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视野下的文字与图像关系研究

艺术视野下的文字与图像关系研究

查阅电子书
手机扫码
  • 微信扫一扫

    关注微信公众号

因版权原因待上架

编辑推荐

本书展示了作者赵炎秋在文字与图像关系、语言与文字关系、语言构建形象、图像中的表象与思想、文字与图像中的言象意关系等方面的研究。

内容简介

本书在中外文字与图像关系,以及图像理论与视觉文化理论研究的基础上,对文字与图像、文字艺术与图像艺术的内部机制、各自特点和相互关系进行了深入的研究,提出了自己的观点与结论。

本书的特点在于,尽量从中国学者的立场出发,结合中西理论与文艺实践,阐述文字与图像的核心问题与复杂关系,形成了自己的理论体系。

作者简介

作者赵炎秋,男,1953年生,湖南邵阳人,文学博士。

湖南师范大学文学院院长,教授,湖南师大外国语学院兼职教授,文艺学学科负责人,文艺学专业、比较文学和世界文学专业博士生导师,湖南“121”人才工程梯队成员。

中国中外文艺理论学会常务理事,湖南省文艺理论学会会长,湖南省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学会副会长。

章节目录

版权信息

《国家哲学社会科学成果文库》出版说明

绪论

第一章 文字与图像

第一节 文字、图像与艺术视野

一 文字与图像的内涵与范围

二 艺术视野

第二节 读图时代的诗画差异

一 诗画同一说与诗画差异说

二 莱辛诗画差异说的主要内容

三 莱辛诗画差异说的局限

四 读图时代诗画之间的主要界限

第三节 视觉文化和语言文化的分层

一 从文字与图像的角度看语言文化与视觉文化的不同类型

二 从思想与表象的角度看语言文化内部的分层

三 从表象与思想的角度看视觉文化内部的分层

本章小结

第二章 文字与图像的相互关系

第一节 文字与图像的异质和互渗

一 文字与图像的异质性

二 文字与图像的互渗性

三 文字与图像的此消彼长

第二节 文字与图像的实指与虚指

一 文字与图像同居一个文本时谁居主导?

二 文字用所指表征世界,图像用能指表征世界

三 语言与图像的实指和虚指及其相互转化

四 文字与图像的实指和虚指的常态与变态

第三节 可能世界理论与文字和图像艺术中的虚构世界

一 可能世界的相关理论

二 可能世界与现实世界

三 可能世界与虚构世界

四 文字与图像艺术中的虚构世界的真实性问题

五 文字艺术虚构世界与图像艺术虚构世界的差异

本章小结

第三章 文学语言与文学形象的相互关系

第一节 语言与文字关系辨析

一 语音的物质与心理两个层面

二 文字与语言同属一个系统

三 正确认识语言与文字之间的差异

第二节 语言构建形象

一 语言如何构成形象

二 语言为什么能够构建形象

本章小结

第四章 文字与文学中的具象与思想

第一节 文字的能指与具象的构建

一 文字的能指在具象构建中的作用

二 文字的所指在能指构建具象的过程中的作用

第二节 文字转化为具象与这种转化的不完全性

一 文字转化为具象

二 文字转化为具象的不完全性

第三节 转化不完全性的原因

一 从文字的角度看转化不完全性的原因

二 从形象的角度看转化不完全性的原因

第四节 文字词义与形象思想之间的关系

一 视觉性形象中词义与思想的关系

二 非视觉性形象中词义与思想的关系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图像中的表象与思想

第一节 图像与表象

一 表象与物象

二 异态的表象

第二节 图像的思想

一 图像表达思想

二 图像为什么能够表现思想

第三节 图像表象与思想的相互关系

一 图像表象与思想的相互作用

二 图像的象意关系与接受者

第四节 艺术家主观因素的渗入图像

一 艺术家主观因素渗入图像的几个阶段

二 艺术家突出主观因素的手段

第五节 图像与文字表达思想的差异

一 图像与文字在表达思想上的区别及其原因

二 图像与文字在思想表达方面各自的优势与不足

本章小结

第六章 文字与图像作品中的“言象意”关系

第一节 王弼的“言象意”观及其意义和局限

一 王弼的“言象意”观及其意义

二 王弼的“言象意”观的局限及其原因

第二节 “言象意”三者关系与人类四种表征方式

一 “表征”内涵探讨

二 人类的四种表征方式

三 四类表征方式与“言象意”研究方法的运用

第三节 审美之“象”与表意之“象”

一 审美之“象”

二 表意之“象”

三 审美之“象”与表意之“象”的相辅相成

本章小结

附录

第一节 作为符号的戏剧

一 戏剧能指的一次性

二 戏剧符号的多中介问题

三 戏剧符号与戏剧观众

四 剧本能指与舞台能指

第二节 媒介与媒体:传媒的两种含义及其区分

一 媒介与传媒

二 媒体与传媒

第三节 鲍勃·迪伦事件与诺贝尔奖评委会的文学观

一 鲍勃·迪伦事件对精英文化与大众文化的界限的突破

二 鲍勃·迪伦事件对文学与非文学的界限的突破

三 视觉艺术与语言艺术能否分享同一奖项?

参考文献

索引

后记

艺术视野下的文字与图像关系研究是2021年由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出版,作者赵炎秋。

得书感谢您对《艺术视野下的文字与图像关系研究》关注和支持,如本书内容有不良信息或侵权等情形的,请联系本网站。

购买这本书

你可能喜欢
现代艺术的思潮与运动 电子书
本书以19世纪中叶至21世纪初150余年间,现代设计和现代艺术的发展脉络为主线,一方面着重介绍各个时期主要的艺术、设计风格、流派及其产生的原因;另一方面介绍各种流派的代表人物和代表性作品。
艺术的真谛 电子书
《艺术的真谛》是一部理论性的艺术史概论,侧重阐述古今中外不同时期和不同流派的艺术特点、价值与鉴赏方法。此书行文流畅,观点明确,言简意赅,可读性远超同类书籍。基于跨文化审美视野,本书作者对非洲原始艺术、中国古代艺术和西方古典艺术的分析评判,在专家和读者中享有广泛影响和较高声誉。对于从事或喜好艺术创作、艺术理论与艺术审美的读者而言,这是一部有助于登堂入室的普及读物,故此在国外发行甚广,在国内口碑甚佳。
世界视野与中国现代戏剧:中外比较的阐释 电子书
本书在广阔的世界视野中展开现代中外戏剧关系研究,从比较戏剧的角度对这些问题进行分析和总结,这对当前及今后中国戏剧的发展有实践意义。
网店商品拍摄与图像后期处理实战教程 电子书
本书融合平面设计的相关知识,介绍网店商品图像的拍摄基础,构图知识,图像的合成、修复、调色、特效处理等内容。全书以典型案例为载体,采用实战教学的方式组织内容。全书共7章,每章的内容根据商品类别划分,选取Photoshop软件对应的知识点帮助学生进行从简单到复杂的图像加工。每章内容包括本章导入、学习目标、技能目标、实例分析、操作要点、课堂练习、课后任务。学生可以通过实例分析找出问题,依托操作要点解决问
我们的未来与未来的我们:北京国际CG艺术双年展 电子书
本书作为双年展的作品集,收录了参展的70余位艺术家(团队)的数百幅作品,均为参展艺术家的得意之作,对于提升读者的审美水平、了解我国CG艺术的发展状况有很高的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