潜台词:人如何用行为表达说不出的话

潜台词:人如何用行为表达说不出的话

立即阅读
手机扫码
  • 微信扫一扫

    关注微信公众号

编辑推荐

了解一个人,观其行为只是表象。识别、整合内心的冲突,才是真正的强者之路。

内容简介

本书揭示每个人“问题行为”的背后,都有着更深层的原因,那些叛逆、对抗、逃避、成瘾的行为,或许并没有恶意的动机。正是由于很难坦率地表达出这些不为人知的真心话,我们才会用那些别扭麻烦的方式来“脱困”,帮助自己不陷入孤独与虚无中,有存在感地活下去。

作者简介

作者斋藤学,精神科医生、家庭功能研究所代表。1941年生于东京都,1967年毕业于庆应义塾大学医学部。曾担任助教、法国政府公费留学生、日本国立疗养所久里滨医院精神科主任医师、东京都精神医学综合研究所副参事研究员等,现任医疗法人社团学风会斋藤医院理事长、家庭机能研究所代表。

章节目录

版权信息

前言

第一章 苦 苦人生之多艰

令人作茧自缚的“内在母亲”

每个人都拥有自己的人生主旋律

“问题”是帮助我们活下去的手段

很多被霸凌的孩子都说不出“我不想上学”

贤妻良母有时也会给孩子带来困扰

将“症状”转变为“要求”

拒绝无用的自我对话

提升自我肯定感,获得和谐的人际关系

第二章 爱 渴望被爱而不得

“不能成为好孩子就会被抛弃”的理念

重蹈覆辙的女儿们

名为“需要被需要”的病

人在有必要时才会改变

那是以人生为赌注的“一局定胜负”

“费事”的父亲会阻碍女儿的自立

何谓健康的自恋

从爱自己开始

只和自己比较

承认你讨厌的人也是对你很重要的人

接纳平凡的自己,懂得关心他人

第三章 囚 无法逃离名为“应该”的诅咒

亲子关系中的拖累症

从“扮演孩子”的痛苦中解放自己

臣服于世俗观念的父母们

从“父母主张”中毕业

平凡的我与难以满足的父母期望

无法接纳自己

解除“共生关系”的方法:让母亲获得幸福

无法为自己而活的日本母亲们

随心而活并不会被大家讨厌

第四章 恐 对人际关系边缘化的恐惧

害怕当个普通人

建立平等的关系方能远离成瘾

找到释放真我的“安全地带”

人会被潜意识支配

遭受心灵创伤也要活下去

成年小孩的康复道路

母亲对孩子感到愤怒是正常的

家既可能是最安全的地方,又可能是最危险的地方

被职场淘汰的恐惧使他们走向过劳死

第五章 寂 难以忍受的孤独

丰富的精神世界源自寂寞与无聊

沉迷是为了活下去所做的最后挣扎

输给寂寞的人也会输掉人生

寂寞中的顾影自怜会变质为恨意

在温暖家庭中迷失的“演员”们

虚幻的风平浪静

通过问题行为感知自我存在的人

摄食障碍源于只会用商品价值衡量自己

一边虚张声势一边陷入罪恶感的男人们

作为渺小的人类,个人能办到的事其实很少

成熟的人在独处时也并非“孤身一人”

第六章 叹 为什么不幸的总是我

所谓“不幸的人生宿命”是可以被修改的

当想要改变自己的性格时

真正的成年人能和自己的欲望和谐相处

人会本能地“投桃报李”

世上多的是“令人惋惜的梦想”

家庭问题有时会暂时防止家庭破碎

认为自己让父母失望的孩子会被负罪感所吞噬

第七章 怒 无法原谅伤害过自己的人(父母)

无法发怒的三种情况

被压抑的愤怒会转化为毁灭对方的恨意

我们往往无法置求死之人于不顾

仇恨就像“腐烂的苹果”

“人品”或“人格”就是人际交往中的一些习惯

无法从男性(丈夫或儿子)暴力中逃离的女人

不要为了父母而活

“假我”与“真我”

为了今后更加快乐充实人生

潜台词:人如何用行为表达说不出的话是2022年由人民邮电出版社出版,作者[日] 斋藤学。

得书感谢您对《潜台词:人如何用行为表达说不出的话》关注和支持,如本书内容有不良信息或侵权等情形的,请联系本网站。

你可能喜欢
认知行为疗法:123项实用技术 电子书
本书从识别与评估、心理教育、认知改变、行为改变、情绪调节、体验表达以及成长经验修复7大方面,全面系统地讲解了123项实用技术。
心理治疗如何改变人 电子书
加拿大心理学博士临床从业40年沉淀之作,每个人都有可塑性,都有变得更好的潜能。
内向优势:性格内向者的潜在竞争力 电子书
内向者的自我认知与成长提案,帮助他们重新认识自己,发挥自身性格优势。外向者的社交指南,教会他们如何与内向者交往,取长补短。
安心正念课 电子书
卸除大脑负担,摆脱情绪困扰,让你心智宁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