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山为业:东南山场的界址争讼与确权

以山为业:东南山场的界址争讼与确权

查阅电子书
手机扫码
  • 微信扫一扫

    关注微信公众号

内容简介

本书将从1930年发生在瓯江流域和钱塘江流域的两起山产纠纷案说起,回溯两地山林开发的历史进程,进而检讨契约、族谱、鱼鳞图册、管业执照等文献在山林产权秩序形成过程中扮演的角色,宋代以来的赋役制度对山区经济形态和社会结构的影响,以及近代国家的统治方式和技术力量在山林确权和山区社会生活领域的表现。

以山为业:东南山场的界址争讼与确权是2023年由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作者杜正贞。

得书感谢您对《以山为业:东南山场的界址争讼与确权》关注和支持,如本书内容有不良信息或侵权等情形的,请联系本网站。

你可能喜欢
论藏族社会的和谐稳定:以藏族和谐心理特质的研究为例 电子书
本书采用客观理性的方法,对西藏自治区普通藏族成年人的心理特质做系统分析,以揭示在藏文化背景下构建和谐稳定社会组织形态的可能性和必然性;通过心理学层面的探索揭示构建和谐稳定社会的本质要素,论述藏族社会的和谐稳定状态并预测其未来发展的趋势。
行政性垄断的法律规制:以国家竞争政策为视角 电子书
本书的内容分为四个部分。第一部分概述行政性垄断及其规制的现状。第二部分探究了行政性垄断与国家竞争政策的关系。第三部分分析了预防型的路径,包括竞争倡导、竞争中性和竞争评估。第四部分讨论了规制行政性垄断的矫正型路径,包括行政执法和司法审查。
民国时期的保甲与乡村社会治理:以浙江龙泉县为中心的分析 电子书
本书主要利用龙泉市档案馆的民国档案,以民国浙江龙泉县保甲为研究对象,对龙泉推行保甲的概况,乡镇保甲长的职能、人员构成、选拔、任免与奖惩进行考察,探讨政府如何利用保甲组织实施人口调查和人事登记,如何通过保国民学校、乡镇民大会、保民大会、乡镇保合作社进行乡村政治动员,推动乡村经济建设和文化教育,又是如何利用保甲实施征税、征役的,从而分析政府、保甲与乡村社会之间的复杂关系,以及保甲在乡村社会治理中角色。
明清时期的党争与文社:以苏州府太仓太原王氏为中心 电子书
本书以明清时期苏州府太仓州太原王锡爵及其子孙王时敏、王掞等为中心,考察王家与明万历年间东林党争、崇祯年间复社,以及清初文社党争之间的联系,探讨东林党、复社等党社活动的过程、性质和历史意义。内容包括万历年间言路问题考察,王锡爵内阁与东林党的隔阂与对立,崇祯年间的王时敏家与太仓地方社会中的复社,明末太仓士人陆世仪与文社,明末清初王时敏家经济生活的演变,清初江南的文社与党争等,通过关注行为动机和人群结合
基层党建与社会治理:以广州市花都区为例 电子书
本书以广州市花都区为调研对象,通过对花都区全面加强基层组织建设实践的调研分析,总结基层党建和基层社会治理的有效做法和成功经验,并从中提炼出以基层党建引领基层社会治理的规律性认识。书中介绍了花都区以全面加强基层组织建设为着力点,致力于加强基层党组织的组织力建设,从而破解经济社会发展不协调、城乡二元结构管理难度大等一系列难题的成功经验,可以为其他基层地区的党建工作和社会治理工作提供有益的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