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信息保护法(专家建议稿)及立法理由书

个人信息保护法(专家建议稿)及立法理由书

查阅电子书
手机扫码
  • 微信扫一扫

    关注微信公众号

因版权原因待上架

编辑推荐

本书的出版旨在服务于我国的个人信息保护法法制建设和理论研究。

内容简介

本书采取统一的立法模式和总分的章节结构,共分为九章,既将公私领域内信息业者和国家机关的个人信息处理行为统一纳入调整,又通过分章的方式分别设立信息业者和国家机关个人信息处理活动的具体行为规范。

作者简介

作者张新宝,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教育部长江学者奖励计划特聘教授,第三届“全国十大杰出中青年法学家”;现任中国法学杂志社总编辑,兼任中国法学会常务理事、中国法学期刊研究会会长、中国民法学研究会学术委员会副主任。张新宝教授为当代著名民法学家,在民法的诸多领域特别是侵权责任法、人格权法等领域有多种著作和大量论文,多次获得人文社科优秀成果奖和省部级一等奖。此外,张新宝教授作为我国互联网与信息法学理论的开拓研究者,就相关主题在《中国社会科学》《中国法学》《法学研究》等期刊上发表过多篇重要论文。

章节目录

版权信息

前言

第一章 基本规定

第一条 立法目的

第二条 适用范围/管辖权

第三条 个人信息保护监管模式

第四条 监管体制

第五条 专家咨询委员会

第六条 社会责任

第七条 行业组织

第八条 个人信息保护组织

第九条 个人信息保护社会化服务体系

第十条 个人信息保护技术发展

第十一条 个人信息保护国际合作

第二章 个人信息保护基本原则

第十二条 合法性原则

第十三条 个人参与原则

第十四条 公开透明原则

第十五条 知情原则

第十六条 同意原则

第十七条 目的明确与限定原则

第十八条 信息质量原则

第十九条 信息安全原则

第二十条 个人敏感信息特别保护原则

第二十一条 儿童个人信息特别保护原则

第三章 个人信息保护基本制度

第二十二条 个人信息保护标准

第二十三条 个人信息保护认证体系

第二十四条 个人信息保护内部工作机制

第二十五条 个人信息安全管理制度

第二十六条 个人信息安全影响评估制度

第二十七条 个人信息安全事件通知制度

第二十八条 个人信息去标识化、匿名化处理制度

第四章 信息业者的个人信息处理

第一节 信息业者一般行为规定

第二十九条 个人信息处理合法性依据

第三十条 信息业者的告知义务

第三十一条 免于告知的情形

第三十二条 有效同意

第三十三条 个人信息处理目的的变更

第三十四条 个性化分析与使用

第三十五条 自动化决策机制

第三十六条 对外提供个人信息

第三十七条 公开披露个人信息

第三十八条 委托他人进行个人信息处理

第三十九条 信息主体查询权与更正权

第四十条 信息主体撤回权与删除权

第二节 信息业者商业营销行为规定

第四十一条 禁止商业营销号码登记

第四十二条 登记申请、查询与变更

第四十三条 信息业者禁止商业营销号码登记查询

第四十四条 商业营销目的语音呼叫、信息发送

第四十五条 电子邮件及其他互联网通信应用商业营销

第三节 向境外提供个人信息规定

第四十六条 自评估和安全评估报告

第四十七条 申报网信部门安全评估

第四十八条 网信部门安全评估

第四十九条 向同等个人信息保护水平国家或地区提供个人信息

第五十条 与境外接收方的合同规范

第五十一条 个人信息出境记录与年报

第五章 政务部门的个人信息处理

第一节 政务部门一般行为规定

第五十二条 个人信息处理的合法性依据

第五十三条 对信息主体的告知义务

第五十四条 免于告知的情形

第五十五条 有效同意

第五十六条 个人信息处理目的的变更

第五十七条 信息主体查询权与更正权

第五十八条 信息主体停止处理权、删除权

第五十九条 向信息业者查询或要求信息业者提供数据

第二节 政务信息公开、共享、开放行为规定

第六十条 政务信息公开个人信息保护规定

第六十一条 个人信息政务信息资源共享类型

第六十二条 个人信息政务信息资源共享机制

第六十三条 个人信息政务信息资源共享使用限制

第六十四条 个人信息政务信息资源开放风险评估

第六十五条 个人信息政务信息资源开放利用限制的规定

第六十六条 政务信息资源共享、开放中信息主体权益保护

第六章 监督管理

第六十七条 网信部门职责

第六十八条 行业自律

第六十九条 舆论监督

第七十条 社会监督

第七十一条 公民监督

第七章 救济

第七十二条 救济途径

第七十三条 与信息业者协商优先

第七十四条 个人信息保护组织或者其他依法成立的其他调解组织调解

第七十五条 主管部门投诉受理机制

第七十六条 代表人诉讼

第七十七条 公益诉讼

第七十八条 行政救济

第八章 法律责任

第七十九条 未建立个人信息保护工作机制、安全管理制度发生个人信息安全事件的法律责任

第八十条 未履行个人信息安全事件通知义务的法律责任

第八十一条 非法处理个人信息的法律责任

第八十二条 未履行告知与征得同意义务的法律责任

第八十三条 违法进行个性化分析与使用的法律责任

第八十四条 违法进行自动化决策的法律责任

第八十五条 违法对外提供、公开披露、委托他人进行个人信息处理的法律责任

第八十六条 违法商业营销行为的法律责任

第八十七条 违法向境外提供个人信息的法律责任

第八十八条 未响应信息主体权利请求的法律责任

第八十九条 社会信用记录(失信惩戒)

第九十条 政务部门未履行个人信息安全保护义务的法律责任

第九十一条 民事责任、治安管理处罚、刑事责任的规定

第九十二条 境外信息业者法律责任

第九章 附则

第九十三条 术语定义

第九十四条 其他国家机关参照适用

第九十五条 国际条约的适用

第九十六条 法律生效日期

个人信息保护法(专家建议稿)及立法理由书是2021年由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出版,作者张新宝。

得书感谢您对《个人信息保护法(专家建议稿)及立法理由书》关注和支持,如本书内容有不良信息或侵权等情形的,请联系本网站。

购买这本书

你可能喜欢
财经法规与会计职业道德应试指导及全真模拟测试题 电子书
本书共分为5章:第一章会计法律制度、第二章结算法律制度、第三章税收法律制度、第四章财政法律制度、第五章会计职业道德。每一章分为主要考点、复习重点、历年考题及解析、强化练习和强化练习参考答案及解析等5个部分,主要是让考生通过做一些典型的习题来理解和巩固所学的知识点,帮助考生记忆,以便更好地掌握教材中的重点内容,利于考生直击考证高分。
说书人与梦工厂 电子书
关于网络文学的社会学探讨,网文江湖的“百晓生”。
农村女犯人:生活世界中的纠纷与抗争 电子书
中国人民大学人类学博士张晓红通过研究农村女性犯人的案件来解析她们的逻辑和生活经历。
政府会计制度详解与实务:条文解读+实务应用+案例讲解 电子书
1.内容前沿,版本知名 本书严格依据2018年3月《政府会计制度》编写而成。自2019年1月1日起,全新的《政府会计制度》将要在全国的行政事业单位内全面实施。新《政府会计制度》的变化很大,首先,将原来的9种会计制度全面合并成为《政府会计制度》;其次,一项业务,两笔分录,一本账簿,两套报表;结尾,将财务会计与预算会计融为一体。本书严格依据《政府会计制度》编写,帮助大家深度学习《政府会计制度》的规范与要求,帮助大家能够正确依据《政府会计制度》办理好本单位的会计核算工作。 2.清晰逻辑导图,学习更加便捷。 本书中充分发挥了逻辑导图的优势与优点。会计分录是会计工作中的一个核心问题,而用逻辑导图的方法来表现会计分录的前因后果及数字关系,具有天然的优势。本书充分发挥逻辑导图的优势,对各种会计规定进行了清晰条理的阐述,使得本书阅读体验感好于同类图书,这也成为本书的一个亮点和优点。 3.精选实务案例,提高分析能力。 由于先天的限制,《政府会计制度》具有“原则、笼统、条文化”等不足,将《政府会计制度》的要求应用于日常会计工作很是不易。本书非常重视案例的收录与讲解,把《政府会计制度》的要求具体化到日常的经济业务处理之中,是把准则与实务连接在一起的桥梁与纽带。 4.实务操作演练,快速提升是实操能力。 本书针对专业读者,旨在帮助读者解决实务工作中的具体问题。在很多情况下,只是被动的了解《政府会计制度》的规定,是很难理解其实质要求的,也很难做到灵活的应用。本书以实务操作为核心,处处进行深度分析,案例中不仅阐述怎么办,更是强调说明为什么这么做,帮助大家读透制度,准确应用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