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推荐
本书为冯至的学术论著文集代表作,由冯至生前编订,反映了作者一生中各个时期的重要学术成果。
内容简介
本书收录了作者从20世纪30年代到80年代末的重要学术文章。
作者在本书的自序中指出:“我于文学创作之外,写了少量关于作家作品以及个别文学问题的文章,我只能把这点微不足道的东西划入学术论著的范围。”
本书分为上下卷两册。上卷为中国文学部分,收录了冯至谈杜甫及杜诗的研究与思考、文学评论及为一些作品所写的序言等;下卷为外国文学部分,介绍、评述了世界文化名人及其作品,如谈歌德及其作品、比较歌德与杜甫等,同时收录部分译本序言。另附一篇冯至《自传》及主要著译目录。
作者简介
作者冯至,原名冯承植,字君培。诗人,翻译家,教授。直隶涿州(今属河北)人。著有诗集《昨日之歌》《北游及其他》《十四行集》等,被鲁迅称赞为“中国最优秀的抒情诗人”。
《杜甫传》是一部融自己的人生经验、创作体会和研究心得于一炉的著作,也由此冯至成为继闻一多之后的又一位致力于杜甫研究、致力于向文学界和全社会传扬杜甫精神的著名诗人。他是中国文学研究家,其治学严谨认真,与其诗歌风格一样,抒情而不恣情,凝练而不怪异,《杜甫传》即此一特点的具体体现。
章节目录
版权信息
自序
上卷
杜甫和我们的时代
我想怎样写一部传记
从“长安十载”到“夔府孤城”
长安十载
流亡
侍奉皇帝与走向人民
陇右的边警与艰险的山川
成都草堂
再度流亡
幕府生活
夔府孤城
《杜甫诗选》前言
纪念伟大的诗人杜甫
论杜诗和它的遭遇
日文版《诗人杜甫》序
谈《儒林外史》
评福兰阁教授的李贽研究
中国文学里的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
从《古文观止》谈中国散文的特点
论历史的教训
一
二
批评与论战
新文学初期的继承与借鉴
要慎重使用西方的文学术语
纪念鲁迅要扩大鲁迅研究的领域
《花城袖珍诗丛》总序
欣慰与“困惑”
文如其人,人如其文——《李广田文集》序
一 从散文谈起
二 乡土与国土
三 “日边”与人间
四 文学批评与教育事业
关于调整大学中文外文二系机构的一点意见
下卷
读歌德诗的几点体会
一 公开的秘密
二 从特殊到一般
三 我们都是集体性人物
歌德的晚年——读《爱欲三部曲》后记
《浮士德》里的魔
从《浮士德》里的“人造人”略论歌德的自然哲学
一
二
三
四
《浮士德》海伦娜悲剧分析
一 与爱克曼谈写作时的困难和问题
二 与席勒讨论如何写《海伦娜》
三 海伦娜的再现
四 海伦娜与浮士德的结合
五 哀弗利昂的陨落
六 创作实践与言论的某些不一致
《维廉·麦斯特的学习时代》中文译本序言
一
二
三
四
五
六
七
“论歌德”的回顾、说明与补充——《论歌德》代序
一 回顾和几点说明
二 读了恩格斯的分析以后
三 歌德与法国革命
四 歌德与自然科学
五 作为序文更应该说的几句话
歌德与杜甫
一 两个诗人的同和异
二 诗与政治
三 诗与自然
四 结束语
歌德学术讨论会开幕词
席勒《审美教育书简》译本序
《海涅诗选》译者前言
一 “我一向忠实而正直地执行了这个职务”
二 从玫瑰夜莺到剑和火焰
三 “和新的同志们登上一只新船”
四 “我倒下了,并没有失败”
《德国,一个冬天的童话》译者前言
一 为什么标题为《德国,一个冬天的童话》?
二 作者讽刺什么,歌颂什么?
三 马克思和海涅的交往与《童话》的关系
四 关于翻译方面的几句话
一个对于时代的批评
一
二
三
尼采对于将来的推测
对于《约翰·克利斯朵夫》的一点意见
里尔克——为10周年祭日作
工作而等待
《当代北欧短篇小说集》序
纪念《译文》创刊50周年笔谈
自传
主要著译目录
创作
论著
翻译
编选
冯至学术论著自选集(冯至文存)是2022年由领读文化出版,作者冯至。
得书感谢您对《冯至学术论著自选集(冯至文存)》关注和支持,如本书内容有不良信息或侵权等情形的,请联系本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