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推荐
本书是基于“民族志”研究范式,对贵州省务川仡佬族苗族自治县龙潭村的仡佬族传统民族文化及其在旅游发展下的当代变迁的全景式田野民族志记录。
内容简介
龙潭因其悠久的炼制丹砂(即朱砂)的传统,而被称作“丹砂古寨”,书中一一介绍了其深厚的历史底蕴、优美的自然风光、独特的人文景观、淳朴的民族习俗,重点展现了龙潭从贫困村发展为务川县龙头景区,走上全村旅游精准脱贫致富的“龙潭之路”的经过。
作者简介
作者李劲松,仡佬族,贵州石阡人,旅游经济学博士,中央民族大学民族文化与旅游休闲研究中心主任。同时兼任全国休闲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委员、全国旅游景区质量等级评定委员会专家、北京市国家全域旅游创建示范区验收专家、北京市旅游学会会员、贵州省务川仡佬文化研究院顾问。主持国家社科基金一般项目、教育部青年基金项目等课题2项,主持参与各类旅游规划、策划50余项,主持参与制定国家标准、地方标准5项。主要研究领域为民族文化与旅游休闲、旅游经济学、旅游人类学、休闲人类学、民族文化产业、仡佬族文化。
章节目录
版权信息
序 接地气
绪论
第一章 龙潭
第一节 村庄映像
第二节 村寨形成与历史沿革
一、仡佬族历史变迁
二、龙潭村历史概况
第三节 生态环境与经济文化类型
一、生态环境
二、经济文化类型
第二章 龙潭村里的贵州“古老族”
第一节 史籍中的仡佬族与仡佬族族源
第二节 龙潭村仡佬族乡间记忆与口述史
一、关于姓氏的传说
二、天地人与族源的神话
三、关于朱砂的传说
第三节 龙潭村现代仡佬族居民情况
一、龙潭村人口概况
二、龙潭村人口结构
三、龙潭村贫困人口情况
第三章 龙潭村的空间结构
第一节 龙潭村的整体空间布局
第二节 标志性公共建筑内部的空间布局
一、仡佬先贤堂
二、申祐祠
三、九天回廊
四、九天水榭
五、祭台
六、汉墓
第三节 私人住宅里的空间布局
一、丹堡
二、大朝门
三、窗花雕刻
第四章 龙潭村日常生活中的时间安排
第一节 一天中的作息安排
第二节 一年中的主要节日
一、传统节日
二、民族特色节日
第三节 一生中的重要仪式
一、出生仪式
二、升学仪式
三、结婚仪式
四、丧葬仪式
第五章 龙潭村仡佬族文化的日常呈现
第一节 语言
第二节 饮食
一、特色饮食
二、特色食俗
第三节 服饰
一、务川仡佬族服饰历史流变
二、仡佬族服饰的相关历史遗存
第四节 文艺
一、神秘古朴的傩戏
二、“杂技奇葩”高台舞狮
三、民间文学——盘歌
第五节 信仰
一、图腾崇拜
二、偶像崇拜
三、祖先崇拜
四、自然崇拜
第六节 朱砂
第六章 龙潭村在仡佬族文化中的地位
第一节 龙潭村与仡佬族文明起源
第二节 龙潭村与中原文明的交流
一、丹砂交流
二、社会经济文化交流
三、教育的发展和知识的传播
第三节 龙潭村与仡佬族杰出人物
第四节 龙潭村与仡佬族传统文化标签
一、仡佬起源——九天母石
二、忠孝文化——申祐祠和申祐故居
三、丹砂文化——宝王崇拜和淘砂遗址
四、饮食中的礼仪文化——“三幺台”
第七章 旅游业发展与当代龙潭村变迁
第一节 龙潭村的景区化过程
第二节 旅游开发与龙潭村的社区参与
一、龙潭村的旅游开发
二、社区参与
第三节 龙潭村仡佬族传统文化的商品化
一、仡佬族建筑聚落文化的展示
二、仡佬族民俗文化的展示
三、仡佬族丹砂文化的展示
四、仡佬族宗族文化的展示
第四节 龙潭村的乡村旅游产品——“仡家乐”
一、荷花山庄
二、祥和院
三、寨老院
四、“三幺台”指定接待处(肖氏三幺台)
五、明娟客栈
六、前寨山庄
第五节 龙潭村的旅游标签与仡佬族文化重构
一、建筑聚落文化的重构
二、民俗文化的重构
三、服饰文化的重构
第八章 “他者”与“我者”视域中的龙潭村
第一节 新闻媒体报道中的龙潭村
第二节 地方政府眼中的龙潭村
第三节 游客眼中的龙潭村
第四节 周边村寨眼中的龙潭村
第五节 龙潭村仡佬族村民眼中的龙潭村
参考文献
后记
丹砂古寨:贵州务川龙潭仡佬族村民族志研究是2019年由九州出版社出版,作者李劲松。
得书感谢您对《丹砂古寨:贵州务川龙潭仡佬族村民族志研究》关注和支持,如本书内容有不良信息或侵权等情形的,请联系本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