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升的大地

上升的大地

查阅电子书
手机扫码
  • 微信扫一扫

    关注微信公众号

因版权原因待上架

编辑推荐

北大才女博士构建从乡村到太空,从路遥到刘慈欣的“乡土”意向,追溯近代中国的乡土情怀。

内容简介

在关于“数千年来未有之变局”的论述中,晚清政治家呼吁打破历代多在西北备边的传统,将目光投向东南海疆。20世纪80年代流行着黑格尔的一段话:“平凡的土地……把人类束缚在土壤上……但是大海却挟着人类超越了那些思想和行动的有限的圈子。”在近代以来的中国,一旦提到“现代性”或“现代化”,许多人总是认为这必然意味着海洋战胜陆地、城市战胜乡村。然而,革命让乡土中国呈现出另类现代性的可能。

“上升的大地”是本书作者在中国乡土遭遇现代性的诸种经验中找到的一个意象。它既不是一味地固守大地,也不是拔着自己的头发离开地面、追逐不切实际的另一种生活。“上升的大地”体现于埃德加·斯诺笔下愉快的革命者为落后的西北所带来的全新感觉,体现于革命知识人将已成“中国之殇”的黄河转化为中国人在世界秩序中展开竞争的力量源泉,体现于路遥为农村年轻人所寻找的在城市中获得正当成功的道路,体现于刘慈欣以第三世界革命经验为科幻文学赋予的精神底色。与同时代同主题的其他作品相比,这几个案例中包含着三个特别的面向:“现代性”不只发生在都市,更发生在乡土;乡土不光有“土”,更有“现代”;中国的现代性历程中一直包含着对于“乡土”的关怀,哪怕在20世纪80年代的“新启蒙”之后依然未曾断绝。

通过上述案例,《上升的大地》在中国现当代文艺史中勾连起一条沿海与内陆互动关系的线索。来自大地的经验从不过时,它依然向城市中的我们提供着宝贵的滋养。

作者简介

作者罗雅琳,1992年11月生,湖南湘乡人,南京大学文学学士(2013),北京大学文学硕士(2016)和文学博士(2020)。在学术期刊发表论文二十余篇,长期为新媒体写作文化评论,曾获得北京大学“学术十杰”等荣誉,入围第七届(2017年度)唐弢青年文学研究奖。

章节目录

版权信息

总序

序 上升的想象

导言

第一章 西部中国的“现代”形象

现代变局中的中国西北

从古典“游记”到现代“新闻”

留法博士的欧洲田园梦

红色中国:愉快的现代革命者

迈入“现代”的多种方式

第二章 黄河的古今变奏

从“旧符码”到“新风格”

崇高主体的诞生:“人民唤醒黄河”

黄河形象的正面化:从“中国之殇”到“巨人”

传统的改造:从“天上之水”到“天下之水”

从种族视野到文明视野

第三章 打开“城乡交叉地带”

交叉的年代、交叉的地带、交叉的文本

“农村新人”还是“鲁滨孙”?

孙少平的“阅读”与“爱情”

在“柳青传统”与“陕军东征”之间

文学地图的转移与路遥的浮沉

第四章 走出乡愁乌托邦

从“在地”到“离土”

“乡愁”与“乡怨”:两种“返乡”写作

诗可以“怨”,亦可以“群”

《中国太阳》:乡土的崇高形象

“想象的乡愁”与“现实的乡愁”

第五章 大地之上的科幻

太空时代的“土”元素

刘慈欣科幻与第三世界

“游击队员”:“科学”问题在第三世界

“先锋队”:科幻的中国经验

“星辰大海”与“落地”的幻想

结语 说“土”论“洋”

上升的大地是2020年由中信出版集团出版,作者罗雅琳。

得书感谢您对《上升的大地》关注和支持,如本书内容有不良信息或侵权等情形的,请联系本网站。

购买这本书

你可能喜欢
族群归属的自我认同与社会定义:关于保安族的一项专题研究 电子书
了解和研究保安族这一民族不可错过的作品。
中国新型城市化包容性发展的道路与政策 电子书
本书通过总结世界城市化包容性发展的视野为中国践行科学发展提供分析思路,提供一套评价体系和政策优化方法。
中国经济与社会史评论(2017年卷) 电子书
武汉大学中国经济与社会史研究所暨中国传统文化研究中心主办刊物,本册是2017年卷。
励耘学刊(2018年第1辑) 电子书
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CSSCI)来源期刊,2018年第1辑。
以“小”生存的日本人:日本小巧文化的启示 电子书
5个方面阐述日本缩小型文化的特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