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睿周报·第10辑(第55-60期)

信睿周报·第10辑(第55-60期)

查阅电子书
手机扫码
  • 微信扫一扫

    关注微信公众号

因版权原因待上架

编辑推荐

《信睿周报》以人文精神为立足点,关注思想和艺术,以及由当下正在发生的新技术革命带来的崭新议题。

内容简介

本辑包含以下六期:

信睿周报第55期:正在积极拥抱大众的博物馆,不再拘泥于精品陈列和知识说教的传统展陈姿态。这也启发着我们重新审视博物馆这一知识传播形式,及其与大众生活之间的关联。今天的我们该如何认识博物馆?如何理解博物馆对于当代社会的价值?在标准多元化的今天,是否需要拓展和重构对于“好”展览的评价标准?在本期的起点栏目中,《信睿周报》邀请了五位不同学科背景的学者/策展人一同探讨这些问题。

信睿周报第56期:什么是“游戏”?在人文学者看来,游戏不仅是一个有关“玩”的动作,还是一种仪式、艺术灵感,是文化之源。本期《信睿周报》邀请了来自科学史、人类学和艺术领域的学者,来分享他们有关“游戏”的跨学科研究与实践,反思“游戏”带来的学术启示和现实意义。

信睿周报第57期:大脑是如何产生意识的?意识的本质是什么?技术将如何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大脑和意识?本期“起点”邀请海内外三位学人从各自的研究和写作出发,分享他们对于这些恒久又迷人的话题的看法,探讨关于大脑和意识的新认知、困境和可能性。

信睿周报第58期:本期《信睿周报》将从人类学、植物学、科学史等视角出发,深入本草与人、植物学文化中的女性化现象、本草典籍中的图像研究等话题。

信睿周报第59期:提及非洲,大多数人的认知依旧是种族中心的、民族的、传统的,而本期《信睿周报》希望探索和呈现的则是关于这片土地的或在其上孕育的当代思潮和研究,从思想史、环境史、城市研究和当代艺术等视角出发,更新我们关于非洲的想象。

信睿周报第60期:历史学一般被认为是一门有关叙事的学科,关注讲故事和做理论的结合。本期“起点”关注史学研究者有关叙事与理论二者关系的看法和阐释。

章节目录

版权信息

本期文章

信睿周报第55期

成为文化现象的博物馆展览

从“身在”到“心在”——如何创造难忘的博物馆观展体验?

沿着旧地图,找不到新大陆——好展览与博物馆的“可写性”

博物馆中的凝视:与人类学家一起观展

追寻展览的“隐秘中心”——以源流运动的考古类策展为例

“物”的伦理学位置

故乡的物象、启示与记忆——专访艺术家孔德林

信睿周报第56期

游戏及其使命

“游移”的游戏边界及其未完成的人类学讨论

陈旻 ✕ 曹澍——找到回忆里时间的性格

抗拒知识:反智现象的认识论根源——专访瑞典哲学家奥萨·维克福什

关于技术演进的忧思——“合成演进”策展札记

林茨模式——科技艺术的一种可能性

无名的和未名的故乡

信睿周报第57期

大脑如何产生思想?——专访麻省理工学院爱德华·博伊登教授

大脑不是在表征外部世界,而是在构建它们——专访曼彻斯特大学马修·科布教授

有关意识的“困难问题”,也许只是问错了问题

乡村观“茶”:闽北空间的线索

障碍和方向——面向未来的哲学伦理学

生活才是音乐的支架——专访田野音乐记录者施坦丁

信睿周报第58期

生生不息:本草与地方知识

植物学的“被女性化”和“去女性化”——《花神的女儿》的另一种解读

百草可观:草药典籍中的植物图像

专访鲁明军:重估中国美术史的“当代”概念

音乐背后的数学奥秘

田野·象牙塔·人间世

开启神经经济学的“利他性惩罚”研究——人们为什么会“吃力不讨好”地惩罚他人?

信睿周报第59期

非洲的概念与超历史之物

专访非洲环境史学家桑德拉·斯沃特: 把动物放在叙事的核心位置

“人作为基础设施”:重塑非洲城市的生活政治

边界、线索与策略:非洲当代的艺术探索 从《1980年以来的非洲当代艺术》说起

如何走出技术时代的困境?——谈《技术与文明:我们的时代和未来》

为什么是技术?

游戏不存在——论错误、外挂与模组

信睿周报第60期

理论与叙事——专访耶鲁大学历史系教授濮德培

叙述:“历史的”抑或“艺术的”

怀旧:现代社会的流行情绪

刘昕 X 英格夫·霍伦: 工业异物、技术与材料冲动

老袁之死:被“欺骗”的民族志研究还有意义吗?

辣是一种痛觉?破解躯体感受之谜

信睿周报·第10辑(第55-60期)是2021年由中信出版集团出版,作者张瑾。

得书感谢您对《信睿周报·第10辑(第55-60期)》关注和支持,如本书内容有不良信息或侵权等情形的,请联系本网站。

购买这本书

你可能喜欢
政治人类学评论(第10辑) 电子书
上海师范大学哲学与法政学院、上海师范大学政治人类学研究所主办刊物,本册是第十辑。
中国经济特区研究(总第10期) 电子书
深圳大学中国经济特区研究中心主办刊物,本册是第10期。
西部发展研究(2018年第2期总第10期) 电子书
本研究专注中国西部及周边社会的重大、热点议题,本期为2018年第2期。
文化发展论丛(2016年第1期/总第10期·中国卷) 电子书
《文化发展论丛(中国卷)》是由湖北大学高等人文研究院、中华文化发展协同创新中心编辑出版的学术集刊,汇集了文化研究领域的知名学者以及较活跃的中青年学者的最新力作。2016年中国卷围绕中华文化“走出去”战略、“一带一路”与中华文化传播、地方文化与文化“走出去”战略、中华文化的比较优势等我国文化研究领域的热点问题进行探究、分析,对中外文化差异进行比较研究,形成了一批有深度和有价值的研究成果。
国别和区域研究(第4卷/2019年第4期/总第10期) 电子书
本书研究了特朗普政府的伊朗政策,基于2019年《亚琛条约》文本研究了德法合作新机制与欧洲一体化,介绍了太平洋岛国语言政策与国际汉语传播情况,分析了“一带一路”背景下中国与东南亚区域经济合作路径与策略,“冰上丝绸之路”倡议的动因、支点与前景,土耳其与西方关系恶化的原因与结果,拉乔利纳重返马达加斯加政坛后的执政情况,缅甸《社团组织登记法》,多元视角下的法国文化保护政策,土库曼斯坦天然气产销战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