议论与法社会学:通过沟通寻找最大公约数的研究

议论与法社会学:通过沟通寻找最大公约数的研究

查阅电子书
手机扫码
  • 微信扫一扫

    关注微信公众号

因版权原因待上架

编辑推荐

在风险社会中,如何保持交流的畅通?在利益分殊的当下,如何通过对话寻求共识?开创具有中国风格的学术新流派,为法治中国的实践贡献智慧。

内容简介

本书是一部法社会学领域的原创论文集,由著名法学家、上海交通大学文科资深教授季卫东编著。

作者认为法律的本质就是话语实践,并在综合各家学说、结合中国法律实践的基础上,提出了“议论的社会学”这一学术研究新范式。

本书分为两个部分:第一部分是“理论和方法”,阐述了“议论的法社会学”的起源与意义;第二部分是“经验与比较”,分析了一些真实案例,呈现了“议论的法社会学”的应用价值。

本书具有较高的学术价值,将对法治社会的建设贡献智识。

作者简介

作者季卫东,法学家。1957年出生于南昌市,北京大学法律学系毕业,后赴日获京都大学法学博士学位。先后任神户大学副教授、教授,2008年起担任上海交通大学法学院凯原讲席教授兼院长。主要研究领域为法社会学、比较法学、亚洲宪法。代表作有《现代中国的法制变迁》。

章节目录

版权信息

主编序

I 理论与方法

第一章 议论的法社会学 溯源与创新

附录 案例与法典之间的睿智 以《法学的知识谱系》为线索的议论

第二章 法律议论的社会科学研究新范式

第三章 中国式法律议论与相互承认的原理

第四章 人工智能时代的法律议论

第五章 法社会学理论范式的拓展 从“冲突/共识”模式到“议论的法社会学”

第六章 话语分析方法在司法研究中的功用 以“司法理性化”为规范目标的考察

第七章 通过法律议论回应司法中的政策 以“二阶证立理论”的困境与超越为线索

II 经验与比较

第八章 决策风险、问责以及法律沟通

第九章 法律原则的民间法论辩 以离婚案件“感情确已破裂”切入

第十章 通过公共领域的立法民主 商谈论视角下的立法过程模型

第十一章 立法中的多元协商与风险分配 以我国台湾地区病人自主权利立法过程为例

第十二章 法官审判裁量情境中的话语实践考察 “议论的法社会学”视角

第十三章 法庭调解话语结构探析 法律语用学视角

第十四章 走向法律议论的美国法研究 以对法律确定性的寻求为线索

议论与法社会学:通过沟通寻找最大公约数的研究是2021年由译林出版社出版,作者季卫东。

得书感谢您对《议论与法社会学:通过沟通寻找最大公约数的研究》关注和支持,如本书内容有不良信息或侵权等情形的,请联系本网站。

购买这本书

你可能喜欢
家事法研究(2020年卷) 电子书
本书是中国法学会婚姻家庭法学研究会主办的专业学术集刊,本书为2020年卷。
自创良法:清季新刑律的编修与纷争 电子书
以中国传统法律体系的转型为背景,重点探讨新刑律修订过程中的制度转换与礼法关系等问题,以此展现清季最后十年政治和思想的发展脉络。
中国不动产法研究(2019年第2辑) 电子书
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CSSCI)来源集刊,本期聚焦《土地管理法》修订。
金融法 电子书
本书共分十四章:其中,第一章金融法总论是对金融法理论的总体论述。第二到四章属于金融主体法,具体由金融部门组织法、金融企业组织法和监管机构组织法构成。第五到七章属于金融客体法或货币法,具体由法定货币财产法、货币财产流通法和货币票据流通法构成,它实质上是货币财产法与货币行为法的统一。第八到十四章属于金融行为法,具体包括融通行为法、经营行为法、调控行为法和监管行为法。
经济法 电子书
本书以新版《中级会计专业技术资格考试大纲》为依据,面向中级会计职称的“经济法”科目,并由众多专家学者在多年研究其命题特点及解题方法的基础上编写而成。在深入研究财政部关于中级会计职称的新版考试大纲和考试环境的基础上,本书总结、提炼了考试内容的重点及命题方式,精心编写“考纲分析与应试策略”,旨在为考生提供全面的复习和应试策略。此外,第一章至第八章分别依据新版考试大纲的考点要求,全面、细致地讲解各类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