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孔子到谢灵运:唐前士人精神史探索

从孔子到谢灵运:唐前士人精神史探索

查阅电子书
手机扫码
  • 微信扫一扫

    关注微信公众号

因版权原因待上架

编辑推荐

作者关于唐前士人精神史探索文章合集。

内容简介

《从孔子到谢灵运:唐前士人精神史探索》为作者关于唐前士人精神史探索的文章的合集,共分三部分:一、论先秦圣贤、诗哲的理思与痛苦;二、论汉兴百年儒士、赋家的经国品质;三、论晋宋名士的飘逸与痛苦。作者深入开掘孔子、屈原、贾谊、陶渊明、谢灵运等人的精神历程,探讨中国人世代相续的民族精神。

作者简介

作者程世和,男,1962年12月生,安徽池州人,1985年本科毕业于安徽师大中文系,1988年硕士毕业于陕西师大中文系,2001年博士毕业于苏州大学文学院,现为陕西师大文学院副院长、教授,陕西省司马迁研究会副会长兼秘书长,主要从事中国文学史教学与研究,发表学术论文三十余篇,出版专著三部。先后应邀在陕西省监狱、西安市女子监狱、西北空管局、西北工业大学、西安武警指挥学院等单位作“国学十义”演讲,又在陕西人民广播电台主讲为期半年的“秦汉英雄传”。曾为搜狐教育网评为“陕西省2010最受欢迎十大教授”。

章节目录

版权信息

总序

论先秦圣贤、诗哲的理思与痛苦

“《诗》亡然后《春秋》作”——对一个文学缺失时代的文学反题之研究

“思无邪”与“郑声淫”——淫邪时代的圣者话语

一、“郑声淫”:乐“淫”而诗不“淫”吗

二、“思无邪”的反面:思有邪

三、“郑声淫,佞人殆”:源于对现实的愤怒

四、孔子:一个伟大而隐秘的圣者

《论语》治国思想

一、崇尚德政,反对暴政

二、主张富民节用,反对搜刮民财

三、要求执政者取信于民,礼治天下

四、孔子“大同”理想与治国方案

《论语》中庸之道

一、“中庸”的人生哲学

二、“中庸”的品德修养

三、“中庸”的政治理念

屈原阐释的文化意义

一、两汉:屈原阐释的源自与范型

二、唐宋:从无理的拒斥到理解的“在场”

三、元明清:“第三中国”的话语

四、近现代:文化重建中的屈原论争

五、结语:屈原问题与中国情境

论汉兴百年历史与儒士、赋家的经国品质

先秦两汉士人“从周”、“崇汉”文学主题之演进及其意义

陆贾的时代“新语”与汉大一统王道中国的精神起点

“年岁虽少,可师长兮”:论青年秀士贾谊产生的儒学背景及其时代意义

贾谊的“经国大体”与中国士大夫文士的经国品质

贾谊赴湘与南中国贬谪文学的诞生

汉初藩府士人的精神转型与赋家之心的初步形成

代天子立言:司马相如文本的精神解读

实现王道理想的经国理思:汉武问策与董生对策的意义分析

一、王道历史观由儒家私门叙述上升为民族的集体叙述

二、重建王道的必由之路:实现仁义礼乐的儒学教育

三、“非文无以辅德”:汉继周统的历史选择

四、冲突与兼容:开创文采光华时代与正视“廉耻贸乱”的社会弊暗

五、儒学大一统:兼有正义性与法理性民族信仰的确立

论晋宋名士的飘逸与痛苦

从“玄言诗”看东晋文人的精神品格

一、一种新的生存状态的展示

二、多重心境的诞生

三、东晋诗:中国文学由实入虚的契机

论东晋名士与东南山水在中国山水文化史上的地位

苍凉:陶渊明诗的真实底蕴

孤悬的个体:谢灵运生存悲剧论

后记

从孔子到谢灵运:唐前士人精神史探索是2019年由中华书局出版,作者程世和。

得书感谢您对《从孔子到谢灵运:唐前士人精神史探索》关注和支持,如本书内容有不良信息或侵权等情形的,请联系本网站。

购买这本书

你可能喜欢
学者的本分:传统士人、近代变革及学术制度 电子书
本文集以中国传统士人的气节与传统行政权力下的尊师重道为切入点,论及近代以来的时风、士风与学风,类比西方学术制度与自由思想之形塑。
人和自然关系的探讨:从马克思到当代 电子书
探讨了马克思在唯物史观创建过程中对人和自然关系的论述,及其相关思想的转变与发展,给予国际上指责马克思“忘却了自然”的观点以有力反驳。
人类心理3000年:从荷马史诗到人工智能 电子书
作为以哲学为根源的学科,心理学有一段漫长的发展历史。从吸纳科学的研究方法,摆脱哲学的思辨本质,到以科学实证的方法对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进行研究,心理学逐渐成为科学领域和社会生活领域不可或缺的学科。本书以全景式的视角回顾了心理学的发展历史,以新科学史观的历史研究方法梳理了从古希腊时期至今的心理学思想发展脉络,内容涉及从心理学产生的哲学基础到现代心理学研究的新思潮和新观点,为读者了解心理学、学习心理学提
工匠精神行动笔记 电子书
成长比成功重要,值钱比赚钱重要。新时代工匠以苦为乐,以业为根,以技为本,幸福生长。过去我们把工匠精神定义为“把产品做到极致的精神”,时代进步,工匠精神在升华,新时代的工匠精神就是把品质做到极致的精神。本书提出了成为幸福工匠的21个关键词,包括敬事如神、恪守标准、将爱注入等,全方面系统介绍了新时代工匠精神的内涵,并利用行动笔记的形式将培养工匠精神具象化,让你的进步肉眼可见!
从康德到马克思:千年之交的哲学沉思 电子书
本书多数论文围绕着对康德、黑格尔和马克思思想的反思而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