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美易经诠释史论纲

欧美易经诠释史论纲

查阅电子书
手机扫码
  • 微信扫一扫

    关注微信公众号

因版权原因待上架

编辑推荐

回溯西方《易》学发展的历史,推进中西文明的比较研究。

内容简介

本书以欧美《易经》诠释史为主要研究对象,以诠释者的境遇、视角和采用的诠释方法为研究主线,选取麦格基译本(1876)、理雅各译本(1882)、卫礼贤-贝恩斯夫人译本(1967)等作为主要研究对象,结合译者、文本和历史语境,重点研究和分析欧美《易经》诠释的宗教视域、哲学视域和历史视域出现的背景、主要特征和产生的影响。

作者简介

作者吴礼敬,男,安徽桐城人,博士,合肥师范学院副教授。安徽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英语语言文学本科,上海外国语大学英语学院英语语言文学硕士,北京外国语大学国际中国文化研究院比较文学与跨文化研究博士,澳大利亚北布里斯班科技学院、美国纽约州立大学杰纳苏分校(Geneseo)访问学者。

研究方向为典籍外译、比较文学,先后在《汉学研究》《学术界》《翻译界》等学术刊物发表论文十余篇,出版《学会提问》等译著六部。

章节目录

版权信息

国家社科基金后期资助项目出版说明

序一 枳橘之易与《易经》的跨文化研究

序二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易经》的文本特征

第二节 卦爻辞诠释的困境

第三节 《易经》诠释研究的方法

第四节 《易经》诠释史研究的意义

第二章 欧美《易经》诠释的主要范式

第一节 欧美《易经》主要译本概述

第二节 《易经》译本中体现的不同诠释方式

第三节 不同诠释方式对卦爻辞译文产生的影响

第三章 从异教神话到儒教典籍

第一节 异教神话:麦格基《易经》译本的东方化特征

第二节 儒教典籍:比较宗教学视域下的理雅各《易经》译本

第三节 作者原意:理雅各诠释《易经》的作者取向

第四章 从儒教典籍到智慧之书

第一节 卫-贝译本经典地位的确立

第二节 卫-贝译本的主要特征

第三节 卫-贝译本的影响

第四节 读者理解之义:诠释者与文本之间的“视域融合”

第五章 从智慧之书到历史文献

第一节 历史主义诠释范式产生的背景

第二节 商周时期的历史文献:《周易》本经翻译

第三节 不同历史时期的思想史素材:《易经》注疏翻译

第四节 恢复和重建文本原意:从文本生成的历史语境出发

第六章 结论

第一节 “去语境化”与“再语境化”

第二节 “照原样理解”“较好地理解”与“不一样的理解”

第三节 《易经》诠释的未来

附录 欧美《易经》重要译本及大事编年

索引

参考文献

后记

欧美易经诠释史论纲是2024年由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作者吴礼敬。

得书感谢您对《欧美易经诠释史论纲》关注和支持,如本书内容有不良信息或侵权等情形的,请联系本网站。

购买这本书

你可能喜欢
隐公元年:一部另类的中国思想史 电子书
思想隐士熊逸带你读中国思想史。
阳明学士人社群:历史、思想与实践 电子书
本书以社会文化史的研究取径,研究有明一代最重要的学术运动——阳明学的兴衰。
莫斯科日记 电子书
本书是本雅明生活转折时期最个人化的文本,是了解本雅明本人思想转折的重要作品。
德国浪漫派的艺术批评概念 电子书
书中截取了形成早期浪漫派“批评”概念的发展的重要历史时机,梳理了早期浪漫派思想家对“批评”这个概念的内在逻辑。
抱怨的艺术 电子书
抱怨绝非一无是处,相反,抱怨得当可以有助于我们解决问题,并令人身心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