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推荐
食品安全风险评估与政府监管关系,企业标准备案操作。
内容简介
为什么三聚氰胺奶粉事件让食品免检制备受质疑?食品安全风险评估到底是做什么的,是不是纯粹交给使用专家、科学知识的监管部门即可,与我们普通人没什么关系?为什么适量面粉增白剂的使用没有危害却又要全面禁止,食品安全风险预防原则有着什么含义,食品安全法有没有确立这样的原则?风险交流是什么?是单向宣传还是双向沟通,是凭经验灵活处理还是需要规范化?若是后者,又如何规范化?食品安全企业标准一定要在政府监管部门那里备案吗?如果备案,应该怎么操作?企业自我规制是食品安全风险治理中重要一环,如何在企业标准方面体现出来?“史上z严”的食品安全法有没有确立史上严的责任?单凭法律责任而轻忽政治应责,是否真地足以很大程度地保障食品安全?《食品安全、风险治理与行政法》运用风险、风险社会、风险治理理论,带着行政法对行政权如何既受限又有效的一贯关切,对这些问题进行了细致的探索;在基本勾勒出“风险行政法”框架的同时,将比较研究的方法同剖析一个个中国鲜活的事例/案例有机地结合起来,完成了注定不可能周全但确实深入的“若干岛屿探秘”。
作者简介
沈岿,北京大学法学院副教授。$$$$$沈岿,北京大学法学院教授。$$$$$沈岿,北京大学法学学士、硕士和博士生学位。现为北京大学法学院副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教育部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北京大学宪法与行政法研究中心研究员。$$$$$沈岿,北京大学法学学士、硕士和博士。现为北京大学法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副院长,教育部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北京大学宪法与行政法研究中心研究员。主要研究领域有:行政法、宪法、国家赔偿、风险规制。曾经出版《平衡论:一种行政法认知模式》(1999)、《公法变迁与合法性》(2010)、《国家赔偿法:原理与案例》(2011)等专著,《美国行政法的重构》(2002)、《行政国的正当程序》(2005)等译著,以及《因开放、反思而合法》等核心期刊论文四十余篇。
章节目录
版权信息
序
第一章 食品安全与风险治理:从免检制说起
一、 引言:食品居然免检
二、 免检制的理由:善意初衷
三、 绩效与合法性:两种相反的声音
四、 风险治理视野下的检讨
第二章 食品安全风险评估与行政法治
一、 引言:从面粉增白剂之争说起
二、 风险评估的性质与作用
三、 正确认识科学、专家
四、 科学可靠性的法律保障
五、 评估的议程和优先次序
六、 结语:在上帝与凯撒之间
第三章 食品安全的风险预防原则
一、 引言:何谓风险预防原则
二、 撤销面粉增白剂理由之乖谬
三、 “技术不必要”还是“安全”?何种“安全”?
四、 以风险预防原则为标尺的评判
五、 添加剂准入裁量标准重述
六、 结语:怎样的风险预防尚待明确
第四章 食品安全风险交流的制度构建
一、 引言:制度构建萌芽及问题
二、 风险交流为何需要制度化
三、 诉诸软法之维的原因
四、 食品安全风险交流软法构建的基本面
五、 结语:风险交流不可等闲视之
第五章 企业自我规制与企业标准备案
一、 引言:如何备案?政府责任为何?
二、 食品安全企业标准的制度变迁
三、 修法前食品安全企业标准备案的两难境地
四、 现行法下的“比对审查”备案
五、 结语:企业标准备案废弃的可能性
第六章 食品安全监管的政治应责
一、 引言:最严肃问责有效否
二、 责任、应责和政治应责
三、 事后问责与绩效考核
四、 行政监管规则的制定
五、 代议机关的专题询问
六、 结语:政治应责得其所、就其位
参考文献
食品安全、风险治理与行政法(宪政论丛)是2018年由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作者沈岿。
得书感谢您对《食品安全、风险治理与行政法(宪政论丛)》关注和支持,如本书内容有不良信息或侵权等情形的,请联系本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