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经济发展:百年历程

中国经济发展:百年历程

查阅电子书
手机扫码
  • 微信扫一扫

    关注微信公众号

因版权原因待上架

编辑推荐

本书研究1912年至今大约100年中国经济发展的历程。

内容简介

本书主要结构:“预备性考察”,对1949年以前和以后两个时期进行初步的解释;“过程和特征”,包括三个产业以及人口和劳动力、城市化、收入分配、地区发展等侧面;“条件和原因”,包括自然资源、资本形成、人力资源、技术进步、制度建设、宏观经济、国际贸易和投资;“总结和展望”,总结经济发展的经验和教训。

作者简介

作者关权,1955年出生于辽宁沈阳。1983年毕业于大连外语学院日语系。1986—1988年在东北师范大学日本研究所攻读硕士学位。1988年公派留学日本一桥大学,师从日本经济学家南亮进,1999年获得一桥大学经济学博士学位。在日期间,曾任东京都立大学经济学部助教和一桥大学商学部副教授。回国后,先后任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院副教授、教授。主要研究方向为发展经济学、经济学、中国经济、日本经济。

章节目录

版权信息

前言

第1篇预备性考察

第1章 1949年以前的经济发展

1﹒1 引言

1﹒2 经济发展的背景

1﹒3 经济发展的概况

1﹒4 中国与日本的比较

1﹒5 结语

第2章 1949年以后的经济发展

2﹒1 引言

2﹒2 中国的经济起飞

2﹒3 经济增长率的分析

2﹒4 产业结构的变化

2﹒5 结语

第2篇过程和特征

第3章 农业的发展和作用

3﹒1 引言

3﹒2 1949年以前的农业

3﹒3 1949年以后的农业

3﹒4 农业的制度变迁

3﹒5 结语

第4章 工业的发展和升级

4﹒1 引言

4﹒2 1949年以前的工业

4﹒3 1949年以后的工业

4﹒4 工业的制度变迁

4﹒5 结语

第5章 服务业的发展和意义

5﹒1 引言

5﹒2 1949年以前的服务业

5﹒3 1949年以后的服务业

5﹒4 服务业的制度变迁

5﹒5 结语

第6章 人口变化和劳动供给

6﹒1 引言

6﹒2 经济发展与人口增加

6﹒3 经济发展与人口转变

6﹒4 经济发展与年龄结构

6﹒5 人口政策

6﹒6 经济发展与劳动供给

6﹒7 结语

第7章 城市化和劳动力流动

7﹒1 引言

7﹒2 1949年以前的城市化和劳动力流动

7﹒3 1949年以后的城市化和劳动力流动

7﹒4 户籍制度和计划生育政策的经济学解释

7﹒5 刘易斯转折点

7﹒6 结语

第8章 收入分配和贫困问题

8﹒1 引言

8﹒2 1949年以前的收入分配

8﹒3 1949年以后的收入分配

8﹒4 结语

第9章 物价变动和国民生活

9﹒1 引言

9﹒2 1949年以前的物价变动和生活水平

9﹒3 1949年以后的物价变动和生活水平

9﹒4 结语

第10章 地区发展的不平衡性

10﹒1 引言

10﹒2 1949年以前的地区发展

10﹒3 1949年以后的地区发展

10﹒4 结语

第3篇条件和原因

第11章 自然资源:发展和环境

11﹒1 引言

11﹒2 1949年以前的资源和环境

11﹒3 1949年以后的资源和环境

11﹒4 结语

第12章 资本形成:储蓄和投资

12﹒1 引言

12﹒2 1949年以前的资本形成

12﹒3 1949年以后的资本形成

12﹒4 结语

第13章 人力资源:教育和健康

13﹒1 引言

13﹒2 经济发展和教育

13﹒3 经济发展和健康

13﹒4 结语

第14章 技术进步:引进和创新

14﹒1 引言

14﹒2 1949年以前的技术进步

14﹒3 1949年以后的技术进步

14﹒4 结语

第15章 制度建设:政府和市场

15﹒1 引言

15﹒2 1949年以前的政府和市场

15﹒3 1949年以后的政府和市场

15﹒4 国有企业改革

15﹒5 结语

第16章 宏观政策:财政和金融

16﹒1 引言

16﹒2 财政体系和政策

16﹒3 金融体系和政策

16﹒4 结语

第17章 国际贸易:封闭和开放

17﹒1 引言

17﹒2 1949年以前的国际贸易

17﹒3 1949年以后的国际贸易

17﹒4 国际贸易与工业化

17﹒5 国际贸易的决定因素

17﹒6 结语

第18章 直接投资:“请进来”和“走出去”

18﹒1 引言

18﹒2 1949年以前的外国资本

18﹒3 1949年以后的外国资本

18﹒4 对外投资的尝试

18﹒5 结语

第4篇总结和展望

第19章 发展教训和周期变动

19﹒1 引言

19﹒2 经济发展的挫折和失误

19﹒3 经济发展和经济周期

19﹒4 结语

第20章 中国经验和未来展望

20﹒1 引言

20﹒2 中国经济存在的问题

20﹒3 中国需要改革和发展并举

20﹒4 结语

参考文献

中国经济发展:百年历程是2019年由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出版,作者关权。

得书感谢您对《中国经济发展:百年历程》关注和支持,如本书内容有不良信息或侵权等情形的,请联系本网站。

购买这本书

你可能喜欢
中国经济发展战略研究 电子书
《中国经济发展战略研究》收录国务院研究室刘应杰司长近年来撰写的政策研究类文章,分作六个部分:一、经济发展战略问题研究;二、宏观经济政策研究;三、改革开放重点问题研究;四、区域发展与城镇化问题研究;五、社会管理、生态环保与旅游问题研究;六、调查研究与文稿起草问题。其中一些文章受到领导同志重视并作出批示,对于推动工作发挥积极作用,很多文章对中国经济发展的长远重大问题作出研究,具有重要价值。
大转型:探寻中国经济发展新路径 电子书
本书分为七章,从近三年的经济形势与政策分析、中国经济新常态的挑战与对策、中国金融改革开放与创新、中国经济走向世界和中国参与全球经济治理的角度,分析了中国经济进入“大转型”时期出现的问题。
高速铁路对中国经济发展的影响 电子书
本书将经济发展理论与中国高速铁路实践相结合,采用规范分析与实证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分析了高速铁路对中国经济发展的影响。
外商直接投资与中国经济发展方式转变 电子书
外商直接投资作为外源性发展动力,对中国创造30多年经济高速增长的世界奇迹发挥了重要作用,也深刻影响了中国经济发展方式。在经济新常态的逻辑前提和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新形势下,科学判断外商直接投资影响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效应,是外商直接投资政策调整的基础和前提。本书以如何将外商直接投资外源性发展动力转换为内生性发展动力为切入点,初步探讨了外商直接投资对中国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影响。
中国经济发展模式:政治经济学占优设计 电子书
本书突破了西方新古典经济学以资本为中心的理论框架何西方宏观经济学过于重视GDP、财政、金融的框架,并把马克思政治经济学发展成为经济发展理论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