儒释道三教论

儒释道三教论

查阅电子书
手机扫码
  • 微信扫一扫

    关注微信公众号

因版权原因待上架

编辑推荐

理解儒释道,把握中华思想变迁之脉络。

内容简介

本书全面梳理了儒释道三教的历史根源与发展,为理解三教的历史功能提供有力的阐释,亦有助于读者理解中国历史时期的政治发展、思想变迁、社会进程及中国人的生命观。

作者认为,道教、佛教虽然术不同,但宗旨一样,视生命为神圣,是一种生命宗教,而儒教更多地讨论政治起源、政治结构和政治道德,是一种政治宗教。生命宗教和政治宗教代表了人类生活不可或缺的两个要素――宗教和政治,它们共同构成了中国社会的思想图景。

作者简介

作者张荣明,南开大学历史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专攻中国思想史。主要著作有《殷周制度与宗教》《权力的谎言:中国传统的政治宗教》《中国的国教》《中国思想与信仰讲演录》《信仰的考古:中国宗教思想史纲要》《中华国学》。

章节目录

版权信息

导论

一、关于儒教之功能

二、关于道教之功能

三、关于佛教之功能

四、关于三教功能之关系

五、所存问题与解决方案

第一章 儒教论

第一节 儒教的雏形

反思与转型

天神信仰

阴阳五行

君权神授

天道王道

祥瑞灾异

儒教初成

第二节 儒教的确立

儒教确立

儒教纲领

关于《白虎通义》

第三节 儒教经学

经与经学

谶纬经学

经学之争

第四节 儒教的特征

学术特征

政治特征

第五节 儒教的圣众

儒教的孔子

儒教的皇帝

儒教的博士

儒教的臣民

第二章 道教论

第一节 大众符箓道教

《太平经》

太平道与五斗米道

第二节 名士亦儒亦道

危机与转变

嵇康故事

名士精神世界

第三节 士大夫外丹道教

儒教理念

现实困境

反思人生

神仙信仰

修道成仙

道教与儒教

第三章 佛教论

第一节 传入与接受

最初之传入

《理惑论》之佛教

两晋士人与佛教

第二节 初期净土佛教

《冥祥记》与净土佛教

慧远之净土修行

谭鸾之净土学说

第三节 初期涅槃佛教

士人之佛学

僧人之习禅

智顗之涅槃佛教

第四章 三教关系论

第一节 东晋孙绰

儒教信仰

道家信仰

佛教信仰

三教关系

第二节 萧梁武帝

儒教

道教与佛教

政教兼宗

第三节 北朝刘昼

儒教思想

道家思想

第四节 《颜氏家训》

儒教品格

道佛品格

结语

儒释道三教论是2018年由商务印书馆出版,作者张荣明。

得书感谢您对《儒释道三教论》关注和支持,如本书内容有不良信息或侵权等情形的,请联系本网站。

购买这本书

你可能喜欢
论自愿为奴 电子书
"""论自愿为奴""是一篇讨论专制政治的论文。他提出了一个严肃的政治问题,即权力对民众的合法性问题。拉波埃西试图分析民众对权威的屈从,解释统治和受奴役的关系。作者引证了很多古代史实,以古代历史来评价他所处时代的政治。该文最初发表于1576年。""论自愿为奴""是近现代政治哲学的一篇重要文章,后来在不同时代,被不同政治色彩的人士广泛引用。就拉波埃西的职业而言,他本是政府机构的一员,他也是权力的忠实仆
方以智心性论研究 电子书
本书是关于明代著名哲学家、科学家方以智心性论的研究成果。
辩证法的生存论基础 电子书
吉林大学哲学社会学院教授贺来力作,阐发了马克思辩证法对于解决当代哲学内在矛盾、推动哲学未来发展方面所具有的重大价值。
汉代至北宋《论语》学史考论 电子书
《论语》是儒家的原始经典和古代社会的生活教科书,《论语》学是经学的重要分支。从西汉至北宋,《论语》学的发展经历了汉学、玄儒交融、宋学等不同的阶段,具有与学术史、思想史主潮相应的典型特征。本书重点对西汉至北宋的《论语》学进行了研究,通过考论各个历史时段《论语》的主要注家及其注本,指出从西汉到北宋的《论语》学,经历了从汉学到玄学再到理学的传承与新变,其积极成果是经学史上不可忽视的学术遗产。
公共行政伦理学论纲 电子书
本书首先撷取功利主义、康德主义及儒家美德伦理,提炼其伦理价值与公共行政的契合性,分别作为行政伦理之利益论、义务论和德性论基础,并整合其为公共政策所依凭之“综合伦理”。接着以中西官僚制为典型的公共组织类型,探讨其在结构、文化和价值方面对行政人行为的影响,并分析行政人在其组织伦理困局中的可能出路。最后深入论证行政人的角色和责任,深度挖掘其责任之源,竭力凸显行政人之公民角色定位、民主型人格及道德成熟之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