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推荐
本书是关于葛洪生平事迹及学术思想的传记。
内容简介
本书充分利用方志和考古材料描述了葛洪出生与成长的环境,介绍了句容的历史沿革、地理特点、政治经济与风俗传统,以及当地的宗教活动与仙道传说;挖掘出一些前人未曾重视的文献与碑志材料,在此基础上,重新考察葛洪的家世与生平经历,记述了葛洪在宗教哲学方面的贡献,分析了他在社会政治、法律仪礼、文化教育方面的思考,记录了全国各地留存的与葛洪有关的遗迹。
作者简介
作者王青,1963年5月出生于浙江海盐。1982年获工学学士学位,1989年获文学硕士学位,1992年获文学博士学位。1996年任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副教授,2002年后任教授、博士生导师,被评为江苏省新世纪学术带头人。
章节目录
版权信息
出版说明
一脉千古成江河
第一章 近畿佳邑
第一节 上古句容
一、句容名称的由来
二、句容地区的考古发现
第二节 江南形胜
一、地理形势
二、矿藏物产
三、对外交通
第三节 近畿佳邑
一、丹阳郡的政治文化传统
二、句容的经济资源
三、东晋南渡后的句容
第四节 修仙圣地
一、东汉时期丹阳句容的方士
二、句曲山的神仙化
三、三茅神话的改造与创建
第二章 瓜瓞绵长
第一节 东汉功臣?
一、祖先葛君
二、葛浦庐兄弟
第二节 吴国高官
一、葛氏居地
二、葛矩、葛弥与葛焉
三、祖父葛奚
四、葛祚与葛玄
第三节 赴洛先驱
一、历官东吴
二、入晋仕宦
三、句容望族
第四节 世事仙佛
一、葛洪的侄子们
二、葛洪的孙辈
第五节 秦晋之好
第三章 傲世忘荣
第一节 博收广览
一、艰苦的学习生活
二、广博的知识结构
三、阻塞的仕途
第二节 将兵平乱
一、张昌起义
二、平定石冰之乱
第三节 北上求经
一、中原混战
二、江南陈敏之乱
三、遇逢嵇含
第四节 师从鲍靓
一、初到广州
二、师事鲍靓
三、东海鲍氏的居地
第五节 从相府到司徒府
一、荐名相府
二、庚寅赐爵考
三、完成著作
四、入司徒府
五、与干宝的交往
六、暴虎之害
第六节 再赴广州
一、欲赴交趾
二、留居罗浮
三、尸解得仙的传说
第七节 扶南之行考
一、《太清金液神丹经》的真伪
二、扶南之行的疑问
三、《太清金液神丹经》作者有可能亲至日南
第八节 葛洪的人格特点
一、内向
二、尽责
三、神经质
四、保守
五、随和
六、性格即命运
第四章 纪化仙都
第一节 全民信仰
一、出土文物中反映的东吴道教活动
二、东吴地区的各种教派
第二节 转益多师
一、左慈
二、葛玄
三、郑隐
四、鲍靓
第三节 诋斥异端
一、对符水道教的批判
二、对民间宗教迷信的批判
三、对行骗方士的批判
四、对低水平同行的批判
第四节 遐览广记
一、《遐览》中记录的道经
二、《灵宝五符》的传承与灵宝派的建立
三、《三皇经》的传承
四、葛洪对上清派的影响
第五节 为仙道列传
一、葛洪之前的神仙传记
二、《神仙传》的创作
第五章 神仙可致
第一节 神仙可致
一、玄道合一
二、以自然推人事
三、个体经验有限论
四、星宿决定寿命
五、学仙无损于担当责任
第二节 重生恶死
一、对轻生重死思想的批判
二、重生恶死的人生观
三、安贫乐道的人生价值观
四、长生成仙的要求
第三节 积善立德
一、儒道兼综的道德观
二、长生信仰对道德的强化作用
第四节 仙有三品
一、葛洪的神仙三品说
二、神仙三品说对后世的影响
第六章 九丹秘术
第一节 千年幻梦
一、金丹术的萌芽
二、西汉时期的金丹活动
三、东汉时期的炼丹活动
第二节 仙道之极
一、炼丹经籍的保存与留传
二、金丹至上的价值观
三、借外物以自固
四、金石自然进化论
第三节 神圣的作业
一、远离俗人
二、选择名山
三、斋戒与祷祭
第七章 不伤为本
第一节 不伤为本
第二节 内修之术
一、形神兼修
二、守一之法
三、存思之术
第三节 配合之术
一、行炁之术
二、房中之术
三、辟谷之术
第八章 格物疗疾
第一节 浑天说
一、盖天说的几种主张
二、浑天说与平天说
三、葛洪的宇宙观念
第二节 拟科学中的真知识
一、新的化学物质的提炼与合成
二、对物质化学特性的新认识
第三节 《肘后备急方》
一、《肘后备急方》的成书与体例
二、丰富翔实的病种纪录
三、多样化的治方治法
第九章 法术神通
第一节 禁咒厌劾
一、符咒的历史
二、葛洪记录的符箓
三、《三皇文》
四、《五岳真形图》
五、《白泽图》
六、辟五兵之道
七、称名巫术
八、咒语与辟疫法
第二节 神通变化
一、隐沦变化术
二、乘蹻飞行术
三、分身之术
四、坐致行厨术
第十章 儒法兼综
第一节 君权至上
一、君权天成
二、贤君之道
三、良臣之规
四、县令之职
第二节 知人选官之道
一、汉过与吴失
二、知人之难
三、举人之法
第三节 多仁则法不立
一、历史上有关德刑关系的主张
二、葛洪对德刑关系的看法
三、葛洪的重刑论
四、恢复肉刑的主张
第四节 减省礼仪
一、烦琐纷歧的礼学
二、葛洪的礼仪观
第五节 勖学崇教
一、葛洪强调学习的时代背景
二、学习对国家的重要意义
三、修学务早,固志不倦
第十一章 弹断风俗
第一节 殊代同疾
第二节 势利可贱
一、浮华交游之风的兴起
二、对东汉晚期浮会交游之风的批判
三、对浮华交游之风的厌恶
四、对郭泰、许劭的批评
五、正确的交友方式
第三节 淫荒成俗
一、居丧毁礼之风的盛行
二、对世俗社交礼仪的违背
三、对男女大防的突破
四、酗酒之风
第四节 君子不博
一、汉末东吴的游戏之风
二、两晋时的博弈之习
三、葛洪的批评
第十二章 永传洪藻
第一节 今胜于古
一、轻诗赋而重子书
二、实用主义的文学观
三、今胜于古的文学进化论
四、文贵丰赡,辞不宜寡
五、文德并重
第二节 虚构的传记
一、类传的历史与特点
二、《神仙传》中的虚构
三、《神仙传》在小说史上的影响
第三节 轻信的抄撮者
一、《西京杂记》作者的五种说法
二、《西京杂记》作者的争议
三、《西京杂记》的成书过程
第四节 铺陈整饬
一、《抱朴子》中的铺陈手法
二、《抱朴子》的骈偶化
三、《博喻》中的比喻
第十三章 青史留名
第一节 传声望于道俗
一、东晋末年的影响
二、刘宋时期的影响
三、齐梁时期的影响
第二节 留美名于青史
一、初唐时期的影响
二、盛唐时期的影响
三、中晚唐时期的影响
第三节 不就丹砂也自贤
一、葛洪对苏轼兄弟的影响
二、宋朝文人学者对葛洪的负面评论
三、元人对葛洪的评价
第四节 载范斯文
一、明朝序跋对葛洪的评价
二、明清学者对葛洪的议论
第十四章 灵踪长留
第一节 道存故土
一、青元观
二、葛仙公庵
三、葛仙公旧宅与抱朴峰遗址
第二节 迹在罗浮
一、罗浮山遗迹群
二、粤北的葛洪遗迹
三、肇庆地区的葛洪遗迹
四、广西地区的葛洪遗迹
第三节 化及周边
一、杭州周边地区的葛氏遗址
二、会稽的葛氏遗迹
三、江西省的葛氏遗迹
第四节 远播九州
一、两湖地区的葛氏遗址
二、巴蜀地区的葛氏遗址
三、两河地区的葛氏遗址
葛洪简谱
主要参考文献
后 记
江苏历代文化名人传·葛洪是2024年由江苏人民出版社出版,作者王青。
得书感谢您对《江苏历代文化名人传·葛洪》关注和支持,如本书内容有不良信息或侵权等情形的,请联系本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