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船山遵礼之道研究

王船山遵礼之道研究

查阅电子书
手机扫码
  • 微信扫一扫

    关注微信公众号

因版权原因待上架

编辑推荐

王夫之遵礼之道的完整逻辑体系,构建起礼学思想的新转向。

内容简介

王夫之作为明清之际的思想家,其思想体系既继承了宋明道学的理论渊源,也体现了特殊历史时期的时代特色。

在对宋明道学基本问题进行重新阐发的过程中,他将形而上的哲学层面的“存天理”等基本问题落实到现实的可以践履的“遵礼”上来,形成了在其思想体系中占据枢纽性作用的“遵礼”系统。对这一包含多个层面、多个环节的具有严密逻辑体系的复杂的转化过程的呈现,便形成了他的“遵礼之道”。

本书即对上述问题展开了讨论。全书将文献资料与文化诠释相结合,形上构思与形而下的建构相结合,以遵礼之气、遵礼之理、遵礼原则、遵礼德性、遵礼策略、遵礼旨归七个环节为线索,试图构建起王夫之遵礼之道的完整逻辑体系。

其中,气化流行章主要讨论船山遵礼之道的形上学基础,遵礼之理章主要阐释船山遵礼的重要理由,遵礼原则章探讨船山遵礼所要遵循的主要原则,遵礼德性章探讨遵礼之人所具有的道德品质,遵礼策略章探讨遵礼的具体实践路径,遵礼之规章探讨遵礼最终所要达到的基本目标。

作者希望通过这一研究,开拓礼学思想研究的新转向,发展船山礼学思想的研究内涵,并为现代文明、现代社会的和谐发展提供更丰富的传统文化思想资源。

作者简介

作者陈力祥,湖南邵东人,湖南大学岳麓书院副教授,研究方向为马克思主义与当代现实问题、中国古代哲学与传统文化。

章节目录

版权信息

国家社科基金后期资助项目出版说明

第一章 绪论

第二章 气化流行:船山遵礼之形上学基础

第一节 以气为体:气之化生万物

一 “太虚者,气也”

二 “气化者,气之化也”

三 “人者,取精于天”

四 小结

第二节 言道者必以人为归

一 “阴阳之外无道”

二 “道不虚行,存乎其人”

三 “人极立,则赞天地而参之”

四 小结

第三节 人礼同气:体天地之化而有人之礼

一 “人之所得具众理”

二 “人之所凝以为性”

三 人“心尽之而体全”

四 小结

本章小结

第三章 遵礼之理:船山遵礼之现实依据

第一节 礼辨禽狄:辨人禽、严夷夏

一 礼辨人禽

二 礼别夷夏

三 小结

第二节 人欲失礼:去人欲崇天理

一 天理人欲合于“一本”之“理”

二 “礼即理之节文”——“礼”“理”相通

三 以礼主欲

四 小结

第三节 弘人之道:贞天道尽人道

一 天理人礼因人以显

二 礼本天地以贞天道

三 先立其大以尽人道

四 小结

本章小结

第四章 遵礼原则:船山遵礼推行之原则

第一节 中道原则:遵礼之道展开的价值规约

一 遵礼之用须以中和为贵

二 遵礼以求人心之和而允

三 小结

第二节 “经”“权”原则:遵礼之道展开的灵活变宜

一 “经”“权”之提出

二 船山之“经”“权”观——遵礼须贯彻“经”“权”原则

三 小结

第三节 于俭原则:遵礼之道展开的内在持守

一 遵礼需以守俭为尚

二 于俭当守情理之正

三 小结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守德遵礼:遵礼主体的德性要求

第一节 仁者爱人:守德遵礼的道德内蕴

一 全心德之仁以遵礼

二 本仁乃可行之于礼

三 达仁义之德方行礼

四 小结

第二节 崇尚道义:守德遵礼的道德正义

一“义”乃心之制、事之宜

二 守“义”德以遵礼:义立方行礼

三 小结

第三节 虔敬恭让:遵德守礼的道德情操

一 恭敬乃礼用之所以然

二 致恭敬则能率礼而行

三 遵礼需敦敬

四 小结

本章小结

第六章 遵礼策略:船山遵礼之实践路径

第一节 神道设教:因幽明之道而信仰

一“神道设教”的传统

二“神道设教”的展开

三“神道设教”的归趣

四 小结

第二节 垂范劝喻:官方垂训与坊间劝善

一 官方垂训

二 坊间劝善

三 小结

第三节 教育熏习:学校教育与师长教化

一 学敩并行

二 育德谦敬

三 化民易俗

四 小结

第四节 礼乐并进:礼以规约与乐以浸润

一 礼、乐何以并进

二 礼、乐相参相辅

三 礼、乐成德化俗

四 小结

本章小结

第七章 遵礼旨归:船山遵礼之价值取向

第一节 遵礼以存心养性

一 遂心而存德

二 养性而畅情

三 小结

第二节 遵礼以挺立人道

一 主修身

二 达人和

三 致政兴

四 小结

本章小结

结论

后 记

参考文献

王船山遵礼之道研究是2020年由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作者陈力祥 等。

得书感谢您对《王船山遵礼之道研究》关注和支持,如本书内容有不良信息或侵权等情形的,请联系本网站。

购买这本书

你可能喜欢
王学研究(第五辑) 电子书
贵阳学院阳明学与黔学研究院主办刊物,本册是第五辑。
西儒卫礼贤易论举要 电子书
卫礼贤的易学思想既是对《易经》精神的引申,也是对以歌德为代表的德国古典文化的继承,同时也融入近代西方,尤其是荣格的心理学理论。他用从无意识、显意识到精神(灵魂)的体悟过程,来解读《易经》神奇指引,揭去了自古以来蒙在《易经》之上神秘的面纱,使得以艰深著称的东方经典首度走进西方大众的心灵,也使得《易经》呈现出与本土不同的风貌。
王卡纪念文集 电子书
王卡:著名道教学者,成果影响学术界。
孔子的修齐治平之道 电子书
孔子的政治伦理哲学是道德哲学。孔子思想的核心内容是“仁”,其特征是对他人的关爱。“仁”以孝悌为本,再把对于父母兄弟的挚爱之心推延至他人,从而构建成理想的德治社会。后人把儒家学说称作“内圣外王”之学。《大学》所倡导的“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既是对孔子思想规模化、条理化的经典表述,又是贯穿孔子思想的主线。以“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来解读孔子思想,无疑为我们提供了一个崭新的视角。
觉世之道——王阳明良知说的形成 电子书
本书主旨在重访影响东亚世界深远的明代思想家王阳明“良知说”的形成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