规则:我们依之生存的历史

规则:我们依之生存的历史

查阅电子书
手机扫码
  • 微信扫一扫

    关注微信公众号

因版权原因待上架

编辑推荐

一部关于规则的全景历史,带你了解自己是如何被引导、被约束的。

内容简介

规则几乎左右着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规则决定我们的开工和收工时间、开学和放假的日子,引导路上车辆的往来,规定了结婚的对象和方式,关系到足球比赛里怎么得分,定义了哪些是能带上飞机的行李,决定句子的语法,在咖啡厅宠物是不是受欢迎。除了这些写在标志牌、手册和法律中的明确规则,还有许多没有明言的潜在规则。

规则之网编织得如此紧密,几乎没有哪种人类行为能逃脱得了规则……我们可能会对现有的规则感到恼火,并渴望那些我们没有的规则,但无论如何,任何社会、文化都离不开规则。

本书中,历史学家洛林·达斯顿追溯了规则在西方传统中的发展,并展示了规则从古代到现代的演变过程。通过法律论文、烹饪书、军事手册、交通规则和游戏手册等大量案例,达斯顿证明,尽管规则的多样化内容令人眼花缭乱,但它们采取的形式却出人意料地少而持久。

达斯顿揭示了三种经久不衰的规则:计算和测量的算法、治理的法则和教学的模型。她生动地说明了规则是如何变化的——灵活的规则是如何变得僵硬的,反之亦然,以及曾经令人讨厌的规则是如何成为日常规范的。

规则几乎存在于每一件你能想象到的事情中:从细致的规章制度到自然法则。达斯顿在这些多样性之下探究规则什么时候起作用,什么时候不起作用,以及为什么一些关于规则的哲学问题像哲学本身一样古老,而另一些则像计算机一样现代。

作者简介

作者洛兰·达斯顿,马克斯·普朗克科学史研究所荣誉院长。洛兰·达斯顿的作品涉猎科学史的诸多话题,包括概率统计史、早期现代科学奇迹、科学事实的出现、科学模型、科学探究的对象、自然的道德权威和科学客观性的历史。

目前的研究方向包括规则史、现代性在科学史上的意义、19世纪末以来科学领域的国际治理,以及道德和自然秩序之间的关系。

章节目录

版权信息

插图目录

第一章 导论:规则秘史

一、走进一部隐秘的历史

二、既是范式又是算法的规则

三、普遍性与特殊性

四、让历史来证明

第二章 古代规则:直尺、模型与法律

一、三个语义群

二、阿比即规则

三、模仿模型

四、小结:介于“学”与“术”之间的规则

第三章 艺术规则:手脑并用

一、长脑子的手

二、粗放型规则

三、战争规则

四、厨艺秘籍

五、小结:瞻前顾后、左右逢源

第四章 机械计算之前的算法

一、课堂

二、什么是算法?

三、无需代数的通用性

四、计算机出现之前的计算

五、小结:细密型规则

第五章 计算机时代的算法智能

一、机械遵循规则:巴贝奇与维特根斯坦

二、“先有组织,再有机械化”——人机工作流

三、机器思维

四、算法与智能

五、小结:从机械智能到人工智能

第六章 规则与规章

一、法则、规则与规章

二、规则失效500年:时尚之战

三、不守规则的城市:启蒙运动时期巴黎的街道治安

四、太成功的规则:该如何写,不该如何写

五、小结:从规则到规范

第七章 自然法与自然律

一、万法之法

二、自然法

三、自然律

四、小结:普遍合法性

第八章 变通或破坏规则

一、限度

二、决疑术:疑案与良知

三、衡平:当法律不公正的时候

四、例外状态与特权:法治与人治

五、小结:规则与例外谁先出现?

结语 “违规光荣”

致谢

参考文献

档案资料

出版文献

译后记

规则:我们依之生存的历史是2024年由中信出版集团出版,作者[美] 洛兰·达斯顿。

得书感谢您对《规则:我们依之生存的历史》关注和支持,如本书内容有不良信息或侵权等情形的,请联系本网站。

购买这本书

你可能喜欢
走向历史的深处:马克思的历史观研究 电子书
本书包括对宗教的批判;在克罗茨纳赫对历史的研究。从批判宗教到探讨国家;探讨无产阶级解放道路。异化论和社会革命论的结合;哲学和经济学研究的结合。从异化到异化劳动;异化劳动理论的全面阐述。雇佣劳动中的异化;异化劳动理论的内在矛盾。向唯物史观过渡的必要性和必然性等内容。
为何我们总是重复同样的错误:强迫性重复背后的无意识 电子书
为什么即使痛苦,我们也总是不自觉地陷入相似的困境?为什么我们会在关系中不断寻找初恋爱人的影子?为什么选择熟悉的事物会让我们无比安心?在我们的精神生活中,存在着一种比追求快乐和满足更强大的无意识驱动力——重复。无意识中生命的力量,可以驱使我们安心地重复快乐行为,并在不断的重复中塑造自我,建立稳固的身份认知;然而,无意识中死亡的力量,会让我们强迫性地重复错误,反复经历创伤。作者将在本书中带我们一起去探
爱智之思:西方哲学的趣谈与启迪 电子书
一部西方哲学的通俗读物。
重建中的反思:重新理解历史唯物主义 电子书
本书从新的角度入手,对唯物主义历史观进行深入研究,拓展出新的哲学视野,为当代中国学界认识马克思、恩格斯的历史观提供了新的视角,学术价值较高。
宗教与历史(第八辑) 电子书
上海大学历史系和上海宗教与中国社会研究中心主办期刊,本册是第八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