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推荐
求学与治学的道路上,不忘初心,探讨学问人生。
内容简介
“愿你出走半生,归来仍是少年。”听到这句年轻人时髦的说法,笔者不禁心生感慨:青春难留,故乡难回!在求学与治学的道路上,我们需要不忘初心的同行者。笔者根据自己求学、教学以及治学的人生体会,以老子的《道德经》为基本框架,结合当下博士生、青年学者在求学、教学以及科研工作中经常遇到的问题和由此而产生的困惑、彷徨,撰写出相应主题的文章,集结成书,与广大读者共同探讨究竟什么是“学问人生”,什么是“人生学问”。
作者简介
周南,辛丑(1961)年出生,四川成都籍。自幼喜爱绘画,自学传统工笔花鸟、人物画三十个春秋,并得到朱理存、马振声等老师点拨。得失俱有,寸心自知。现为四川省美术家协会会员。其作品入选四川省美展,作品《伤雁》获2003年全国第五届工笔画展优秀奖。2004年就读于中国艺术研究院研究生院。
章节目录
版权信息
Journey of a Chinese Marketing Scholar: A Message from the Dao De Jing
致谢
前言看山是山,山外有山
第一部分知人者智:刻苦求学
1-1 为学若登高
1-2 春分寄语年轻学子
1-3 学到老,活到老
1-4 珍惜春光,为振兴中华刻苦学习——新学期寄语同学们
1-5 哦,爱达荷州立大学!哦,波卡特洛!——照片唤起一位国际校友的美好回忆
1-6 看美国“表演”,练中国“功夫”
附录:外交大使
1-7 不离“主”流,不随“大”流(一)
1-8 不离“主”流,不随“大”流(二)
1-9 “三更灯火五更鸡,正是男儿读书时”
1-10 2018年元旦寄语:碎片化学习,值得鼓励
1-11 “老师,我担心论文写不出来!”
1-12 道不远人,当下即是
1-13 当年我为什么要博士生们学游泳?
1-14 读博什么最难,如何解决?
1-15 文章自己写,学问大家做
1-16 学者发文章,智者出思想
1-17 永远向学生学习
1-18 与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
1-19 文章千古事:遗物,文物,文献
1-20 学问三层楼:影响力,凝聚力,生命力
1-21 悟:渐悟,顿悟,恍然大悟(一)
1-22 悟:渐悟,顿悟,恍然大悟(二)
1-23 JMS拐点:从文化自觉到文化自信
1-24 美国是一面镜子
第二部分自知者明:虚心为师
2-1 教书匠,老师,教育家
2-2 做教学的有心人(一)
2-3 做教学的有心人(二)
2-4 大学新教师工作关系中的差序格局(一)
2-5 大学新教师工作关系中的差序格局(二)
2-6 年轻教授,起步抓紧,五年“安身”
2-7 开门学生,关门弟子
2-8 教好一个案例,讲好一门课程,办好一个专业
2-9 三峡坝上库首第一县寻屈原
2-10 心怀感恩,智回母校
2-11 差序格局,万变不离其宗
2-12 只要有名气,就能摆架子?
第三部分归根曰静:归来为吉
3-1 回家,真好!
3-2 天天快乐,龙腾虎跃
3-3 “周老师”,而不是“周老”
荣幸,激动,感谢
当好一名大学教师
3-4 上大学,学什么,怎么学?
3-5 学生写论文,导师受考验?
3-6 “深大是你们的家”
3-7 给新入职年轻教师的建议
3-8 认真教研,用心学研
3-9 大学生要看得远一点:本科生、硕士生、博士生,大同小异
3-10 “读大一,我明白了什么?”
第四部分知常曰明:四望如一
4-1 一个教育梦
4-2 高高在上,为人着想
4-3 人虽走,茶未凉
4-4 龙马精神“看”世界,驴不停蹄“混”日子?
4-5 登高若为学:香港城市大学退休有感(一)
4-6 登山可致远:香港城市大学退休有感(二)
4-7 为什么河南人经常说“中”?
4-8 金庸实现不了的第四个理想
4-9 李小龙要钱,叶问要命?
4-10 自古以来,英雄难过美酒关?
4-11 鬼才蒲松龄:道听途说,游山玩水,装神弄鬼
4-12 闭门画花,走马看花,下马观花
4-13 木兰不是传说
4-14 “蓝蓝的天空银河里,有只小白船”
4-15 香港城市大学羽毛球队的不败之谜
4-16 孩子开心,父母安心,企业放心
4-17 不求永生,但愿不败
4-18 人生不过“三历”:学历、阅历和病历?
4-19 请我吃大餐,不如跟我上山
4-20 无心之过,有心之为
《道德经》索引
地名索引
学校名称索引
人名以及其他索引
学问人生道德经的启示是2018年由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作者周南。
得书感谢您对《学问人生道德经的启示》关注和支持,如本书内容有不良信息或侵权等情形的,请联系本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