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形财产权基本问题研究(第四版)

无形财产权基本问题研究(第四版)

查阅电子书
手机扫码
  • 微信扫一扫

    关注微信公众号

因版权原因待上架

编辑推荐

知识产权领域的法学家吴汉东,关于无形财产权问题的研究专著。

内容简介

发展到如今,当初主要包括著作权、专利权和商标权的知识产权已经不能涵括最近出现的各类新型权利。由于存在一些无法用知识或创新予以解释的客体,因此,吴汉东教授提出“无形财产权”的概念以建立一个大于知识产权的理论制度体系。

这一理论体系的提出无论对知识产权法还是对所谓的物权法、财产法甚至整个民法的基本理论和制度都提出了巨大的挑战,吴汉东教授的这本著作由此确立了其在民法和知识产权法基础理论研究中的重要地位。

本书总分论相结合,其总论部分的内容相当充实,奠定了整个理论的基础;分论部分按照体系的划分,基本上将目前已经出现的各类无形财产或无形财产权都囊括其中。

作者简介

作者吴汉东,法学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现任教育部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国家保护知识产权工作研究基地——中南财经政法大学知识产权研究中心主任,兼任教育部社会科学委员会法学学部委员、中国知识产权法学研究会名誉会长、最高人民法院特约咨询专家、最高人民检察院特约咨询专家,中国国际经济贸易仲裁委员会仲裁员。

著有《著作权合理使用制度研究》《无形财产权制度研究》《知识产权基本问题研究》《知识产权多维度解读》《科学发展与知识产权战略实施》等著作10余部,另在《中国社会科学》《法学研究》《中国法学》等刊物发表文章130余篇。专著和论文曾获首届全国优秀博士论文奖、司法部优秀科研成果奖一等奖、首届中国出版政府奖图书奖、教育部人文社科优秀科研成果奖二等奖、全国法学教材与科研成果奖二等奖、首届中国法学优秀成果奖(专著类)二等奖等,并入选2011年度国家哲学社会科学成果文库。2006年5月在中央政治局第三十一次集体学习上为国家领导人讲授“我国知识产权保护的法律和制度建设”。2009年、2011年两次被评为“年度十大全国知识产权保护最具影响力人物”,并于2009年、2011年两度被英国《知识产权管理》(MIP)杂志评为“全球知识产权界最具影响力五十人”。

章节目录

版权信息

总序 我与知识产权四十年

韩文版序——代第四版前言

第三版前言

再版前言

初版前言

第一编 无形财产权基本理论

第一章 无形财产权的制度沿革

一、古罗马财产制度的萌生

二、近代社会财产制度的发展

三、现代社会财产制度的变革

四、当代无形财产制度的发展与变化

第二章 无形财产权的基本语义

一、财产与物

二、知识财产、无形财产与知识产品

三、知识产权、无形财产权与无形资产

第三章 无形财产权的本体、主体与客体

一、无形财产权的性质

二、无形财产权的基本特征

三、无形财产权的主体

四、无形财产权的客体

第四章 无形财产权的利用

一、无形财产权利用的意义

二、无形财产权利用的法理基础

三、无形财产权利用的对象

四、无形财产权利用的类型

第五章 无形财产权的限制

一、无形财产权限制的法理基础

二、无形财产权限制的制度构成

三、无形财产权限制的法律变革

第六章 无形财产权的保护

一、无形财产权的保护范围

二、侵犯无形财产权行为的概念与特征

三、侵犯无形财产权行为的归责原则

四、侵犯无形财产权的法律救济

第七章 无形财产权的制度体系

一、财产非物质化的制度创新

二、无形财产权一体化的法律基础

三、无形财产的权利形态及其立法选择

第八章 无形财产权的相关权利关系

一、无形财产权体系外部相关私权间的关系

二、无形财产权体系内部各类权利间的关系

三、无形财产权体系内部各项权利间的关系

第九章 无形财产权的民法理论分析

一、财产权利形态及其分类标准

二、财产权类型扩张与制度变革

三、财产权体系:有形财产权、无形财产权、其他财产权

四、财产权立法与民法典编纂

第十章 无形财产权的经济理论分析

一、产权界定与无形财产权的制度选择

二、产权交易与无形财产权的利用

三、产权保护与无形财产权的法律救济

第十一章 无形财产权的管理理论分析

一、无形财产权与无形资产的关系

二、无形财产与企业核心竞争力

三、企业无形财产权的资产管理

四、企业无形财产权运用的一体化战略

第二编 无形财产权基本制创造性成果权度(一)

第十二章 著作权

一、著作权制度的理论基础

二、著作权属性的二元结构

三、著作权权项的基本类型

四、与著作权相关的邻接权

五、著作权内容的发展与变革

六、人工智能时代的著作权问题

第十三章 专利权

一、专利权构建的学理基础

二、专利权的性质和内容

三、专利权与相关权利的关系

四、基因技术时代的专利权

五、智能技术时代的专利权

第十四章 集成电路布图设计权

一、技术层面与法律意义上的布图设计

二、布图设计权的保护模式选择

三、布图设计权制度的基本规范

四、布图设计权中的私权价值与政策导向

第十五章 商业秘密权

一、商业秘密保护的理论基础

二、商业秘密的概念与构成要件

三、商业秘密权的内容和特征

四、商业秘密权的限制和保护

五、竞业禁止中的商业秘密保护

第十六章 植物新品种权

一、现代生物工程技术与植物新品种

二、植物新品种的保护模式

三、植物新品种权制度的基本规范

四、植物新品种权制度的国际变革与中国应对

第三编 无形财产权基本制经营性标记权度(二)

第十七章 商标权

一、商标权的基本属性

二、商标权的取得方式及其法律规制

三、商标权的内容构成及其法律特征

四、商标权保护的特殊问题

五、网络技术时代的商标权

第十八章 地理标志权

一、地理标志与地理标志权

二、地理标志的功能与作用

三、地理标志的保护模式

四、我国地理标志保护的法律规定

五、地理标志国际保护制度的发展趋势

第十九章 商号权

一、商号权制度的基本范畴

二、商号权与相关标志性权利的冲突

三、商号权取得的原则与方式

四、商号权的内容

五、商号权的保护

第二十章 域名权

一、域名的含义、特征及其作用

二、域名的法律属性

三、域名保护的立法选择

四、域名侵权的法律处分

第四编 无形财产权基本制经营性资信权度(三)

第二十一章 形象权

一、知名形象:形象权的保护对象

二、制度比较:形象商品化的权利形态

三、无形财产权:形象权的对象与属性认知

四、形象权的制度构成

第二十二章 商誉权

一、商誉的基本范畴

二、商誉权的性质、特征与内容

三、商誉权制度的产生与发展

四、商誉权的侵害及其民事救济

第二十三章 信用权

一、信用:偿债能力的社会评价

二、信用权:资信利益的法权形态

三、信用权的法律保护:制度选择

第二十四章 特许经营权

一、特许经营权的基本范畴

二、特许经营立法概览

三、特许经营权的法律属性

四、特许经营权的基本内容

五、特许经营权的侵害及其民事救济

六、特许经营的反垄断法规制

参考文献

无形财产权基本问题研究(第四版)是2020年由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出版,作者吴汉东。

得书感谢您对《无形财产权基本问题研究(第四版)》关注和支持,如本书内容有不良信息或侵权等情形的,请联系本网站。

购买这本书

你可能喜欢
家事法研究(2020年卷) 电子书
本书是中国法学会婚姻家庭法学研究会主办的专业学术集刊,本书为2020年卷。
残障权利研究(第二卷) 电子书
本册是《残障权利研究》2015年第2卷第1期,全书以残障权利为主题,就残障人就业、残障人教育等议题进行深入探索。
法律文化研究(第九辑):香港法律文化专题 电子书
本书为《法律文化研究》第九辑,以香港法律文化为专题。
中国土地法治与土地法研究 电子书
本书辑选了《法学研究》期刊论文13篇,内容涵盖1970年代末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改革,1980年代中期以后的土地使用权有偿出让制度改革,2003年以来的土地征收制度改革、土地用途管制制度改革以及2013年以来的农业用地“三权分置”改革、宅基地制度改革以及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制度改革。
法律文化研究(第八辑):澳门法律文化专题 电子书
本书为《法律文化研究》第八辑,以澳门法律文化为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