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推荐
本书以明代卫所制度及其变动为主线,考察贵州地域社会在明清时期形成的历史过程。
内容简介
明清时期贵州地域社会的形成,与明代卫所制度有直接和紧密的联系,正是卫所制度的推行及其变动,造就了贵州文化多元并存的基础。
实土卫所逐渐向州县系统演进,贵州政区格局得以形成;卫所城的选址、筑建与变迁,逐渐由军事功能转变为兼具政治、文化、经济、教育中心的城镇;卫学教育开启民智、推行教化及其在科举竞争中的优势,逐渐形成了贵州的文化区域中心,并加速了风俗分区的形成。
卫所移民持续迁入而逐渐形成的军户群体,不仅改变了贵州的人口结构与民族关系,而且与少数民族人群一道,逐渐开拓出了贵州地域社会中的多样性景观,汉文化、少数民族文化相互涵化,使贵州地域形成了“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多民族共生的多元文化形态。
作者简介
作者吴才茂,1981年生,贵州天柱人,历史学博士。现为凯里学院人文学院教授、《原生态民族文化学刊》副主编,主要从事明清史、西南民族史和清水江文书的研究,出版专著《民间文书与清水江地区的社会变迁》《清代苗族妇女的婚姻与权利:以清水江文书为中心》等,在《中国社会经济史研究》《明代研究》等发表论文40余篇。
曾主持完成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青年项目和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一般项目各1项,现主持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一般项目“清水江官文书整理与研究”,曾获贵州省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二等奖、三等奖各1次,2015年入选贵州省首届高校哲学社会科学青年学术创新人才。
章节目录
版权信息
内容简介
摘要
《中国社会科学博士论文文库》编辑委员会
总序
绪论
第一章 明初贵州边疆形势与卫所设置
一 土官的归附及其对策
二 云南战略中的贵州建设
三 少数民族变乱与卫所设置
四 结语
第二章 卫所变革与贵州政区格局的演进及形成
一 卫所在明代的变革
二 卫所在清代的变革
三 卫所变动与政区演变
四 结语
第三章 卫所城址的筑建、演变与贵州城镇的形成
一 卫所城的选址
二 卫所城的分布
三 卫所城的形制与功能
四 卫所城的演变与城镇的形成
五 结语
第四章 卫学教育与贵州文化区域的初步形成
一 卫学设置及其特点
二 卫学之目的与偃武修文思想之兴起
三 卫籍人员的科举竞争力
四 科举竞争力的地域差异
五 文化区域的初步形成
六 结语
第五章 卫所官军的籍贯及其对贵州民族分布的影响
一 平越卫官军的籍贯与升迁
二 威清卫官军的籍贯与升迁
三 安南卫官军的籍贯与升迁
四 清浪卫官军的籍贯与升迁
五 平溪卫官军的籍贯与升迁
六 卫所后裔之去向及其对民族分布的影响
七 结语
第六章 卫所武官后裔的身份变迁与村落形成——以铜鼓卫刘氏指挥使为例
一 铜鼓卫的筑建与“苗境”控制
二 铜鼓卫武官的来源与袭替
三 刘氏指挥使后裔的身份变迁
四 刘氏与三门塘村落的形成
五 结语
第七章 卫所卫军后裔的身份坚守与“屯堡”的形成——以隆里千户所为例
一 卫军后裔:隆里所人的身份记忆与歌谣传唱
二 追寻“状元”的轨迹:王昌龄在隆里所人身份坚守中的整合作用
三 互动的边界:隆里所人与土司及周边民族的交往
四 结语
余论
征引文献
索引
后记
作者简介
明代卫所制度与贵州地域社会研究是2021年由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出版,作者吴才茂。
得书感谢您对《明代卫所制度与贵州地域社会研究》关注和支持,如本书内容有不良信息或侵权等情形的,请联系本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