赞辅天地:朱熹生态伦理简论

赞辅天地:朱熹生态伦理简论

查阅电子书
手机扫码
  • 微信扫一扫

    关注微信公众号

因版权原因待上架

编辑推荐

梳理总结我国各地方历史时期生态文明领域存在的问题及可推广可复制的典型经验。

内容简介

朱熹继承儒家讲人是万物之灵,既讲"天人合一",又讲人的主体性,讲人在"天人合一"中处于中心的地位,是价值中心,而具有主导性、能动性,强调人对万物的尊重,人对万物的平等相待,尤其需要通过提高自身涵养和对于物的差异性的充分了解,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重要的是,朱熹建构的以人与自然和谐为中心的生态观,既不是把人与天地自然万物完全等同起来,又超越了"人类中心主义",对于今天的生态文明建设多有启示。

作者简介

作者乐爱国,男,1955年生,浙江宁波人;华东师范大学本科;复旦大学获硕士学位;现为厦门大学哲学系教授、博士生导师,国际儒学联合会理事,中国哲学史学会理事,中华孔子学会理事。出版著作:《20世纪朱子学研究精华集成-从学术思想史的视角》(2017)、《朱熹〈中庸〉学阐释》(2016)、《儒学与科技文明》(2015)、《走进大自然的宋代大儒:朱熹的自然研究》(2014)、《为天地立心:张载自然观》(2013)、《中国道教伦理思想史稿》(2010)、《朱子格物致知论研究》(2010)、《宋代的儒学与科学》(2007)、《中国传统文化与科技》(2006)、《道教生态学》(2005)、《管子的科技思想》(2004)、《儒家文化与中国古代科技》(2002)、《王廷相评传》(1998)等。

章节目录

版权信息

《中国传统生态文化丛书》编委名单

总序

前言

第一章 “天人合一”的宇宙观

一、 天人一源:太极阴阳

二、 天人一理:理一分殊

三、 天人一心:仁德之心

第二章 “天地万物本吾一体”的平等思想

一、 “民同胞,物则亦我之侪辈”

二、 “性道虽同,而气禀或异”

三、 “同中有异,异中有同”

四、 人与自然万物的差异和平等

第三章 “取之有时,用之有节”的生态原则

一、 “仁民而爱物”

二、 “取之有时,用之有节”

三、 人对自然之物的合理开发利用

第四章 “赞天地之化育”的生态之道

一、 “裁成天地之道,辅相天地之宜”

二、 “赞天地之化育”

三、 人与天地万物的相处之道

第五章 “致中和”的生态之心

一、 何谓“中”“和”

二、 “致中和,天地位,万物育”

三、 自然生态在于人之心

结语 朱熹生态思想的现代价值

一、 人是万物之灵

二、 人对万物的尊重

三、 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

参考文献

附录: 朱熹《西铭解》

赞辅天地:朱熹生态伦理简论是2020年由广东人民出版社出版,作者乐爱国。

得书感谢您对《赞辅天地:朱熹生态伦理简论》关注和支持,如本书内容有不良信息或侵权等情形的,请联系本网站。

购买这本书

你可能喜欢
“白银时代”的落地 电子书
由江西财经大学讲师邱永志所著,描述历史上“白银时代”的形成,以及由此形成一系列货币制度和形态体系。
改革之路:我们的四十年 电子书
一部当代中国经济改革简史。回顾四十年改革得失利弊,可以清楚地看到,唯有继续推进改革,才是中国保持强劲发展的关键。
日本人为何选择了战争 电子书
一本面向大众读者的通俗历史读物,被称为 “日本近代史最前端”的著作。
张力与限界 电子书
“近世中国”系列丛书之一,对1933年-1934年中央苏区革命的研究。
溪畔灯微 电子书
1969年春天的一个夜晚,我在失学两年半后,意外收到重获上学资格的通知,怀着要马上奔回课堂的迫切心情,我独自一人,在晚上九十点钟,沿一条20华里的山路摸黑走出深山。那片深山,不仅有很多的山猪,还有当时还没有灭绝的山牛、老虎和其他野兽,春天更是毒蛇复苏出没之季。我一路上挥动着手中的棍棒,心中充满对山林的恐惧,更怀有对求学的憧憬。山路沿着一条山溪延伸,大约一个多小时的路程,没有任何村落人家,漆黑一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