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推荐
风险社会中的应急管理升级与社会治理转型。
内容简介
本书系统地阐述了政府风险管理的理论与实践,对于在风险社会中如何推进应急管理的转型升级和社会治理的创新发展进行了规划和展望。作者提出了政府风险管理的分阶段理论,将其分为四个阶段,即粗放式阶段、规范化阶段、精细化阶段、人性化阶段。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政府风险管理的分类与责任管理理论、分级与立体联动理论,论述了社会风险评估与风险策略、政府风险内控与政府风险外防等内容。此外,还提供了115个具有可操作性的政府风险管理工具,便于读者迅速掌握和便捷使用。本书强调,政府风险管理应以公共利益最大化和公众损失最小化为宗旨。政府风险管理是应急管理的升级,应加强风险评估与危机预防,重视政府公信力的提升;政府风险管理是社会治理的转型,决策评估要以民为本,公共服务要人性化,社会管理要实现民众支持度最大化。
作者简介
作者唐钧,管理学博士,中国人民大学危机管理研究中心主任,中国人民大学政府管理与改革研究中心副主任;兼任国家核应急响应技术支持中心专家委员、民政部紧急救援促进中心《紧急救助》主任委员、中央机构编制委员会办公室研究中心研究员、北京市城市管理志愿者协会副会长、社科院蓝皮书《形象危机应对研究报告》主编、国家减灾中心《中国减灾》编委、《中国机构改革与管理》编委等。
主持风险治理与科学管理网长期从事风险管理、应急管理、社会稳定风险评估、危机公关等领域的理论研究和实务操作工作,近年来受中央和地方各级政府部门委托,开展了社会维稳、风险评估、舆情研判、紧急救助、安全校园、社会治理等领域的诸多科研项目。
章节目录
版权信息
“公共危机与风险治理丛书”总序
项目支持
导言 风险社会中的政府风险管理
一、政府风险管理是风险社会中应急管理和社会治理的核心
二、政府风险管理呈四阶段循环演进的状态,囊括应急管理与社会治理
三、政府风险管理忌盲目跃进,应科学推进
四、风险分类是专业化的必然;内部工作的风险源导向习惯,必须结合外部后果导向的要求,并强化责任管理,落实责任连带与风险共担
五、风险分级是动态应对的必然;传统上的职权等级划分,必须结合社会容忍度的底线,并形成立体网格化的责任联动
六、政府风险内控需专业化更需系统化,应准确把握阶段特征
七、政府风险外防需统筹社会综合风险,更需由外而内推进内控
八、精细化风险内控是社会维稳风险治理从粗放走向科学的必然
九、政府全面监管下的企业风险管理需内控与外防相结合
十、政府形象风险立体化改革需坚持“形象—制度—职能”的由外而内导向
十一、社会稳定风险评估是系统综合内控与以人为本外防的结合
十二、官员风险管理的实质是内外结合的立体化风险管理
十三、政府风险管理的理想模型:以人为本的内外结合式的精细化管理
第一章 政府风险管理的分阶段与循环
第一节 政府风险管理的历程与四个阶段
一、风险管理的历程
二、政府风险管理的产生与发展
三、政府风险管理的阶段循环
第二节 政府风险管理的粗放式阶段:被动应急与“负面清单”
一、正常态下的粗放式政府风险管理:“负面清单”
二、危机态下的粗放式政府风险管理:被动应急
第三节 政府风险管理的规范化阶段:标准化应急与节点管理
一、正常态下的规范化政府风险管理:节点管理
二、危机态下的规范化政府风险管理:标准化应急
第四节 政府风险管理的精细化阶段:主动风险防治与全面精细管理
一、正常态下的精细化政府风险管理:全面精细管理
二、危机态下的精细化政府风险管理:主动风险防治
第五节 政府风险管理的人性化阶段:公信力管理与差别化服务
一、正常态下的人性化阶段政府风险管理:差别化服务
二、危机态下的人性化阶段政府风险管理:公信力管理
第六节 分阶段的政府风险管理工具集
第二章 政府风险管理的分类与责任管理
第一节 分类风险管理的必然与责任管理
一、专业应对必然要求政府风险分类
二、应急管理与社会治理的四阶段分类
三、政府风险分类下的责任管理的必然
四、政府风险分类下责任管理的阶段性要求
第二节 规范化阶段的政府风险分类:风险源导向
一、风险源导向的风险分类在国家整体的实施
二、风险源导向的风险分类在领域与行业的实施
第三节 精细化阶段的政府风险分类:职能分工导向
一、宏观政策方针层面的风险分类
二、具体公共事务层面的风险分类
第四节 人性化阶段的政府风险分类:后果导向
一、个体层面:公众生命财产损失与心理伤害
二、社会层面:社会恐慌危机
三、政府层面:公信力危机
第五节 分类的政府风险管理工具集
第三章 政府风险管理的分级与立体联动
第一节 分级风险管理的必然与立体联动
一、动态应对必然要求政府风险分级
二、危机态与正常态的四阶段分级
三、政府风险分级立体联动的必然
四、政府风险分级中立体联动的阶段性策略
第二节 规范化阶段的政府风险分级:损失情况导向
一、损失情况导向下政府风险分级的原理
二、损失情况导向下政府风险分级的应用
第三节 精细化阶段的政府风险分级:能力导向
一、能力导向的政府风险分级的目标
二、能力导向的政府风险分级的策略
第四节 人性化阶段的政府风险分级:容忍度导向
一、传统应急视角下的容忍度设定
二、风险管理视角下的容忍度设定
第五节 分级的政府风险管理工具集
第四章 社会风险评估与风险策略
第一节 社会风险评估
一、社会风险评估原则
二、社会风险评估方法
三、社会风险评估结论
第二节 社会稳定风险评估
一、社会稳定风险评估的历程
二、社会稳定风险评估的五要素
三、社会稳定风险评估的六环节
四、社会稳定风险评估的责任主体
第三节 社会风险策略
一、阶段视角:分阶段策略和跨阶段策略
二、流程视角:预防策略、共担策略、运营策略
三、维度视角:风险内控策略和风险外防策略
第四节 社会风险评估的政府风险管理工具集
第五章 政府风险内控与责任倒查
第一节 政府风险管理的实践起于内控
一、国外政府风险管理的缘起:政府风险内部控制
二、我国政府风险管理的起步:国企风险管理
三、我国政府风险管理的健全:财务风险管理
四、我国政府风险管理的发展:廉政风险管理
第二节 政府风险内控是精细化导向的主动风险防治与全面精细管理
一、政府风险内控:主动风险防治
二、政府风险内控:全面精细管理
第三节 政府风险内控与外防的结合:责任倒查
一、责任倒查以问责的方式推进风险内控
二、责任倒查用“负面清单”提高群众的满意度
第四节 内控的政府风险管理工具集
第六章 政府风险外防与民意治理
第一节 政府风险外防的必然趋势与发展历程
一、政府风险外防是风险内控的必然补充
二、政府风险管理面临的社会倒逼
三、我国政府风险外防的萌芽:公民评议政府
四、官员形象风险管理是政府风险外防的重要“抓手”
五、我国政府风险外防的四个阶段及其特征
第二节 政府风险外防是人性化导向的公信力管理与差别化服务
一、政府风险外防坚持由外而内的人性化导向
二、政府风险外防:公信力管理
三、政府风险外防:差别化服务
第三节 政府外防与内控的结合:民意治理
一、转型期的治理僵局
二、民意治理的风险管理策略
三、以城管为例的民意治理创新
第四节 外防的政府风险管理工具集
第七章 风险内控的精细化:社会维稳的风险治理与科学管理体系
第一节 精细化风险内控的机理
一、精细化风险内控的必然
二、精细化风险内控的原理
第二节 风险内控精细化的实践:“一网、两库、三关”社会维稳体系
一、“一网、两库、三关”社会维稳体系的创新与优化
二、“一网、两库、三关”社会维稳体系的主要内容
三、“一网、两库、三关”社会维稳体系的运行机制
四、“一网、两库、三关”社会维稳体系创新的成效
五、社会维稳的精细化风险内控取得成效的关键
第三节 风险内控精细化的政府风险管理工具集
第八章 风险内控外防相结合:企业风险治理与官员风险防治
第一节 企业风险治理的内控与外防
一、企业风险内控是风险治理的前提
二、企业风险外防是风险治理的重点
三、政府全面监管企业的风险策略
第二节 官员风险防治的内控与外防
一、官员风险内控的核心是廉政风险管理
二、官员风险防治必须内控外防相结合
三、官员内控外防相结合的风险策略
四、官员内控外防相结合的风险管理体系
第三节 内控外防结合的政府风险管理工具集
第九章 风险管理立体联动:城管形象治理与校园风险防治
第一节 “形象—制度—职能”立体联动:城管形象治理
一、城管形象治理遵循由外而内的风险策略
二、由外而内的城管立体化形象改革的创新策略
三、城管形象治理实践:城管立体化形象改革
第二节 “主动防、科学管、立体化”:校园风险全方位防治
一、全方位风险防治的策略
二、“主动防”:全面提升风险评估与风险预防
三、“科学管”:风险应对的规范化与科学化
四、“立体化”:校园安全风险管理体系的内外结合
第三节 立体联动的政府风险管理工具集
主要参考文献
政府风险管理:风险社会中的应急管理升级与社会治理转型(公共危机与风险治理丛书)是2015年由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出版,作者唐钧。
得书感谢您对《政府风险管理:风险社会中的应急管理升级与社会治理转型(公共危机与风险治理丛书)》关注和支持,如本书内容有不良信息或侵权等情形的,请联系本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