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病条辨

心病条辨

查阅电子书
手机扫码
  • 微信扫一扫

    关注微信公众号

因版权原因待上架

编辑推荐

本书所言之心乃中华岐黄医学(中医)之心,非近世误译之心,与解剖概念的形质心脏小同而大异。清代医家柯韵伯曾感叹说:“伤寒zui多心病”。心病必须用药,但不能依赖药,配合本书系列的超药物疗心法非常必要。

内容简介

  “心”,一个伟大的中国字。心,在中华文化中享有极高地位,其内涵义理博大精深,能概及宇宙之大,还能洞察生命奥秘之深,并非近世西学误译自“heart”的形质之心。“心病”是中华岐黄医学(简称中医学)之心的病,与当今西医学的“心病”“心理”其含义相去甚远,诚请读者明鉴。

  鉴于生命过程的未知和医学的复杂,对心与心病的认识人类还知之不多,故《心病条辨》不强论其理,而偏重临床,虽未臻全面系统,但不乏新颖见解。拟分作哲理、医理、神识、情志、血脉、杂病、文论、医案实录和超药物疗心法等九篇。主要阐述中医学心病的临证辨治与应用,行文采用条文加注解的形式,不囿于分型框架,切合临床思维,条分缕析,具体而实用。

  在附录中分别列有疗心中药选要、疗心方剂索引、心病病症索引和主要参考书目等,以方便检索与应用。

  《心病条辨》以中华心范畴和《黄帝内经》心神学说为理论依据,重申“五脏六腑,心为之主”的地位,强调通畅“使道”在沟通机体神、气、形三者,维持生命过程和防治疾病中的重要作用。书中提供了一系列超药物疗心法,对提升医者辨治心神病的能力和水平、展示中医对心病辨治的特色和优势大有裨益,对学术研探也多有启迪。宜于各科各级医师、院校师生、科研工作者和心病患者及家属参阅。

作者简介

王辉武,男,教授,毕业于成都中医学院医疗系,现为重庆市名中医、重庆市中医内科学术带头人,全国第三批老中医学术经验继承指导教师。任重庆市中医药学会副会长兼秘书长,中华中医药学会内科分会委员、科普分会主任委员,《实用中医药》杂志副主编等职。曾获四川省科技进步奖、高士其科普基金奖,重庆市政府发展中医事业先进个人、第二届太极杯贡献奖、首届科普作品二等奖等。主要从事中医内科临床工作,行医33年,擅长治疑难杂症,对功能性便秘、顽固性失眠、慢性咽炎等有专题研究,发表科技论文38篇,科普文章700余篇,出版专著8种,参编著作11种。

章节目录

《老医真言》

心病条辨是2019年由中国中医药出版社出版,作者王辉武。

得书感谢您对《心病条辨》关注和支持,如本书内容有不良信息或侵权等情形的,请联系本网站。

购买这本书

你可能喜欢
临证辨思 电子书
本书汇集了120个病历,包括各科疾病近百种,每个病都按病状,辩证分析,治疗(包括方解)及治疗经过四个部分编写,这样,辨证论治过程清晰,理法方药俱全。更具特色的是本书由辩证分析和方解两个内容。辩证分析能够展示医者对某病是怎样辩证的,怎样思考的,方解则又阐明了用药的目的和意义。
百方辨解 电子书
本书分为中医十大名方、中医治证三十方、常用小方十首、验方选录十首、自拟传录八方五个部分,作者所选百方,从方药组成、方证辨解、组方特点、临床悟谈、典型病案五个部分,向读者介绍高才达教授临证用药心得感悟,适合中医临床医师阅读参考。高才达,主任医师,出身于中医世家,为第四代传人,第五批和第六批“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第三届“首都国医名师”,北京市中医药薪火传承3+3工程基层老中医传
冠心病舌象图谱及病案分析 电子书
以临床实际病例验证舌诊理论,探索不同冠脉造影结果患者的舌象特点。
冠心病:左主干病变血运重建策略 电子书
本书结合国内外最新文献介绍了如何利用危险分层制定左主干病变的血运重建策略、介入治疗策略和手术技巧以及通过影像学/功能学评价改进左主干病变介入治疗的疗效。完整深入地叙述了如何利用危险分层制定左主干病变的血运重建策必须掌握的各种理论知识和操作细节,病例描述,可直接为新开展冠状动脉的科室提供完整的实用参考,为有经验的科室提供进一步完善和更新的方便,特别为基层放射科在简化和加速检查之时提供较完整和标准的规
中医临床辨治实录 电子书
本书为作者中医临床五十余载的辨治实录。欲成为一位合格的中医,就必须勤于思考、善于实践,把握仲景辨证思维的精髓,作者潜心研究《伤寒论》学术,深入学习姚梅龄老师的“六经表证”“焦膜病”理论,在继承中创新,并将新观念运用于内、妇等科的疑难杂病的治疗,探索艰辛,感悟良多。本书内容丰富,实用性强,有助于读者理解中医理论精髓,提高辨证论治水平与临床疗效,不仅可为广大中医药工作者和中医院校学生提供借鉴,也可供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