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推荐
从家庭伦理剧看中国女性生存现状及其社会动因,从影视文化的角度分析中国当代家庭伦理剧中的女性角色塑造。
内容简介
本书首先对女性形象在中国叙事文化中的历史做了历时性的梳理,为当代家庭伦理剧的女性刻画树立了时间维度上的坐标;在此基础上,在当代家庭伦理剧中,本文找到了三种女性之间的重要二元关系,即姐妹情谊、婆媳关系以及妻子和第三者的关系,并通过分析这些二元关系及其女性形象,把握家庭伦理电视剧对女性刻画的共时性特征。
作者简介
作者杨慧,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博士,美国加利福尼亚大学戴维斯分校联合培养博士,2015年9月起任教于首都师范大学文学院文化产业系。影视研究者,主要研究领域:电视剧、纪录片以及网络视听的产业与文化;电视剧评人,长期为各类媒体供稿。
章节目录
版权信息
总序
序
第一章 绪论
一、 电视剧:当代中国第一叙事艺术
二、 家庭伦理剧:家庭叙事的艺术传统与女性形象的时代舞台
三、 中国家庭伦理剧的研究现状
(一)媒介研究视野内的家庭伦理电视剧研究
(二)文化研究视野内的家庭伦理电视剧研究
(三)叙事学视野内的家庭伦理电视剧研究
(四)其他角度的家庭伦理电视剧研究
四、 叙事文本中女性形象的研究现状
(一)文学批评与女性形象研究
(二)大众媒介研究与女性形象研究
五、 本书的研究问题与研究方法
(一)研究问题
(二)研究方法与理论
(三)本书框架
第二章 中国历史文化文本中的女性形象
一、 中国古代文化中的女性形象
(一)背负污名:汉字中的女性符号
(二)徒有其表:中国古代文学中的女性形象
二、 近现代叙事文化中的女性形象
(一)久病初愈:近现代妇女解放思潮及文学对女性的书写
(二)多面夏娃:中国电影诞生及早期电影对女性的书写
三、 新中国成立后的叙事文本中的女性形象
(一)新生巾帼:1949—1978年叙事文化对女性的书写
(二)芳踪再觅:新时期叙事文化对女性的书写
(三)新火新茶:作为书写女性新空间的家庭伦理剧
四、 小结
第三章 不破不立:男女二元等级对立叙事的消解
一、 “上帝死了?”:当代家庭伦理剧中的男性形象
(一)父位虚悬:父亲形象在家庭伦理剧中的主要呈现
(二)难为妻纲:丈夫形象在家庭伦理剧中的主要呈现
二、 “娜拉走后怎样”:多元文化夹缝中的女性主体
(一)自我寻找:女性叙事空间的新可能
(二)众声喧哗:家庭伦理剧中女性形象的多维文化
三、 家庭伦理剧中女性形象的新二元结构呈现
四、 小结
第四章 姐妹情谊:现代“女书”的镜像与空洞
一、 双重抹杀:被忽略的姐妹情谊
二、 侧耳倾听:家庭伦理剧中的姐妹情谊
(一)从魔镜到树洞:告别男性训诫的话语
(二)并蒂双花:镜像叙事与女性觉醒
三、 疑虑与未完成:姐妹情谊的缺陷和不足
(一)现代“女书”:苦情色彩和隐匿男性
(二)重归貌合神离:家庭伦理剧姐妹情谊的式微
四、 小结
第五章 婆媳矛盾:规训与引导的时代变奏
一、 东方特色的婆媳关系与时代变迁
二、 婆媳形象本体论:20年的东风西风之争
(一)20世纪90年代至21世纪初:“婆婆也是妈”与“恶媳妇”的对立
(二)21世纪初至今:从“恶媳妇”到“恶婆婆”的婆媳形象逆转
三、 婆媳关系延伸论:叙事冲突升级与婆媳剧类型化
(一)叙事矛盾的多元化和扩大化
(二)婆媳剧的类型化和刻板化
四、 小结
第六章 婚外恋与第三者:女性战场与男性欲望
一、 婚恋观念的变迁和第三者形象的“解禁”
二、 从精神依附到物质依附:第三者的形象蜕变
(一)解语花型第三者:红颜知己的当代呈现
(二)狐狸精型第三者:红颜祸水的当代塑造
三、 丧失名字的女神:作为“受害者”和“被告”的妻子形象
四、 被文本赦免的男性欲望
五、 小结
第七章 结论:社会变迁与性别呈现
一、 女性形象:固有的家庭故事与流变的二元结构
二、 男性“免名”:女性二元对立关系的意识形态
三、 “消费自我”:女性主体性的再度失落
参考文献
附录 中国当代家庭伦理剧主要作品一览(1990—2014)
后记
社会变迁与性别呈现:中国当代家庭伦理剧女性形象研究是2020年由清华大学出版社出版,作者杨慧。
得书感谢您对《社会变迁与性别呈现:中国当代家庭伦理剧女性形象研究》关注和支持,如本书内容有不良信息或侵权等情形的,请联系本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