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骚新论

离骚新论

查阅电子书
手机扫码
  • 微信扫一扫

    关注微信公众号

因版权原因待上架

编辑推荐

从各方面对《离骚》文本进行深入、细致地研究。

内容简介

《离骚》是屈原最重要的作品,作为中国的第一首长诗,无论对中国文学创作还是对中国学术研究均具有深远的影响。本书站在学术史的起点上,从分段方法、结构模式、结构特点、时间意识、空间意识、名物的表现特点与形成机制、名物的表现手法与审美特征、美人形象、灵均形象九大专题,来对《离骚》文本进行深入、细致地研究。同时,附录“《离骚》精读”,对《离骚》全篇进行新的注释、翻译与赏析,适当吸收前人的点评,以便从中窥探屈原惊世的文学才能和悲壮的政治志向。

章节目录

版权信息

前言

一、本书的选题意义与研究方法

二、相关研究的历史与现状概览

三、本书的主要内容与创新之处

第一章 论《离骚》的分段方法

一、从音韵的形式来分段

二、从赋比兴的手法来分段

三、从卒章显志的体制来分段

四、从回环复沓的特点来分段

五、从虚实的运用来分段

六、从构篇的类型来分段

七、从时空的变换来分段

八、从角色的转换来分段

九、从祭祀的模式来分段

第二章 论《离骚》的结构模式

一、“序乱”结构模式

二、“对话”结构模式

三、“行动”结构模式

四、“回抱”结构模式

第三章 论《离骚》的结构特点

一、承转得体

二、复沓有致

三、虚实相济

第四章 论《离骚》的时间意识

一、表达方式

二、表现内涵

第五章 论《离骚》的空间意识

一、空间的建构:故土与乐土

二、空间的隔断与沟通:门与路

三、空间的取向:南方与西方

第六章 论《离骚》名物的表现特点与形成机制

一、表现特点

二、形成机制

第七章 论《离骚》名物的表现手法与审美特征

一、表现手法

二、审美特征

第八章 论《离骚》的“美人”形象

一、“美人”形象的他者身份

二、“美人”形象的内在意蕴

三、“美人”形象的生成原因

第九章 论《离骚》的“灵均”形象

一、“灵均”形象的塑造背景

二、“灵均”形象的自我剖白

结语

附录: 《离骚》精读

参考文献

后记

离骚新论是2019年由中华书局出版,作者施仲贞。

得书感谢您对《离骚新论》关注和支持,如本书内容有不良信息或侵权等情形的,请联系本网站。

购买这本书

你可能喜欢
上古神话(全四册) 电子书
一本书读懂中国神话!
此生只为守敦煌 电子书
目前市面上详尽、完整、可信的常书鸿传记。 常书鸿:首任敦煌研究院院长,被誉为“敦煌守护神”。 讲述从张大千到常书鸿再到段文杰、樊锦诗的百年敦煌。 常书鸿曾说:“若有来生,我还是要守护敦煌。” 常书鸿决定了敦煌今天的这般模样。 没有人见到敦煌后能无动于,就像你无法不对常书鸿心怀敬畏。
男人这东西 电子书
  《男人这东西》是渡边淳一随笔代表作。   作者以医学和心理学作为理论基础,详尽剖析了男性从少年期到壮年期的生理与心理发展历程,他们在社会角色与情感生活中所呈现的与生俱来的优势与弱点,以及因此而导致的两性在价值观、情爱观上的歧异和冲突,有助于男性更正确地认识自己、女性更深入地了解男人。
女人这东西 电子书
  《女人这东西》是渡边淳一随笔代表作。   书中以医学理论为基础,详细剖析了从青春期到更年期的女性——歇斯底里的女人、说谎的女人、性感缺失的女人、更年期的女人等,在社会角色与情感生活中呈现出的与生俱来的优势与弱点,以及特殊的心理与思维方式。   《女人这东西》是一部解读女性的随笔代表作,一本女性不得不读的人生论、幸福论,一本男性了解异性的自省书、必读书!
丈夫这东西 电子书
  《丈夫这东西》是为步入婚姻的男女们互相增进了解、稳固婚姻而写的。   在《丈夫这东西》中,作者着眼于家庭的核心人物“丈夫这东西”,站在一个作家的立场,对丈夫在现代社会里究竟是一种什么样的存在,丈夫的外在表现和内心世界又是如何,进行了剖析和探讨。   看了《丈夫这东西》就会知道,男人或丈夫,会怎样看待自己的妻子以及妻子周围的人,对她们又有着怎样的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