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南藏区政治体系演进与社会变迁(1911~1958)

甘南藏区政治体系演进与社会变迁(1911~1958)

查阅电子书
手机扫码
  • 微信扫一扫

    关注微信公众号

因版权原因待上架

编辑推荐

辛亥革命后,甘南藏区政治体系演进研究。

内容简介

1911年的辛亥革命,标志着中国从帝国体系向现代民族国家的巨大政治转型,此后的任何一个国家政权都致力于推进这一进程在国家范围内的实现。1911-1958年,国家作为外部力量,以国家基层政权的进入主导了甘南藏区地方政治体系的演进,并最终完成了国家基层政权体系对甘南藏区旧有政教体系的更替。同时在经济、文化落后的甘南藏区,这一政治变革过程又成为推动甘南藏区由传统向现代转型的主导性力量。本书立足于第一手历史资料,以甘南藏区(1911-1958)为研究对象,旨在探讨这样一个问题:在中国这样一个“政治一体化”的社会中,1911年帝国体系崩溃后,在全新的民族国家建构过程中,甘南藏区极具封建性、宗教性的地方政治体系面对了怎样的政治压力,进而发生了怎样的变革?国家基层政权在这一地区最终如何完成了民族国家在基层政治生活中的建构?而上述这些变化对甘南藏区社会变迁产生了怎样的影响?通过解析上述问题,将加深我们对近代以来边疆民族地方政治发展与社会变迁总体模式和特点的思考。

章节目录

版权信息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选题意义与研究路径

第二节 学术史的回顾:近百年来关于近现代甘南藏区的研究综述

第三节 核心概念与分析方法:政治系统分析的借鉴

第四节 本书的思路、框架及对研究区域的说明

第二章 甘南藏区地方政治体系的形成与发展

第一节 甘南藏区自然地理环境及其对藏区地方政治体系形成的影响

第二节 意识形态的区域性整合

第三节 地方政教体系的制度建构

第三章 压力与嬗变(1911~1937):外部环境的压力与国家基层政权的嵌入与扩张

第一节 宁海军与拉卜楞寺地方政教体系的冲突与拉卜楞设治局的成立

第二节 传统政教体系的裂变与世俗性力量的进入

第三节 国家基层政权体系的进一步扩大

第四章 博弈与渐进(1937~1949):中央与地方的角逐及基层社会变迁

第一节 斗争与合作

第二节 妥协与冲突

第三节 夏河县政府的全面施政与地方社会变迁

第四节 卓尼设治局的有限施政及其社会影响

第五节 国家基层政权的边缘化与社会变迁的效度分析

第五章 重构与发展(1949~1958):民族区域自治地方政治体系的建立与社会变迁

第一节 中国共产党基层政权的建立及其对社会秩序的稳定

第二节 三大改造与宗教改革

第三节 民族区域自治

第四节 差异与超越

第六章 结语

第一节 政教分离与国家基层政权的扩张:甘南藏区政治体系演进的主题

第二节 从外发、嵌入到内源性增长

参考文献

甘南藏区政治体系演进与社会变迁(1911~1958)是2020年由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出版,作者戴巍。

得书感谢您对《甘南藏区政治体系演进与社会变迁(1911~1958)》关注和支持,如本书内容有不良信息或侵权等情形的,请联系本网站。

购买这本书

你可能喜欢
档案中的历史:清代政治与社会 电子书
作者近三十年深入研究清代政治与社会的成果。
广州十三行行商潘振承家族研究(1714~1911年) 电子书
本书首次以家族史的视角对行商家族的儒商化现象进行了研究,揭示了潘振承家族由商而儒成为书香世家的历程,以翔实的史料对家族成员在经济、文化上的贡献进行解读。这个大家族不仅走出了最早“睁眼看世界”的国际商人,还陆续走出了广东鉴藏界的魁首、出色的教育家、近代诗界革命之先行者……其文化成就,在岭南文化史上占据了重要的一席之地;其贸易轨迹,在海上丝绸之路史上刻上了永不褪色的一笔。
长安与河北之间:中晚唐的政治与文化 电子书
本书徜徉于“长安与河北之间”,带我们走进唐代历史的另一种表达。
权力与媒介:近代中国的政治与传播 电子书
通过历史的视角来审视近代中国媒介与权力关系的变迁。
新政、立宪与革命:清末民初政治转型研究 电子书
从新政、立宪和革命之间互动关系的角度,审视清末民初的政治转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