授季卫东编著。
作者认为法律的本质就是话语实践,并在综合各家学说、结合中国法律实践的基础上,提出了“议论的社会学”这一学术研究新范式。
本书分为两个部分:第一部分是“理论和方法”,阐述了“议论的法社会学”的起源与意义;第二部分是“经验与比较”,分析了一些真实案例,呈现了“议论的法社会学”的应用价值。
本书具有较高的学术价值,将对法治社会的建设贡献智识。
作者简介
作者季卫东,法学家。1957年出生于南昌市,北京大学法律学系毕业,后赴日获京都大学法学博士学位。先后任神户大学副教授、教授,2008年起担任上海交通大学法学院凯原讲席教授兼院长。主要研究领域为法社会学、比较法学、亚洲宪法。代表作有《现代中国的法制变迁》。
章节目录
版权信息
主编序
序
I 理论与方法
第一章 议论的法社会学 溯源与创新
附录 案例与法典之间的睿智 以《法学的知识谱系》为线索的议论
第二章 法律议论的社会科学研究新范式
第三章 中国式法律议论与相互承认的原理
第四章 人工智能时代的法律议论
第五章 法社会学理论范式的拓展 从“冲突/共识”模式到“议论的法社会学”
第六章 话语分析方法在司法研究中的功用 以“司法理性化”为规范目标的考察
第七章 通过法律议论回应司法中的政策 以“二阶证立理论”的困境与超越为线索
II 经验与比较
第八章 决策风险、问责以及法律沟通
第九章 法律原则的民间法论辩 以离婚案件“感情确已破裂”切入
第十章 通过公共领域的立法民主 商谈论视角下的立法过程模型
第十一章 立法中的多元协商与风险分配 以我国台湾地区病人自主权利立法过程为例
第十二章 法官审判裁量情境中的话语实践考察 “议论的法社会学”视角
第十三章 法庭调解话语结构探析 法律语用学视角
第十四章 走向法律议论的美国法研究 以对法律确定性的寻求为线索
议论与法社会学:通过沟通寻找最大公约数的研究是2021年由译林出版社出版,作者季卫东。
得书感谢您对《议论与法社会学:通过沟通寻找最大公约数的研究》关注和支持,如本书内容有不良信息或侵权等情形的,请联系本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