催眠术:原理、方法与应用

催眠术:原理、方法与应用

查阅电子书
手机扫码
  • 微信扫一扫

    关注微信公众号

编辑推荐

本书是催眠师案头的必备手册以及普通民众了解或学习催眠的入门之书。

内容简介

本书介绍了催眠术的发展历史、基本原理、研究方法及各种神奇的催眠现象,翔实说明了催眠感受性的测试方法及催眠诱导、深化与唤醒技术。书中还重点介绍了当代催眠大师艾瑞克森催眠治疗的理论与方法,大量案例展示了催眠术在各行各业的广泛应用。

作者简介

作者郑日昌,1967年毕业于北京师范大学心理学专业,在我国率先开设心理测量、心理咨询课程,出版中国第一部心理测量和学校心理咨询教材,创办北京师大辅仁应用心理发展中心。现任北京师范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浦东干部学院访问教师(中组部派遣),中国心理咨询师协会理事长,教育部考试中心兼职研究员,教育部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专家指导委员会委员,教育部普通高等学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专家指导委员会委员,人力资源与社会保障部人才交流中心人才测评师考试首席专家,卫生部心理治疗师考试专家委员会委员等职务。

章节目录

版权信息

第一章 催眠术在西方的发展史

一 早期神秘阶段

二 科学探索阶段

三 现代应用阶段

第二章 催眠术在中国的发展概况

一 我国古代和民间的催眠术

二 我国现代催眠术的发展

第三章 催眠术是什么

一 催眠的定义

二 对催眠的误解

三 正确的催眠观念

四 催眠的相关状态

五 催眠现象的理论阐释

第四章 催眠术的门类和术语

一 催眠术的类别与门派

二 催眠的重要术语

第五章 催眠的神奇现象

一 退行作用

二 催眠后暗示

三 催眠幻觉

四 感知觉的改变

五 情欲的改变

六 催眠后遗忘

七 催眠梦

八 催眠秀

九 精神传感

十 前世回溯

第六章 催眠的程序、影响因素与催眠冲突

一 催眠实施的程序

二 催眠效果的影响因素

三 催眠冲突的表现与来源

第七章 催眠感受性的量表测试

一 斯坦福催眠量表

二 哈佛团体催眠量表

三 创造性想象量表

四 儿童催眠量表

五 卡特尔16种个性因素问卷

第八章 催眠感受性的其他测试方法

一 催眠感受性的自我测试

二 催眠感受性的临床测试

第九章 催眠诱导技术

一 诱导目的

二 诱导准则

三 诱导方法

四 诱导语种类

五 诱导语示例

六 标准催眠诱导语

七 国外催眠大师诱导技术

八 特殊催眠诱导方法

第十章 催眠深化技术

一 加深催眠状态的方法

二 催眠加深法示例

三 催眠深度分级

四 催眠深度检测

五 催眠状态的漂浮

第十一章 催眠暗示技术

一 设计暗示指令的原则

二 直接暗示与间接暗示

三 积极暗示指令举例

第十二章 催眠探测与唤醒技术

一 催眠探测技术

二 催眠唤醒技术

第十三章 催眠的基本技术

一 自律式放松

二 渐进式放松

三 冥想式放松

第十四章 年龄回溯技术

一 年龄回溯的操作方法

二 年龄回溯的真实性

三 年龄回溯的理论解释

第十五章 团体催眠技术

一 团体催眠的作用与局限

二 团体催眠的方法

第十六章 自我催眠技术

一 自我催眠的程序

二 艾瑞克森自我催眠法

三 “成功树”自我催眠法

四 瑜伽深呼吸自我催眠法

五 增强自我暗示效能的原则

第十七章 艾瑞克森的催眠治疗理论

一 艾瑞克森催眠学派的产生

二 艾瑞克森催眠治疗的基本假设

三 艾瑞克森催眠治疗的原理精要

四 艾瑞克森催眠治疗的实施原则

第十八章 艾瑞克森的催眠治疗方法

一 合作策略

二 联想策略

三 分离策略

四 催眠策略的综合运用

第十九章 催眠术的应用领域

一 催眠术在医学领域的应用

二 催眠术在教育领域的应用

三 催眠术在体育领域的应用

四 催眠术在司法领域的应用

五 催眠术在工商领域的应用

第二十章 催眠术的临床应用

一 催眠治疗的通用程序

二 催眠术与常规心理疗法的结合

三 催眠术与阴阳辩证疗法的结合

四 催眠治疗的具体实施及案例

五 催眠光盘指导语及音响设计

第二十一章 催眠的传统研究方法

一 口头报告法

二 量表研究法

第二十二章 催眠的体验分析技术

一 体验分析技术的起源

二 体验分析技术的实施

三 体验分析技术的应用

四 体验分析技术应用举例

第二十三章 体验分析技术的变式

一 常规体验分析技术的局限及变通

二 体验分析技术变式的方法及优点

三 体验分析技术变式的诱导语

四 体验分析技术变式的实验研究

五 结构化研究与非结构化研究

六 体验分析技术变式的应用举例

第二十四章 一个催眠研究案例

一 被试F的几次催眠体验

二 对被试F催眠体验的分析

第二十五章 催眠师的素质要求

一 催眠师的专业素质

二 催眠师的人格素质

三 如何选择催眠师

第二十六章 催眠师的职业操守

一 必须尊重受术者的需要和价值观

二 必须恪守职业道德和相关法律

三 如何规避催眠师的职业风险

附录

中华人民共和国精神卫生法

中国心理学会临床与咨询工作伦理守则

参考文献

催眠术:原理、方法与应用是2017年由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作者郑日昌。

得书感谢您对《催眠术:原理、方法与应用》关注和支持,如本书内容有不良信息或侵权等情形的,请联系本网站。

你可能喜欢
管理心理学——理论、应用与案例 电子书
理论体系完整,结合大量国内外案例辅助教学。
心理学研究方法新进展 电子书
具体介绍心理学研究方法的新进展,尤其是近年来备受重视的一些新兴研究方法。
我们内在的防御:日常心理伤害的应对方法 电子书
本书把心理防御机制分成三个层次探讨,学会更好地应对心理创伤。每个人都可以在这本书中看到自己和身边人的影子,学会做情绪稳定的成年人。
深度专注力:管理精力和时间的9种方法 电子书
3大步骤,9种方法,帮你快速提升学习和工作效果的指导术。
可是我还是会在意:摆脱自我意识过剩的8种方法 电子书
日本心理学大师、畅销书作家和田秀树撰写的关于自我意识过剩以及如何摆脱自我意识过剩的心理学通俗普及读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