类似推荐
编辑推荐
专业权威的民国研究期刊。
内容简介
《民国研究》系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南京大学中华民国史研究中心主办的学术专刊,主要刊载关于中华民国时期(1912~1949)相关史实与理论的研究文章。现为CSSCI来源集刊。本辑(第34辑)的“抗日战争”“经济与社会”“南京大学校史研究”“城市史研究”“专题研究”“学术综述”“书评”“史料视窗”较有特色,相关论文堪供学术界参考,其他文章亦有相当的学术价值。
作者简介
编者朱庆葆,南京大学历史学系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已在中国近现代史、高等教育研究、当代台湾研究等领域发表论文100多篇,出版专著、译著10多种,主要代表作有《鸦片与近代中国》、《中国禁毒历程》、《传统城市的近代命运》、《一流大学建设路在何方》等,先后主持国家和省部级研究课题10多项,多次赴美国、日本、英国、澳大利亚、新加坡、韩国、台湾、香港等国家或地区参加国际学术会议或访学。
章节目录
版权信息
《民国研究》学术委员会
抗日战争
蒋介石与战时行政机关作风整顿
一 战时行政机关作风整顿之必要
二 战时行政机关作风整顿之举措
三 战时行政机关作风整顿失效之反思
四 结语
吴鼎昌主黔期间的役政探析
一 吴鼎昌的役政思想及主张
二 吴鼎昌推行役政的具体实践
三 结语
文艺动员与战地文化建构:抗战时期的民族革命通讯社
一 民族主义思潮与民革社的创办
二 抗战时期民革社的文艺宣传与动员
三 民革社与战地文化的建构
四 结语
抗战初期国民党军事情报的影响
一 国民党军战时军事情报体制的建立
二 豫东作战前中日双方的军情判断
三 情报对豫东作战指导的影响
余论
全面抗战爆发后毛泽东对抗战胜利时间的研判
一
二
三
经济与社会
民初广州商会与地方经济治理
一 商会与地方金融
二 商会与地方税收
三 商会与其他经济活动
四 结语
《东方杂志》对20世纪二三十年代中国乡村危机的聚焦和分析
一 社会责任与农村聚焦
二 专栏开辟与社会引导
三 传播绩效与历史省思
四 结语
20世纪二三十年代知识精英关注中国乡村的视角
一 关注视角转向乡村
二 世界眼光
三 城市化视角
四 结语
战时江西运送配置难民总站考论(1937~1943)
一 东南抗战的前线与后方
二 运送配置难民总站的组织设置
三 江西运配难民疏散路线
四 食宿行医的配置救济
五 结语
不证不明:民国时期的“证婚”研究
一 引言
二 “文明结婚”和非职业化的证婚人
三 从惯习到法律:“证婚”入法及其法律效能
四 国家在场:“集团结婚”中的证婚
五 余论
南京大学校史研究
1930年金陵大学辱华影片事件评析
一 金大影片事件始末
二 引发影片事件的要素
三 影片事件的影响
抗战时期中央大学的内迁
一
二
三
城市史研究
国际观瞻与战时首都建设
一 “使之跻于国际都市之林”:参议会成立初期的提案思路
二 “树陪都之模范”:从大重庆到新重庆建设思路的调整
三 “永留纪念,以志不忘”:抗战后期参议会提案的关注点
四 结语
民国城市警察的职业困境(1945~1949)
一 职业收入问题
二 职业压力问题
三 职业地位问题
四 职业困境下的反应
五 结语
专题研究
“业余主义”对于近代中国足球运动的影响
一 “业余”与“业余主义”
二 业余足球在近代中国
三 “业余”与“职业”的冲突
四 业余主义之于近代足球
毁敌正己:南京国民政府时期袁世凯“反革命”形象的政治建构和利用
一 袁世凯“反革命”形象与南京政府初期的各派之争
二 抗日宣传中的袁世凯“反革命”形象
三 “窃国大盗袁世凯”
结 语
《民国日报》社评主旨演变略识
一
二
三
第一次世界大战对中国的影响再思考
一 第一次世界大战对中国影响的学术史回顾
二 第一次世界大战使中国经济受挫
三 第一次世界大战对中国交通的影响
四 世界大战加剧了中国社会动荡
五 结语
学术综述
近八十年来抗战时期中国妇女史研究述评
一 抗战时期中国妇女史研究的阶段
二 抗战时期中国妇女史研究涉及的主要问题与旨趣
三 抗战时期中国妇女史研究的不足与展望
书评
首创共著之作 深耕精研之品
一 两岸四地专家合作的首部民国史著作
二 匡补通史之阙的民国专题史研究
三 结语
《日本侵华决策史料丛编》简评
一 新编抗战资料集的学术需求
二 《丛编》的主要特色
三 《丛编》的主要内容及其价值
四 《丛编》的少许缺憾
史料视窗
美国海军陆战队第四远征军司令部关于中国的情报综述 (1935年1月9日)
Ⅰ.中国
Ⅱ.上海
稿约
民国研究(2018年秋季号)是2018年由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出版,作者朱庆葆 主编。
得书感谢您对《民国研究(2018年秋季号)》关注和支持,如本书内容有不良信息或侵权等情形的,请联系本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