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主义社会发展理论研究

马克思主义社会发展理论研究

查阅电子书
手机扫码
  • 微信扫一扫

    关注微信公众号

编辑推荐

本书是关于马克思主义社会发展理论的研究。

内容简介

该丛书由中央实施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课题首席专家袁贵仁策划,已经纳入中央实施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课题、国家哲学社会科学基金重大课题、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重大课题攻关项目、国家新闻出版总署“十一五”重点出版规划项目和国家哲学社会科学出版基金项目。

其主要内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汇编总结当代中国、西方(包括苏联、东欧)哲学界关于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的重大哲学问题和论争,为新世纪的哲学发展提供一定的理论准备;二是对当代社会实践和哲学新问题进行重新理解与研究,规范和领引新世纪的中国哲学沿着当代中国的哲学历程所展现的哲学逻辑而实现自己的发展;三是通过对“时代精神”的深切理解和对文明境界的追求,深刻地把握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当代意义,使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走出传统哲学解释框架,寻求向马克思主义哲学真实视界的历史回归;四是通过对哲学未来发展的探讨,从而寻求哲学社会科学繁荣之路。

作者简介

作者丰子义,现任北京大学哲学系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史学会副会长,中国人学学会副会长,中国辩证唯物主义研究会常务理事。主要著作有《现代化的理论基础》《现代化进程的矛盾与探求》《发展的反思与探索》《马克思世界历史理论与全球化》(合著)《马克思东方社会理论的历史考察和当代意义》(合著)等。入选教育部“跨世纪优秀人才培养计划”,并获吴玉章人文社会科学优秀奖、宝钢优秀教师奖等奖项。

章节目录

版权信息

总序

导论

一、马克思主义社会发展理论研究的当代凸显

二、马克思主义社会发展理论的总体构成

三、马克思主义社会发展理论当代价值的把握方式

第一章 社会批判视域中的社会发展研究

一、社会批判与社会发展研究的内在关联

二、社会批判的历史深蕴

三、社会批判的阐释建构功能

第二章 现代社会发展的原因与条件

一、歧义重重的解释

二、经济因素与非经济因素的复合产物

三、国内条件与国外条件的相互影响

四、自然条件与社会条件的综合作用

第三章 现代社会发展的必由之路

一、工业化的奠基作用

二、商品经济的双重效应

三、科技革命的驱动力量

第四章 社会发展与结构转换

一、东西方发展差异的原因剖析

二、社会发展与社会结构的分化

三、社会发展与社会的协调组织

四、社会转型与结构重组

第五章 社会发展与社会运行方式的变革

一、现代性与社会运行方式

二、现代社会与传统社会在运行上的主要区别

三、社会发展的调节、控制与管理

四、权力与权威

第六章 社会发展与文化传统的调适

一、现代社会发展与历史沿革

二、社会发展与文化传统

三、社会发展与价值取向

四、社会发展的“内生”性质

五、文化建设的原则问题

第七章 社会发展与人的发展

一、社会发展的目的与前提

二、人的发展是社会发展的最终体现

三、人的全面发展及其过程

四、人的发展与人的自由

附录1 马克思现代性思想的当代解读

一、现代性及其根源

二、现代性的多维透视

三、摆脱现代性困境的出路

附录2 全球化视域中的当代社会发展

一、全球化的多重“角色”

二、全球化对社会发展的重大影响

三、在全球化中寻求合理的发展

人名与术语索引

主要参考文献

后记

再版后记

马克思主义社会发展理论研究是2017年由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作者丰子义。

得书感谢您对《马克思主义社会发展理论研究》关注和支持,如本书内容有不良信息或侵权等情形的,请联系本网站。

你可能喜欢
康德因果性理论研究 电子书
本书在掌握康德关于因果性的主要文献和国内外基本研究文献的基础上,对康德的因果性理论进行了比较全面、系统和深入的分析研究,其中关于康德因果性理论划分为自然因果性、自由因果性和目的因果性三个层面,尤其是关于目的因果性的划分,有其独到的见解。本书资料翔实、论说充分、结构合理,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学术价值。
差异性社会共识理论研究 电子书
一个日益分化和显现个性差异的时代,同时又是一个寻求沟通、理解、认同和共识的时代。不同利益主体能否达成共识,不同价值取向如何达成共识,如何在利益与价值的通约中,承认差异、寻找共识,始终是困扰人类社会和谐发展的难题,也是古往今来智者追寻“多样性统一”的哲学问题。这不仅涉及“差异性共识”的本体性存在、方法论转换、共识困境与实现途径,也必然涉及利益多元和价值冲突的意识形态问题。本书即是对这些问题的思考。
戴维森意义理论研究 电子书
本书从思想立足点、形式表征基础和经验解释基础简要分析了戴维森意义理论的思想来源,从形式表征、经验解释和前理论基础系统阐述了该理论的基本思想,从基本原则、理论特色、重要影响等视角对该理论做出了尝试性的整体评说。本书对戴维森大量论文中的相关哲学思想加以梳理和整合,以合理的结构展示其严谨的逻辑关系,对戴维森真理论、实在论等重大问题做出了较为深入的探讨,并对弗雷格、塔尔斯基、蒯因、达米特等人的相关思想进行
唯物史观的制度理论研究 电子书
本书共分为七章,内容包括:唯物史观制度理念的凸显、制度的内涵与构成、制度起源的实践基础、社会发展的制度维度、人的发展的制度条件等。
布尔迪厄文艺场域理论研究 电子书
本作通过“场域”与“资本”“惯习”“实践”的框架设定,揭示出布尔迪厄的理论呈网形、枝状发展,而非线形推进的本质问题,阐述其“文艺场域”的核心内涵,并基于此进一步深入到以莫言为对象的中国文艺场域与作家的审美趣味的研究中,展开布尔迪厄文艺场域与文学批评的可能性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