赞辅天地:朱熹生态伦理简论

赞辅天地:朱熹生态伦理简论

查阅电子书
手机扫码
  • 微信扫一扫

    关注微信公众号

因版权原因待上架

编辑推荐

梳理总结我国各地方历史时期生态文明领域存在的问题及可推广可复制的典型经验。

内容简介

朱熹继承儒家讲人是万物之灵,既讲"天人合一",又讲人的主体性,讲人在"天人合一"中处于中心的地位,是价值中心,而具有主导性、能动性,强调人对万物的尊重,人对万物的平等相待,尤其需要通过提高自身涵养和对于物的差异性的充分了解,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重要的是,朱熹建构的以人与自然和谐为中心的生态观,既不是把人与天地自然万物完全等同起来,又超越了"人类中心主义",对于今天的生态文明建设多有启示。

作者简介

作者乐爱国,男,1955年生,浙江宁波人;华东师范大学本科;复旦大学获硕士学位;现为厦门大学哲学系教授、博士生导师,国际儒学联合会理事,中国哲学史学会理事,中华孔子学会理事。出版著作:《20世纪朱子学研究精华集成-从学术思想史的视角》(2017)、《朱熹〈中庸〉学阐释》(2016)、《儒学与科技文明》(2015)、《走进大自然的宋代大儒:朱熹的自然研究》(2014)、《为天地立心:张载自然观》(2013)、《中国道教伦理思想史稿》(2010)、《朱子格物致知论研究》(2010)、《宋代的儒学与科学》(2007)、《中国传统文化与科技》(2006)、《道教生态学》(2005)、《管子的科技思想》(2004)、《儒家文化与中国古代科技》(2002)、《王廷相评传》(1998)等。

章节目录

版权信息

《中国传统生态文化丛书》编委名单

总序

前言

第一章 “天人合一”的宇宙观

一、 天人一源:太极阴阳

二、 天人一理:理一分殊

三、 天人一心:仁德之心

第二章 “天地万物本吾一体”的平等思想

一、 “民同胞,物则亦我之侪辈”

二、 “性道虽同,而气禀或异”

三、 “同中有异,异中有同”

四、 人与自然万物的差异和平等

第三章 “取之有时,用之有节”的生态原则

一、 “仁民而爱物”

二、 “取之有时,用之有节”

三、 人对自然之物的合理开发利用

第四章 “赞天地之化育”的生态之道

一、 “裁成天地之道,辅相天地之宜”

二、 “赞天地之化育”

三、 人与天地万物的相处之道

第五章 “致中和”的生态之心

一、 何谓“中”“和”

二、 “致中和,天地位,万物育”

三、 自然生态在于人之心

结语 朱熹生态思想的现代价值

一、 人是万物之灵

二、 人对万物的尊重

三、 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

参考文献

附录: 朱熹《西铭解》

赞辅天地:朱熹生态伦理简论是2020年由广东人民出版社出版,作者乐爱国。

得书感谢您对《赞辅天地:朱熹生态伦理简论》关注和支持,如本书内容有不良信息或侵权等情形的,请联系本网站。

购买这本书

你可能喜欢
法兰西风格:大革命的政治文化(增补版) 电子书
一部研究法国大革命政治文化的新史学作品。
一七六六年的卢梭:论制度与人的变形 电子书
跟着作者,重新理解卢梭。
唐代中央政权决策研究.中华学人丛书 电子书
探究唐王朝治乱兴衰背后国家行政与决策体制的关键作用,寻求唐代治国之道。
大国霸权 电子书
快速了解全球一维到三维帝国的争霸演进史,揭开大英帝国衰落的真实原因,深度解析美国收割世界的秘密战略。
历史人类学的旨趣.历史人类学小丛书 电子书
历史人类学的英文名称为HistoricalAnthropology。历史学是其学科本位,概括来说,是借鉴人类学家参与观察的方法,走出书斋,走向田野,以对传统史料的掌握为基础,搜罗地方文献,族谱、碑刻、契约、文书、仪式、传说……试图从对具体语境的文本的阐释中,尝试对一统的中国文化中存在的地域差异进行解释,说明一个个的“地方”是何时、如何被整合进统一的中国的。具体地讲,历史人类学的学术史、基本概念究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