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推荐
多位业内人士分别从法律、经济、社会等方面探讨了技术进化给社会各领域带来的变革需求,展现了他们对新技术给人类原有秩序和社会原有结构带来的扰动的担忧。
内容简介
《后机器时代》汇集了国内众多学者的研究成果,这里既有对个别互联网案例的分析与解读,也有对信息社会中新格局、新秩序的宏观探索;既引入了互联网的前沿研究方法,也体现了对新社会形态的争锋思辨。这是一次从中国本土实践出发,面向全球互联网的集体发言。
互联网时代,人们的生活正在被重新定义和解读。互联网与人工智能及其衍生技术给世界格局带来了重新洗牌的机会,所有关于互联网新技术的讨论本质上都是一种资源的再利用和再分配。
随着新兴智能技术的发展,很多人产生了对人类未来命运的担忧,代表人物如霍金、比尔•盖茨等,他们曾公开表示对具有“人类意识”的人工智能将统治或毁灭人类的忧虑。但事实上,人们更应关注的是眼下新技术对人类原有秩序的扰动和对原有社会结构的挑战。这体现在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如交通、住房、娱乐、城市发展等。本书就从法律、经济、社会等不同学科出发,对中国互联网的发展演变进行了跨界观察。
作者简介
作者胡泳,政治学博士,北京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教授。致力于在文化、技术和政治的交叉点中发现有趣的东西,特别是解放性的文化实践、网络和网络社会理论、数字经济与管理,以及人的主体性。著有《知识论导言:张瑞敏的实践智慧》等,译有《数字化生存》等。2018年,被Thinkers 50选入“Thinkers 50雷达”名单,名列可能对未来组织机构的管理和领导方式产生深远影响的30位世界思想家之一。
章节目录
版权信息
《公地》文丛总序
前言 后人类境况——新轴心时代、比特之城与人机关系
第一章 新轴心时代
智能科技与新轴心时代:未来的起源与目标
智能文明何以可能?
从量化历史看人工智能
关于技术革命与社会变革的两个半故事
法律的社会功能与终极危机
进化论与思想史:从基因到模因
第二章 比特之城
数据科学支持下的城市权
共享单车在中国——公共产品的市场化尝试
具身实践的城市——从比特之城到地理媒介
互联网化的社区改造样本
开源村宣言
城市街区设计的理论与方法
第三章 虚拟现实+人工智能:自我与社群的重塑
“脑机融合”比人工智能更危险
警惕人类的掘墓者:从脑机融合到虚拟现实
人机交互与智能的起源与本质
从机器崛起到社会机器
人工智能社会学——对人工智能群体的社会学研究
论信息社会的情感模式
后机器时代是2018年由中信出版集团出版,作者胡泳。
得书感谢您对《后机器时代》关注和支持,如本书内容有不良信息或侵权等情形的,请联系本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