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然与修为——荀子道德哲学的精神

天然与修为——荀子道德哲学的精神

查阅电子书
手机扫码
  • 微信扫一扫

    关注微信公众号

因版权原因待上架

编辑推荐

荀子伦理思想的德性伦理学解读

内容简介

本书作为先秦儒学的最后一位大师,荀子的思想对后世发生了深远的影响。本文将德性伦理学(virtue ethics)的视角引入荀子伦理思想的研究之中,对荀子的伦理思想做了一种新的修身哲学意义上的解读和阐释。论文以道德的可能性问题、道德观念的结构和关系问题以及道德修养实践问题为中心线索,细致分析了荀子伦理思想的理论特质,并进而呈现出荀子学说作为早期儒学发展历程中一个重要的理论典范这一思想史意义。

作者简介

作者王楷,河南封丘人,北京大学哲学博士,北京师范大学哲学学院副教授,北京师范大学价值与文化研究中心研究员,兼任中华孔子学会理事,曾任伯克利加大(UC-Berkeley)访问学者(2014-2015),主要研究领域为儒家哲学与伦理学,尤其用力于荀子道德哲学,著有《天然与修为:荀子道德哲学的精神》(北京大学出版社,2011年),另有论文数十篇发表在《哲学与文化月刊》(台湾)、Dao:AJournalofComparativePhilosophy(USA)、《国学研究》、《社会科学》、《道德与文明》、《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等海内外学术期刊上。

章节目录

版权信息

引言 荀子之正名

第一节 问题的提出

第二节 社会历史学视角的引入

第三节 封建宗法社会的解体及其思想史意义

第四节 从仁义到礼义

第五节 “修己”与“治人”

第一章 从“利仁”到“安仁”:荀子道德论证之展开群居和一之道

第一节 群居和一之道

第二节 审吾所以适人,人之所以来我也

第三节 成人之道

第四节 参乎天地

第五节 知与力

第二章 以心治性:荀子道德基础之建立

第一节 人之所以为人者

第二节 以心治性

第三节 治心之道

第四节 力行近乎仁

第五节 一种隐含的性善论?

第三章 义以为上:荀子道德德性论

第一节 礼者,人道之极也

第二节 义以为质,礼以行之

第三节 处仁以义,然后仁也

第四节 情文俱尽

第四章 学为圣人:荀子理智德性论

第一节 是是非非谓之知

第二节 不学不成

第三节 圣也者,尽伦者也

第五章 君子明乐:荀子道德情感论

第一节 明礼乐 知人心

第二节 乐者,所以成德也

第三节 致乐以治心

第四节 美善相乐

第六章 养心与养德:荀子道德修养论

第一节 人不可以无耻

第二节 君子养心莫善于诚

第三节 不苟

第四节 言有坛宇

余论

参考文献

附录一 荀子的历史世界

一、 兼并战争与功利思潮

二、 贵族政治的解体

三、 士阶层与社会流动

四、 法家的改革

五、 荀子的出现

附录二 仁者自爱:儒家道德生命观及其哲学基础——由《荀子·子道篇》“三子论仁知”章生发的讨论

引言

一、 仁者爱人

二、仁者自爱

三、 仁者安仁

余论

后记

天然与修为——荀子道德哲学的精神是2011年由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作者王楷。

得书感谢您对《天然与修为——荀子道德哲学的精神》关注和支持,如本书内容有不良信息或侵权等情形的,请联系本网站。

购买这本书

你可能喜欢
工匠精神行动笔记 电子书
成长比成功重要,值钱比赚钱重要。新时代工匠以苦为乐,以业为根,以技为本,幸福生长。过去我们把工匠精神定义为“把产品做到极致的精神”,时代进步,工匠精神在升华,新时代的工匠精神就是把品质做到极致的精神。本书提出了成为幸福工匠的21个关键词,包括敬事如神、恪守标准、将爱注入等,全方面系统介绍了新时代工匠精神的内涵,并利用行动笔记的形式将培养工匠精神具象化,让你的进步肉眼可见!
黑格尔的政治神学:《精神现象学》与《法哲学原理》释义 电子书
本书以政治神学作为解释路径,勾勒出一个“政治神学家”黑格尔的形象,选取了作为黑格尔思想成熟标志的《精神现象学》与作为其政治思想成熟标志的《法哲学原理》作为解读对象,通过细腻、深刻、扎实的文本分析,一方面梳理黑格尔体系的逻辑,一方面循着黑格尔的逻辑检验黑格尔对其所继承的西方文明史中具有重大意义的思想体系的分析与反思,最终在此基础上对黑格尔体系的得失做出一定的评价。
儿童精神分析.精神分析经典译丛 电子书
本书分“儿童分析技术”“早期焦虑情境及其对儿童发展的影响”两部分,内容包括:儿童分析的心理学基础、儿童神经症、强迫症与早期超我的关系、早期焦虑情境对男孩性发展的影响等。
焦虑的启蒙:以《启蒙辩证法》为核心的启蒙反思 电子书
本书对启蒙的反思致力于揭示启蒙的情感根基。
职业精神培育:从理论到实践 电子书
本书共分6章,内容包括:导论、职业精神质的规定性、职业精神传承、职业精神培育理论、职业精神培育现状、职业精神培育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