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推荐
本书系统介绍了依恋理论在团体心理咨询和治疗中的应用。
内容简介
依恋理论是当今发展心理学和临床心理学界越来越重视的人格理论,集中阐释了人格(自我观和他人观)以及人际关系形成和发展的内外因素,并在心理治疗中已经得到了日渐广泛和深入的应用。
本书详尽阐述了团体依恋治疗的理论基础、操作原理和技术重点,既具有严密的理论和研究基础,又非常具有操作性,是心理咨询和治疗工作者的学习教材和应用于研究的范本。
作者简介
作者谢里·L.马尔马罗什,乔治华盛顿大学心理学副教授,注册心理学家。
章节目录
版权信息
作者简介
译者简介
总序
译者序
前言
成人依恋风格
依恋和团体治疗
本书的结构
第一部分 依恋和团体心理治疗的理论与实证研究
第一章 依恋理论及其在团体心理治疗中的应用概论
依恋根源
早期依恋的终身影响
应对不理想照料的行为方式
依恋与成人关系
依恋与心理治疗
团体心理治疗理论:连接依恋理论的桥梁
基于依恋理论的团体心理治疗的实施方法
依恋理论在各种团体治疗中的应用:我们的改变模式
将团体作为安全基地:团体依恋
结论
第二章 团体依恋和二元依恋风格的测量
成人团体依恋风格的测量
成人二元依恋风格的测量
测量成人二元依恋的最佳方式是什么
团体和二元依恋测量的未来发展
结论
第三章 个体治疗和团体治疗中的依恋:实证研究结果
患者依恋风格对个体心理治疗过程的影响
依恋与治疗关系
患者依恋风格对团体心理治疗过程的影响
结论
第二部分 依恋在团体治疗中的应用
第四章 团体建设:筛选、分组和团体成员准备
筛选团体成员的必要性
基于依恋视角的成员筛选
团体治疗的入组配置:以依恋为指导
依恋与团体配置
依恋和团体准备
结论
第五章 团体治疗中促进安全型依恋的过程
共情性同调:促进心理表征的改变
促进心智化
促进洞察
促进核心情感的矫正性情感体验
促进内化
促进团体凝聚力
结论
第六章 对专注型成员的团体治疗
专注型成员与团体
对偏专注型成员的团体治疗目标
结论
第七章 对冷漠型成员的团体治疗
偏冷漠型成员与团体
团体带领者的依恋风格与冷漠型团体成员
对偏冷漠型团体成员的团体治疗目标
结论
第八章 对恐惧型成员的团体治疗
恐惧型依恋与紊乱型依恋风格
偏恐惧型依恋与安静型边缘人格
偏恐惧型成员与团体
偏恐惧型成员的团体治疗目标
对偏恐惧型团体成员的团体—个体联合治疗
团体中的过早脱落与恐惧型依恋
结论
第九章 依恋与特殊群体:进食障碍、物质滥用和创伤
依恋与进食障碍
依恋与物质滥用
依恋与创伤
结论
第十章 团体心理治疗中的族群多样性:依恋、种族和民族
二元依恋、团体依恋与种族—民族差异:实证研究及临床应用
依恋取向与西班牙和拉丁文化
依恋取向与非裔美国人文化
依恋取向与亚裔美国人文化
培养能胜任多元文化团体的带领者:应用依恋理论
结论
第十一章 依恋、丧失和团体心理治疗的终止
鲍尔比与丧失
急性哀伤与依恋
依恋和告别的挑战
依恋和治疗终止
结论
第十二章 深入临床病例研究:依恋理论和团体心理治疗
珍妮:为专注型的成员做入组准备
珍妮案例的经验教训
莫莉:当依恋导致破裂、脱落
莫莉案例的经验与教训
结论
后记 对依恋及团体治疗的结束语
对团体成员及其依恋的认识
对团体带领者及其依恋的认识
二元依恋与作为整体的团体:未来研究的启示
运用依恋促成治疗目标
团体治疗中的不安全型依恋的价值
团体依恋:另一个改变的途径
附录 团体治疗问卷—S
参考文献
团体心理治疗中的依恋是2022年由机械工业出版社华章分社出版,作者[美] 谢里·L.马尔马罗什。
得书感谢您对《团体心理治疗中的依恋》关注和支持,如本书内容有不良信息或侵权等情形的,请联系本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