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科技的全球史

老科技的全球史

查阅电子书
手机扫码
  • 微信扫一扫

    关注微信公众号

因版权原因待上架

编辑推荐

聚焦教科书里难得一见的混种科技,发现新老科技并存、混合的真实世界。

内容简介

这是一部接地气的科技史,它着眼于无缘奖金和主流关注的科技(如波纹铁皮、人力三轮车、避孕套等)。这些器具在日常生活中显得平淡无奇,大部分是相当过时的老科技,或者是老科技结合地方需求改造后的产物,但长时间以来非常好用、不可或缺。

跳脱传统科技史的叙事藩篱,作者将目光投向模仿改造、保养维修等一贯被认为缺少技术含量但实际上影响深远的环节。通过数据对比和史料分析,严肃的科技史学者验证了你在实际生活中的感觉:被吹捧得新奇酷炫的科技或设备,往往水分满满不太实用。在科技的更替换新中,国族政策、军事目的、市场需求、企业利润,种种以往科技史不太考量的因素,可能比科研机构对科技的影响更多。

作者简介

作者大卫·艾杰顿,英国权威历史学家,于帝国理工学院创办科学、技术与医学史中心并担任主任及汉斯·劳辛讲席教授,后随该中心一同转至伦敦国王学院,著有《战争之国:1920—1970的不列颠》《老科技的全球史》等。

章节目录

版权信息

导论

第一章 重要性

评估科技

使用是不够的

科技选择

评估航空与核能

副产品

小科技大效应

疟疾

第二章 时间

时代在改变

马、骡子和牛

走锭纺纱机的没落

不是未来城而是油桶城:科技与贫穷的大城市

克里奥尔科技

交通

改造船只

复古与重现

第三章 生产

家庭生产

缝纫机和手纺车

工具与小生意

美国和苏联的家庭农场

长荣景时期的农业革命

工业与大量生产

长荣景时期的汽车

服务业

第四章 保养

保养与维修有多重要?

保养

汽车的大量生产与保养的艺术

保养与大规模工业

航空

战舰与轰炸机

从保养到制造与创新

工程师和社会的保养

第五章 国族

科技国族主义

国家创新与国家经济增长

科技全球主义

自给自足与物品

氢化

国族不是一切

外国科技与一国社会主义

国族VS公司

国族、帝国、种族

亚洲与科技国族主义

第六章 战争

传统的故事

旧式武器与战争中的杀戮

杀伤力的吊诡

威力和效果——未使用的武器和无法使用的武器

战争的科技决定论与经济决定论

伊拉克与过去

逼供

战争、科技与20世纪的历史

第七章 杀戮

杀戮的创新

捕鲸和捕鱼

屠宰场

杀戮动物:长荣景期及之后

死刑和其他种类的杀戮

种族灭绝的科技

第八章 发明

学院科学与发明

发明的阶段模型

新的发明机构

上述说法如何能适用于原子弹计划?

发明的速率是否增快?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图片来源

译名对照表

老科技的全球史是2018年由理想国出版,作者[英] 大卫·艾杰顿。

得书感谢您对《老科技的全球史》关注和支持,如本书内容有不良信息或侵权等情形的,请联系本网站。

购买这本书

你可能喜欢
文化视野的中国古代科技 电子书
从文化史的角度对我国古代科技的发展状况的总结。
全球地图中的澳门(第2卷) 电子书
全书十六篇文章,透过澳门,研究明清时期西人绘制的中国地图。通过这些地图,可以看到西方人对中国的认识是如何形成、如何深化的。学者们围绕着这一主题,分享了他们对相关古地图研究的心得和进展,很好地诠释了澳门在中西文化交流史上的重要地位,展现了澳门在世界的全球化、现代化进程中的特殊贡献,探究历史上澳门兴衰起落的原因和经验。
中国百年老园透视 电子书
本书分为四个部分:第一部分阐述研究的方法、视角、主要发现;第二部分叙述6个百年老园的历史变迁、发展脉络、前世今生;第三部分叙述25所老园产生、发展过程中的感人故事、历史人物、历史事件等;第四部分是相关研究人员、特邀专家的研究历程与视角,反思和分析中国百年老园的历史变迁,提出未来幼儿园发展和深化相关历史研究的对策建议。
青春新动能 科技强国梦 电子书
本书为第十届中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奖获得者共计100名,获奖者涵盖小学生、中学生、大学生(本科、硕士、博士)各级学生群体,遴选41位获奖者讲述自己获奖过程、创新故事、创新方法与心得体会。
21世纪全球历史教育的发展与挑战 电子书
本书是北京师范大学历史学院主办的首届“21世纪全球历史教育的发展与挑战”国际学术研讨会成果,汇集了来自德国、法国、俄罗斯、澳大利亚、美国、中国大陆与港台等国家和地区相关领域的专家学者及中学历史教师对历史教育相关问题的探索,内容涉及历史教育的功能、目标、课程内容、历史教科书、历史教学实践、历史教育评价、历史教师专业发展等,如实呈现当前历史教育领域的研究现状,具有较高的学术价值和实践参考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