类似推荐
编辑推荐
全面反映中国文化走出去整体状况的研究论集,具有较高的理论价值和实践价值。
内容简介
《中国文化“走出去”研究总论》分为四编。
第一编为中国文化“走出去”之理论前沿,主要收录党和国家、相关部委领导人关于中国文化“走出去”的讲话和著名学者的理论文章。
第二编为中国文化“走出去”之问题对策,主要探讨当前中国文化“走出去”面临的机遇、挑战与对策。
第三编为中国文化"走出去"之翻译,主要探讨文化翻译能力提升与中译外人才培养。
第四编为中国文化“走出去”之个案分析,主要总结我国戏剧、音乐、武术、出版、少数民族文化等“走出去”的成效与不足。
作者简介
编者张西平,北京外国语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北京外国语大学中国文化“走出去”协同创新中心主任。
章节目录
版权信息
总序
一、文化自觉是中国文化“走出去”的前提
二、全球视野是中国文化“走出去”的学术基础
三、中国文化学术“走出去”的宏观思考
四、对话与博弈将是我们与西方文化相处的常态
五、发挥外语大学的学术优势,服务国家文化发展战略
绪论
第一编 中国文化“走出去”之理论前沿
在纪念孔子诞辰2565周年国际学术研讨会暨国际儒学联合会第五届会员大会开幕会上的讲话(2014年9月24日)
大力推动中华文化走向世界
一、推动中华文化“走出去”是一项重大战略任务
二、推动中华文化“走出去”要突出思想内涵和价值观念
三、推动中华文化“走出去”要多措并举、多方发力
新形势下传承和弘扬优秀传统文化的思考
一、中华文化是中华民族的血脉,是中华民族共同的精神家园,是我国在世界文化激荡中站稳脚跟的根基,我们必须倍加珍惜
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深深扎根的沃土,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精神支撑,我们必须努力把优秀传统文化转化为实现中国梦的强大正能量
三、中华文化是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源泉,是凝魂聚气、强基固本的重要基石,我们必须理直气壮地继承和弘扬优秀传统文化
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突出优势,是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的重要载体,我们必须积极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不断增强中华文化的凝聚力、影响力和竞争力
五、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优秀内核,对于人类社会文明进步具有独特的价值,我们必须坚持开放包容,推动不同文明对话,使中华文化发扬光大
第二届“文化‘走出去’:中国当代文化价值凝聚与国际传播路径”国际论坛会议综述
一、文化“走出去”的示范作用与窗口作用
二、文化“走出去”,“人”是要素
三、把握文化核心,是“走出去”的前提
四、文化产品“走出去”,传播策略是关键
国家文化安全战略下的中国文化“走出去”战略
一、中国文化“走出去”战略的重要性、必要性和可能性
二、中国文化“走出去”战略与文化安全的关系
三、中国文化“走出去”战略的措施
中国文化“走出去”战略的时代变革与思路创新
一、中国文化“走出去”意义的再判断
二、中国文化“走出去”战略中国内的体制变革与创新
三、中国文化“走出去”战略中国际市场的营销创新
四、中国文化“走出去”战略未来的新展望
推动当代中国文化“走出去”
论中国文化“走出去”
一、中国文化“走出去”的现实意义
二、中国文化“走出去”面临的形势与问题
三、中国文化“走出去”的路径选择
政府定位:文化“走出去”的关键
一、政府介入文化“走出去”工程的理由
二、政府推动文化“走出去”的国际经验借鉴
三、政府在实施文化“走出去”工程中的定位和职责
协同创新推动中国文化“走出去”
一、文化“走出去”的使命与困境
二、外语类院校是助推中国文化“走出去”的重要媒介
三、发挥大学特色优势,协同创新“走出去”
中华文化“走出去”新视角
一、“走出去”理念:实现“单主体”向“双主体”的转变
二、“走出去”话语:实现由“硬传播”到“软交流”
三、“走出去”内容取向:由语言“搅拌机”至文化、情感“搅拌机”
多维视角考量下中华文化“走出去”的战略基点
一、守正创新:中华文化的传统弘扬与注重当代的贯通
二、兼收并蓄:中华文化的个性彰显与寻求共识的交汇
三、相融共生:中华文化的中国故事与国际表达的融合
对中国文化“走出去”经济政策的思考——基于政策分析的视角
一、国内其他产业“走出去”与其他国家文化“走出去”的经济政策对我国文化“走出去”的借鉴意义
二、对中国文化“走出去”经济政策环境的思考
第二编 中国文化“走出去”之问题与对策
当前文化建设的几个重点难点问题
一、如何看待文化“走出去”
二、如何推动公益性文化事业单位管理创新
三、文化产业发展要纠正哪些误区
四、是否要做大做强国有文化企业
五、文化领域要不要实行大部制
六、小结
关于中国文化“走出去”的若干思考
一、“走出去”与“沉下来”
二、“走出去”的二重前提
三、“走出去”的具体方式
转型期传统文化“走出去”困境考量
一、传统文化“走出去”的必要性
二、转型期传统文化“走出去”困境分析
三、实现传统文化“走出去”的途径
四、总结
关于中国文化“走出去”战略的几个问题
一、中国文化为什么要“走出去”
二、中国文化拿什么“走出去”
三、中国文化怎样“走出去”
四、中国文化“走出去”面临什么样的挑战
五、中国文化“走出去”应采取什么样的策略
数字传播条件下中国文化“走出去”的机遇、挑战与对策
一、数字传播给中国文化“走出去”带来难得机遇
二、数字传播对中国文化“走出去”的挑战
三、数字传播时代提高中国文化“走出去”实效的对策
文化外交与中国文化“走出去”的动因、问题与对策
一、推动中国文化“走出去”的基本动因
二、中国文化“走出去”面临的问题
三、原则性的对策思考
我国文化企业“走出去”:现状、问题及对策
一、我国文化企业“走出去”的现状
二、文化企业“走出去”存在的问题
三、加快文化企业“走出去”的对策
中华文化如何“走出去”——文化影响力建设的问题、原因与建议
一、中华文化国际影响力存在的问题
二、中华文化难以“走出去”的原因
三、增强中华文化国际影响力的可行性措施
第三编 中国文化“走出去”之翻译
文化翻译与文化“走出去”
一、汉外翻译出版工作取得的成绩和面临的问题
二、提升汉外翻译文化传播效果的措施
翻译与中国文化外交:历史发展及策略分析
一、引言
二、我国文化外交的历史变迁
三、经验教训与策略分析
四、结语
中国文学出版“走出去”:翻译的困惑、目的与对策
一、文学出版“走出去”面临的翻译困惑
二、文学出版“走出去”应坚持翻译目的论
三、文学出版“走出去”:翻译的本质与方法
文化“走出去”与复合型翻译人才培养研究
一、文化“走出去”的意义及存在问题
二、传统翻译人才培养方式存在的问题
三、复合型翻译人才培养新模式
翻译能力建构与中译外人才培养
一、引言
二、现状:对中译外人才的巨大需求
三、问题:目前中译外人才培养的不足
四、建议:力争建构多层面、多要素的翻译能力体系
文化“走出去”战略背景下的中国少数民族文学对外译介反思
一、“走出去”与文化建构:中国少数民族文学的翻译目的
二、中国少数民族文学“走出去”:现状与问题
三、源语文本确立与合作翻译:少数民族文学翻译策略探讨
四、结语
从生态位原理看中国文化“走出去”中的翻译活动——新时期“东学西渐”翻译活动的生态位考察
一、“东学西渐”翻译活动需要考察的生态位主体运用生态位原理求得自身的生存与发展,首先要弄清楚处于何种生态位状态“东学西渐”翻译活动需要考察两方面的生态位,一是“东学”,即中国文化资源的生态位;二是“西渐”,即中国翻译的生态位。只有综合考察这两个方面,才可能尽量客观全面地认识中国文化走出去面临的优势与困难、今日之状况与明日之发展(参见图1)。
二、“生态位”原理在中国文化资源外译过程中的运用
三、“生态位”原理下“东学西渐”翻译活动的几点启示
“中学西传”之译介模式研究——以寒山诗在美国的成功译介为例
一、引言
二、拉斯韦尔传播模式
三、从拉斯韦尔传播模式看寒山诗的成功译介模式
四、结语
论少数民族文化“走出去”的汉译中介模式——从达斡尔族乌钦体民间叙事诗《少郎和岱夫》英译谈起
一、《少郎和岱夫》英译的原则与策略
二、中国多民族文学史观与中国文化“走出去”战略
三、《少郎和岱夫》译介模式启示
从莫言英译作品译介效果看中国文学“走出去”
一、译介效果
二、莫言英译作品译介效果
三、加强中国文学“走出去”译介效果的策略
四、结语
第四编 中国文化“走出去”之个案分析
以差异化的杂技艺术产品推动文化“走出去”
一、杂技艺术产品的同质化阻碍了文化“走出去”
二、与时俱进、深挖特色,打造差异化杂技艺术产品
三、冰上杂技——杂技艺术产品差异化的探索创新
四、冰上杂技将为文化“走出去”提供“成功模板”
五、驻场演出和国内外巡演的商演模式
美国20世纪30年代“京剧热”现象的传播学解读——中国文化“走出去”战略实施背景下的历史借鉴
一、文化“走出去”战略实施的背景
二、美国20世纪30年代的“京剧热”现象
三、美国“京剧热”的传播学因素
四、美国“京剧热”对中国文化“走出去”的启示
关于我国音乐文化“走出去”的思考
一、我国音乐文化“走出去”的现状
二、对我国音乐文化“走出去”的思考
三、结语
中国文化“走出去”:外语学科大有作为
我国高校人文社会科学学术成果的国际影响力分析——基于“985工程”高校在Web of Science期刊发文引文的研究
一、引言
二、研究范围与对象界定
三、“985工程”高校在Web of Science期刊的发文统计分析
四、提升我国高校人文社会科学学术成果国际影响力的对策建议
文化“走出去”战略背景下外语期刊的发展思路
一、树立国际办刊理念,深化国际合作意识
二、突出多语种、多层次特色,提高办刊质量
三、鼓励跨学科研究,促进国际学术交流
四、提高编辑队伍的专业水平和国际化程度
五、加强平台建设,丰富国际专家数据库
六、建设外语期刊群,推动期刊编辑研究
面向吉尔吉斯斯坦实施文化“走出去”战略研究——以新疆籍少数民族华人华侨为例
一、吉尔吉斯斯坦新疆籍少数民族华人华侨文化现状及需求
二、对吉尔吉斯斯坦新疆籍少数民族华人华侨实施文化“走出去”的优劣势分析
三、对吉尔吉斯斯坦新疆籍少数民族华人华侨实施文化“走出去”的基本对策
关于中国文化走向阿拉伯世界的一些思考
一、哪些中国文化可以走向阿拉伯世界
二、中国文化如何走向阿拉伯世界
三、其他一些思考
四、结语
文化“走出去”背景下的我国外国语言文学学科发展战略
一、引言
二、外语学科的内涵与分类
三、文化“走出去”战略背景下外语学科的发展原则
四、结语
论中华文化“走出去”的出版策略
一、“中学西渐”中图书出版的回溯与分析
二、对“中学西渐”出版传播的反思
三、新时期中华文化“走出去”的出版策略
“走出去”的中国文化:18世纪中国古典戏剧西传
一、原语文本的适应过程与目标文化的制约
二、文化交流的目标与策略
三、中国文化西传的启示
文化“走出去”战略背景下中国武术对外发展研究
一、关于文化“走出去”战略
二、中国武术对外发展的历程及意义
三、文化“走出去”战略为中国武术的对外发展提供契机
四、中国武术对外发展策略
五、结束语
附录:中国文化“走出去”论文存目(2012—2015)
论文作者简介
编后记
中国文化“走出去”研究总论是2016年由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作者张西平 编。
得书感谢您对《中国文化“走出去”研究总论》关注和支持,如本书内容有不良信息或侵权等情形的,请联系本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