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推荐
本书为法国哲学专家杨大春的著作选集,文集既揭示了法国哲学演进的逻辑,也再现了作者在法国哲学研究领域的基本进路。
内容简介
本书为浙江大学丛书之一种。作者为该校法国哲学专家杨大春的著作选集。
17世纪的法国哲学家笛卡尔是西方现代哲学之父,18世纪的法国启蒙哲学影响深远,19世纪的法国精神主义独具特色,20世纪的法国现象学-实存主义和结构-后结构主义丰姿多彩,凡此种种,足以引起国内哲学界对法国哲学的持久兴趣和特别关注,以至还会出现所谓的“法国哲学热”。
本书收集了作者25年来的正式学术生涯中法国哲学研究领域的研究论文,大体上可以展现国内法国哲学研究领域在不同时期关注的不同热点问题及其体现出的内在张力。
作者简介
作者杨大春,四川蓬安人,1965年生,1992年获哲学博士学位,1998年破格晋升教授。目前为浙江大学求是特聘教授和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研究领域为现当代西方哲学,重点研究方向为现当代法国哲学。代表性专著有《20世纪法国哲学的现象学之旅》《语言身体他者:当代法国哲学的三大主题》《感性的诗学:梅洛一庞蒂与法国哲学主流》《文本的世界:从结构主义到后结构主义》《沉沦与拯救:克尔凯戈尔的精神哲学研究》等,代表性译著则有《行为的结构》(合译)《知觉现象学》等。
章节目录
版权信息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浙大哲学文存编委会
总序
序言
第一部分 解构的困境
解构批评的基本特征
一
二
三
四
解构的保守性
一 解构逻辑的暧昧性
二 解构策略的寄生性
三 解构运作的包容性
理性的分化与对策
一 现代性的界定
二 现代性与求知意志的排斥性
三 现代性与求知意志的生产性
四 现代性与理性批判
解构批评的困境
一 一种抵制理论的理论?
二 一种依赖旧批评的新批评?
三 一场不反传统的变革?
丧钟为谁而鸣
一 哲学的危机
二 中心的悬置
三 从洁白到苍白
四 哲学的前景
解构的踪迹
一 从结构主义到后结构主义
二 解构文本的世界
三 拒斥形而上学
四 主体离心化
德里达论他者的命运
一
二
三
四
第二部分 还原的张力
他人问题在现象学中的演进
一 他人问题的认识论视域
二 他人问题的存在论视域
三 他人问题的伦理学视域
四 问题的地位及其转换
含混的散文诗学
1.梅洛-庞蒂与语言学转向
2.在自然与约定之间
3.在表象与创新之间
现象学还原的科学批判之维
一 别一种现象学还原
二 回到科学的知觉基础
三 回到蛮荒的世界之肉
四 结语
作为西方马克思主义者的梅洛-庞蒂
一 梅洛-庞蒂与“黑格尔式的马克思主义”
二 梅洛-庞蒂与现代性反思中的马克思主义
三 梅洛-庞蒂与作为一种历史哲学的马克思主义
《眼与心》中译者序言
一
二
三
四
五
《辩证法的历险》与萨特的时代
列维纳斯与现象学的实践转向
一
二
三
实存哲学与概念哲学的殊途同归
法国现象学的两大家系
从实存哲学到物质现象学
从概念哲学到物质现象学
梅洛-庞蒂早期哲学与精神主义
一
二
三
结语
梅洛-庞蒂与哲学中的空间思维转向
一 时间思维与空间的观念性
二 时间思维与空间的实存性
三 空间思维与空间的实存性
简单的结语
在乌托邦与异托邦之间
一
二
三
第三部分 建构的式微
马克思哲学的人本主义精神
一 西方哲学传统之精神与马克思人本思想的起源
二 《手稿》时期的美学人生观思想
三、马克思思想发展的一致性
反讽与间接沟通
一 苏格拉底即反讽
二 关于苏格拉底的现实形象
三 由反讽到间接沟通
结语
跨文化研究的主体间性之维
早期现代哲学中的他人问题
一
二
三
四
早期现代哲学中的语言问题
一
三
五
理解笛卡尔心灵哲学的三个维度
一 心灵问题的源起
二 从神性的灵魂到人性的心灵
三 心智哲学还是精神哲学
后记
话语的力量:20世纪法国哲学论丛是2020年由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出版,作者杨大春。
得书感谢您对《话语的力量:20世纪法国哲学论丛》关注和支持,如本书内容有不良信息或侵权等情形的,请联系本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