刑法研究(第十一卷):刑法各论Ⅰ

刑法研究(第十一卷):刑法各论Ⅰ

查阅电子书
手机扫码
  • 微信扫一扫

    关注微信公众号

因版权原因待上架

编辑推荐

《刑法研究》共13卷,是陈兴良教授的刑法研究论文之集大成者。

内容简介

本卷为刑法各论Ⅰ,内容包括概述、公共安全犯罪、经济秩序犯罪。陈兴良教授对这几类犯罪的重点疑难问题进行了深入细致的研究。

《刑法研究》收录了陈兴良教授从1984年到2020年跨度长达36年间所发表的全部论文和其他作品。刑法各论以刑法分则规定的个罪为研究对象,刑法学者研究的重点是常见多发且疑难复杂的罪名。

作者简介

作者陈兴良,北京大学法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现兼任北京大学法学院学术委员会主任、北京大学刑事法理论研究所所长、北京大学社会科学学部学术委员会副主任、中国刑法学研究会副会长、中国犯罪学研究会副会长、中国审判理论研究会副会长、中国监狱学研究会副会长、教育部社会科学委员会委员以及国家社科基金学科评审组专家等职。

章节目录

版权信息

一、概述

刑法各论的理论建构

一、刑法分则的形成

二、刑法分则的体系

三、刑法分则的内容

修订后的刑法之罪名分析

一、罪名个数

二、罪名概括

武装掩护走私之为独立罪名论

刑法附则论

一、刑法附则概述

二、刑法附则分述

三、单行刑法之部分保留

二、公共安全犯罪

论危害公共安全罪中的不特定性

一、不特定概念的界定

二、不特定性的认定

三、不特定性与定罪

赵春华非法持有枪支案的教义学分析

一、枪支的认定

二、目的性限缩的解释

三、责任排除事由的判断

四、依法入罪,以理出罪

重大责任事故罪研究

一、重大责任事故罪的概念

二、重大责任事故罪的主体范围

三、重大责任事故罪的违章行为

四、重大责任事故罪的损害结果

五、违章行为与损害结果之间的因果关系

六、重大责任事故罪的主观罪过

七、重大责任事故罪与非罪的界限

八、重大责任事故罪与其他犯罪的界限

九、重大责任事故罪的处罚

生死之间,法理所系——赵湘杰案一审与二审判决的法理分析

交通肇事转化为故意杀人罪之定性——韩正连故意杀人案

一、案情及诉讼过程

二、涉案罪名的法理分析

三、肇事后被害人是否死亡的认定

四、交通肇事后误以为死亡而遗弃的定罪

五、交通肇事转化为故意杀人罪的定罪

六、犯罪形态的界定

口袋罪的法教义学分析:以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为例

一、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的形成及其适用范围不断扩张的现状

二、口袋罪的形成原因在于其行为要件的开放性并缺乏必要的形式限定——以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为例的展开

三、以同类解释规则严格限缩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的司法适用范围

三、经济秩序犯罪

经济犯罪学初探

一、经济犯罪学的概念

二、经济犯罪学与相关学科

三、经济犯罪学的结构与体系

经济领域中失范行为的评价及其法律抗制

经济犯罪的立法对策

一、法典型

二、散在型

三、编纂型

四、修正型

五、解释型

经济犯罪的防治对策

论经济犯罪的内在逻辑

一、经济犯罪的本质结构

二、经济犯罪的违法结构

三、经济犯罪的心理结构

经济犯罪与经济体制改革

社会主义商品经济与经济犯罪

对经济犯罪疑案的反思

经济犯罪的理论思考

一、经济犯罪的成因分析

二、经济犯罪的对策剖析

三、经济犯罪的司法认定

论数额与共同经济犯罪

论经济犯罪之间的刑罚协调

经济刑法典(理论案)及其说明

一、《中华人民共和国经济刑法典(理论案)》

二、《中华人民共和国经济刑法典(理论案)》的说明

关于设立非法竞争罪的建议

一、非法竞争罪的概念

二、非法竞争罪的特征

三、非法竞争罪的处罚

论发放高利贷罪及其刑事责任

一、发放高利贷罪的概念

二、发放高利贷罪的特征

三、发放高利贷罪的处罚

四、当前发放高利贷行为之探讨

刑民交叉案件的刑法适用

一、刑民交叉案件的概念与特征

二、刑民交叉案件的犯罪认定

三、民法与刑法之间思维方法的比较

论出版活动中犯罪的司法与立法问题

论证券犯罪及其刑事责任

一、证券犯罪的概念及法律特征

二、证券犯罪的类型

三、我国应规定的几种证券犯罪

四、证券犯罪的立法模式

金融犯罪论

一、金融犯罪的概念

二、金融犯罪的特征

三、金融犯罪的比较

四、金融犯罪的成因

五、金融犯罪的对策

六、金融犯罪的立法完善

金融欺诈的法理分析

金融诈骗犯罪的法律适用问题

论金融诈骗罪主观目的的认定

保险欺诈罪初探

金融犯罪若干疑难问题的案例解读

一、破坏金融管理秩序罪

二、金融诈骗罪

三、金融犯罪的共犯问题

盗取空白现金支票伪造后使用行为之定性研究——周大伟案分析

一、案情及分歧意见

二、涉案罪名分析

三、各罪之间的关系

四、定性的结论

使用伪造的银行存单作抵押骗取贷款行为之定性研究——从朱成芳案切入

一、案情及诉讼过程

二、争议及其理由

三、理论分析

合法贷款后采用欺诈手段拒不还贷行为之定性研究——从吴晓丽案切入

一、案情及诉讼过程

二、裁判理由

三、理论分析

四、拒不还贷行为的定性

五、从裁判理由引发的思考

非法占有贷款目的之认定研究——从郭建升案切入

一、案情及诉讼过程

二、裁判理由

三、非法占有目的司法推定

四、本案之分析

五、进一步的思考

不以骗取税款为目的的虚开发票行为的定性研究——非法定的目的犯的一种个罪研究

一、问题的提出

二、芦才兴案的案情及诉讼过程

三、芦才兴案的争议及其理由

四、芦才兴案裁判理由的解释

五、芦才兴案相关问题分析

六、芦才兴案的进一步引申

知识产权刑事司法解释之法理分析

一、知识产权刑事司法解释的背景分析

二、知识产权犯罪的罪体要素分析

三、知识产权犯罪的罪责要素分析

四、知识产权犯罪的罪量要素分析

五、知识产权犯罪的特殊形态

侵犯商业秘密罪的重大损失及数额认定

一、根据侵犯商业秘密的行为方式认定损失数额

二、根据商业秘密的经济价值认定损失数额

三、根据侵权人的违法所得认定损失数额

投机倒把罪:一个口袋罪的死与生

一、1949年至1979年:投机倒把罪的前世

二、1979年至1997年:投机倒把罪的今世

三、1997年至2019年:投机倒把罪的转世

结语

违反行政许可构成非法经营罪问题研究——以郭嵘分装农药案为例

一、《行政许可法》视野中的非法经营罪

二、违反行政许可行为构成非法经营罪的个案评析

三、违反行政许可行为构成非法经营罪的法理探究

非法买卖外汇行为的刑法评价——黄光裕案与刘汉案的对比分析

一、案情及诉讼过程

二、对两个案件的对比分析

组织、领导传销活动罪:性质与界限

一、居无定所:传销犯罪的前史

二、经营型传销抑或诈骗型传销:立法过程的逆转

三、组织、领导传销活动罪:法教义学的考察

非法经营罪范围的扩张及其限制——以行政许可为视角的考察

一、行政审批改革背景下非法经营罪的范围限缩

二、《行政许可法》颁布后非法经营罪的范围扩张

三、以行政许可的性质限缩非法经营罪构成要件范围

四、违反行政许可行为以非法经营罪论处的法理考察

五、结语

合同诈骗罪的特殊类型之“两头骗”:定性与处理

一、骗租车辆质押贷款案:相同案件的不同处理

二、骗取房屋过户抵押借款案:处分赃物行为不为骗

三、骗取房屋产权证书抵押借款案:前骗与后骗不能两立

四、结语

协助他人掩饰毒品犯罪所得行为之定性研究——以汪照洗钱案为例的分析

一、洗钱罪的立法演变

二、洗钱罪的构成特征

三、对汪照洗钱案的分析

刑法研究(第十一卷):刑法各论Ⅰ是2021年由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出版,作者陈兴良。

得书感谢您对《刑法研究(第十一卷):刑法各论Ⅰ》关注和支持,如本书内容有不良信息或侵权等情形的,请联系本网站。

购买这本书

你可能喜欢
中国古代法律文献研究(第十一辑) 电子书
《中国古代法律文献研究》为中国政法大学法律古籍整理研究所所刊,1999年创刊,2011年改为年刊。主编为中国政法大学法律古籍整理研究所所长、博士生导师徐世虹教授。
中国古代法律文献研究(第十三辑) 电子书
本刊主要以中国古代法律文献为主要研究对象,收录海内外学界相关主题的原创性学术论文、书评与研究综述等,是中国学术界专享以中国古代法律文献为研究对象的学术刊物。
法律文化研究(第十三辑):敦煌、吐鲁番汉文法律文献专题 电子书
本书为《法律文化研究》第十三辑,以敦煌、吐鲁番汉文法律文献为专题。
刑事法前沿(第十卷) 电子书
中国社会科学院刑事法学重点学科主办的学术集刊,本册是第十卷。
因果关系与客观归责论 电子书
探讨因果关系与客观归责研究现状、判断标准、理论不足等问题,结合案例分析,通俗易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