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冷战时代的宗教文明与国家安全

后冷战时代的宗教文明与国家安全

查阅电子书
手机扫码
  • 微信扫一扫

    关注微信公众号

因版权原因待上架

编辑推荐

非传统安全视野下宗教文明与全球政治教材,理解国际政治互动框架。

内容简介

该书稿为同济大学政治与国际关系学院专业教材之一。目前在高等院校国际政治专业的教学中,关于非传统安全视野下的宗教文明与全球政治及其相内容还没有形成一部成体系的通行教材,使用的是一些汇编材料和替代教材,大都采用以各自学科概念体系为主要内容进行展开论述的思路。本书作者吸收国内外学术界研究宗教文明与全球政治的最新成果,结合自己在该领域的研究和教学工作实践,以专题形式对非传统安全视野下的宗教文明与全球政治的问题进行阐述。将宗教文明与全球政治关系的核心要素浓缩于不太长的篇幅中,既可以兼顾不同学科视角,又可以突出政治学的学科特点,同时使学生深入理解所学课程,从而真正掌握宗教文明与国际政治互动分析的知识体系框架,具有较高的学术前沿性和现实价值性。

章节目录

封面

书名页

版权页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序一

序二

目录

导论

第一节 问题的提出与研究的意义

第二节 问题的研究现状

第三节 本书的研究假设、主要观点与研究方法

第一章 后冷战时期宗教的国际政治学意义及其研究界定

第一节 国际政治中的宗教全球复兴

第二节 宗教的国际政治学界定

本章小结

第二章 宗教与国家安全的互动分析

第一节 观念与国家安全互动的理论模式

第二节 两种理论分析模式的启示

第三节 宗教与国家安全的互动分析框架

本章小结

第三章 中国传统宗教文化对中国国家安全的影响

第一节 中国的传统宗教文化及其对国家安全的基本主张

第二节 中国新安全观与中国传统宗教文化的关联

第三节 个案研究:传统妈祖信仰与两岸关系(1987—2001)

本章小结

第四章 中国政治意识形态宗教观对中国国家安全的影响

第一节 中国的政治意识形态及其宗教观

第二节 中国政治意识形态宗教观的历史考察

第三节 对中国政治意识形态宗教观发展轨迹的分析

本章小节

第五章 宗教性安全威胁对中国国家安全的影响

第一节 中国国家安全利益及其影响因素的判定

第二节 宗教性安全威胁及其对中国国家安全的影响

第三节 个案研究:“东突”伊斯兰主义与中国西部安全

本章小结

第六章 宗教问题安全化对中国国家安全的影响

第一节 安全研究的“安全化”视角及其逻辑

第二节 宗教问题安全化及其对于中国国家安全的意义

第三节 个案研究:冷战后美国安全化宗教问题对中国的影响(1991—2008)

本章小节

结论

一 内容综述与研究结论

二 理论启示:对国家宗教安全研究的理论思考

三 现实启示:对中国宗教安全问题的对策思考

参考文献

后记

后冷战时代的宗教文明与国家安全是2016年由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出版,作者刘骞。

得书感谢您对《后冷战时代的宗教文明与国家安全》关注和支持,如本书内容有不良信息或侵权等情形的,请联系本网站。

购买这本书

你可能喜欢
伦理与文明(第4辑) 电子书
本书收录了伦理学研究在各个领域的最新的学术成果。
伦理与文明(第7辑) 电子书
本书是由中共山东省委党校主管、山东省伦理学与精神文明建设研究基地主办的学术集刊。
伦理与文明(第5辑) 电子书
本书收录了伦理学在各个领域应用的最新学术成果。
伦理与文明(第6辑) 电子书
本书收录了伦理学在各个领域应用的最新学术成果。
生态文明 电子书
本书分三篇:上篇走向生态文明新时代,研究人类文明的演替、生态危机的根源、可持续发展的兴起和困境;中篇生态文明观,研究地球表层与信息增殖、全球生态文明观及其理念的思想渊源、生态文明观下的价值观;下篇生态文明建设,研究生态文明建设及路径,环境持续、经济绿色、文化生态、科技创新、社会和谐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