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推荐
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CSSCI)来源集刊,本册是第二十六辑。
内容简介
《新媒体与社会》辑刊是上海交通大学新媒体与社会研究中心推出的系列辑刊,是国内第一本以新媒体与社会为基本研究范畴的学术辑刊。
以5G步入商用为标志,中国已从互联网的“上半场”——信息科技时代,进入互联网的“下半场”——数字科技时代,本辑《新媒体与社会》解读5G时代可能带来的方方面面的变化。
2019年底,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暴发,本辑特设“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专题,展开风险传播、舆论引导、危机应对等多维层面的思考。
本辑“学术沙龙”“个案研究”汲取了最新学界研究成果。“研究报告”则对2019年网络流行语状况进行了研究。
作者简介
编者谢耘耕,文学博士,上海交通大学人文艺术研究院副院长,传媒经济与管理研究中心主任、教授、博士生导师,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首席专家。2002-2004年于复旦大学新闻传播学博士后从事科研工作,2007-2009年于复旦大学管理学院博士后从事科研工作。
曾先后在湖北人民广播电台、上海东方卫视工作,有二十年的新闻采编和媒体经营管理经验。
研究领域:传媒经济与管理、新闻理论与实务、广播电视理论与实务。先后有三十多篇新闻作品和论文获中国新闻奖、中国广播电视新闻奖、上海新闻奖、湖北新闻奖、上海新闻论文奖等奖项。1996年10月,被中共湖北省委宣传部、湖北省记协、共青团湖北省委授予“湖北省十佳青年记者”称号,并被共青团湖北省委授予“湖北省新长征突击手”称号;2004年11月,被中国广播电视学会授予全国“十佳百优广播电视理论工作者”称号。
章节目录
版权信息
本期文章
卷首语
互联网下半场:5G时代公共舆论场的挑战与治理
5G时代数字传播理论与机制研究
5G技术、“灰色区域”与网络信息内容治理
5G时代文化产业演变新场景前瞻
身体、空间与城市:5G时代智能城市的媒介化重构
5G技术:新闻生产变革与路径优化
5G背景下传媒产业发展的冷思考:基于PDM模型的分析
重大疫情中主流新媒体风险传播表征与风险放大机制研究
基于网络参照群体效应的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参与引导策略研究
整体性治理视角下的疫情信息发布
突发公共卫生危机情境里信息公开培育公共信任的路径分析
战“疫”时期新媒体运行的法治慎思
有意而为的面子威胁行为:对“硬核”防疫标语的治理学解读
“无影灯”下的“双重真实”:影像谣言的传播理路与治理逻辑
智能媒体辟谣行动框架研究
公共事件与社会情绪共振机制研究
我国地方政府数据治理体系的创新路径探究
重大危机舆论场的话语融合与主流引领
网络环境下公众建立信息信任的心理基础
短视频传播中的土味文化研究
新媒体时代新闻传播教育之本
双向互嵌:嵌入性视角下的媒体中央厨房研究
融媒体环境下应急管理的挑战与媒体策略
构建舆论治理共同体的若干思考
网络舆论传播环境下政策议题形成的参与者分析
城市品牌形象传播感知效果及其影响的实证研究
青年亚文化视角下的虚拟偶像景观研究
嬗变与再造:被微信重构的土家村民社会关系
2019年度网络流行语研究分析报告
《新媒体与社会》集刊征稿启事
新媒体与社会(第二十六辑)是2020年由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出版,作者谢耘耕 主编。
得书感谢您对《新媒体与社会(第二十六辑)》关注和支持,如本书内容有不良信息或侵权等情形的,请联系本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