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代中国思维方式演变的趋势(增订版 当代中国人文大系)

近代中国思维方式演变的趋势(增订版 当代中国人文大系)

查阅电子书
手机扫码
  • 微信扫一扫

    关注微信公众号

因版权原因待上架

编辑推荐

北大哲学系教授王中江作品,中国近代哲学的经典之作。

内容简介

思维方式是在历史时空中经过反复运用、选择、凝聚和抽象的结果,并反过来成为引导人们行动的原则、规范和世界观。作为以不同方式解释宇宙和世界的世界观、作为认识事物方式的认知方法、作为建立社会政治秩序方式的秩序观和使之正当化的合理观、作为为事物赋予意义的价值观等,如果常常以类型化和一般化(集体性)的形态来表现,都可以叫作思维方式。

近代中国因遭遇了一个高度发达的异质文明而处在一个剧烈的变化过程中,那个时代的人们常常把它描绘成前所未有的大变局。外来的新事物需要接触了解,传统的旧事物需要重新审视,现实的危机需要摆脱,国家需要富强,这一切都构成了近代中国思维方式的对象。对象的变化伴随着思维所运用的范式、方法和立场的变化,伴随着思考和认识结果的变化,也伴随着为事物赋予合理性方式的变化。经过演变而产生的近代中国思维方式,比之于传统的思维方式确实有了很大的不同。

作者简介

作者王中江,北京大学哲学系教授、博士生导师,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河南大学黄河文明协同创新中心兼职教授,孟子研究院兼职研究员,中华孔子学会会长。已出版《简帛文明与古代思想世界》《儒家的精神之道和社会角色》《道家学说的观念史研究》《根源、制度和秩序:从老子到黄老》《自然和人:近代中国两个观念的谱系探微》等多部专著。

章节目录

版权信息

“当代中国人文大系”出版说明

引言 对问题的某种一般性说明

第一章 中国“世界秩序图像”与“欧风西力”的初期相遇

一 识别自我与他者的模式及世界共同体意识

二 “互市”和“贸易”观及其东西的视差

三 认知和处理与外部世界法律关系的方式

第二章 世界秩序观中的法律规范与行为

一 晚清帝国的内外关系与“条约”制度

二 国际交往和世界秩序:“万国公法”的有效性

三 “万国公法”与“文明论”、“列国体制”和“天下大同”

四 “万国公法”的普适性及其根据

五 “万国公法”与古代“春秋公法”的类比

六 “万国公法”与“德力论”和“强弱论”

第三章 清末民初中国认知和理解世界秩序的方式

一 基于“人道”和“正义”的“公理主义”论式

二 “唯力论”和“强权主义”论式

第四章 进化世界观与近代中国政治秩序的转变

一 “进化”与渐进政治改革:变法派的合理性论证

二 “进化”与激进政治革命:革命派的逻辑

第五章 “新知识阶层”的诞生及角色

一 从传统“士大夫”到“新知识阶层”

二 “学”与“政”

三 “学”与“用”

第六章 化解“义利”的紧张

一 “富强”:国与民

二 经济行为的动机

三 经济与伦理的关系

第七章 科学合理主义

一 “格致学”:“古已有之”和“西学中源”

二 富强、器用与格致学和科学

三 转向“大地之书”:从“人事”到“自然”

四 科学:真理、真实、事实之学

五 科学和科学方法

六 科学与人生和伦理

一 公理图像素描

二 作为普遍原理的公理

三 作为普遍规范和价值的公理

四 历史效应

第九章 “新旧”观念的衍化及其文化选择方式

一 清末“新旧”观念的产生及其形态

第八章 “公理”普遍主义的诉求及其泛化效应

二 五四的“新旧”之争及其态势

三 “新旧之辨”:历史所与性及文化选择

第十章 “多元宗教观”

一 对宗教的本性、功能和角色的各种判断

二 宗教与科学、知识和进化论

三 宗教的替代论和存废论

四 宗教与东西方传统

五 宗教论辩与西方各种宗教观

总结语 近代中国思维方式演变趋势总论

一 “世界秩序观”的变化与“万国公法”和“中国意识”

二 “古今”“新旧”“中西”关系的移位及文化取向

三 知识和规范的“合理化”:从“格致之学”到“公理”和“科学”普遍主义

四 构建社会政治“新秩序”的方式

五 转变的极限:近代中国的“自强意结”

主要参考文献

增订版后记

近代中国思维方式演变的趋势(增订版 当代中国人文大系)是2018年由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出版,作者王中江。

得书感谢您对《近代中国思维方式演变的趋势(增订版 当代中国人文大系)》关注和支持,如本书内容有不良信息或侵权等情形的,请联系本网站。

购买这本书

你可能喜欢
大学生创新思维(慕课版) 电子书
当代社会是一个以创新为主题的社会,创新不仅是一种理论,更是一种可以践行的方法。本书从创新思维出发,介绍了目前两种主流的创新方法,即设计思维和TRIZ理论。全书共9章,包括创新思维的必然趋势和相关定义、创新意识的培养、设计思维概述、设计思维变现步骤、大学生设计思维项目训练、TRIZ发明原理、发现矛盾与解决矛盾、物-场分析与标准解、创新发展总结与展望等内容。以帮助大学生更好地认识创新思维,培养良好的思
思维导图法应用宝典(修订版) 电子书
教你学会做思维导图。
西方哲学史的本体论思考方式研究 电子书
对于西方哲学来说,哲学就是哲学史,对哲学的理解往往取决于对哲学史的研究视角。本体论作为哲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哲学史研究不可回避的研究对象。对本体无休止的追问使本体论研究不断深化,使得本体论从哲学的组成部分演变成本体论哲学范式。本体论虽然受到现代哲学的集体声讨,但这并不妨碍本体论思考方式在对“逻辑起点”的选择中发挥作用。哲学史只存在过时的答案,并不存在过时的问题,正是对看似过时的问题的追问和思考,给
当代中国学术史论 电子书
本书分为三部分:“专题论文”是著者根据“以问题为中心的思路”,对当代重要学术现象、重要学术争鸣、重要学术成果等所进行的多种专题研究;“学术评论”主要是著者对近些年学术界出现的不正之风、不端行为乃至学术腐败等进行的分析和研究,同时也有对学术界正面现象的肯定和评论;“学人访谈”是著者对当代著名学人陈平原、温儒敏、叶朗、王一川、王岳川、熊元义等的专题访谈,比较系统、全面地总结了上述著名学人近些年来学术研
重审中国的“近代”:在思想与社会之间(学科、知识与近代中国研究书系) 电子书
回顾近四十年来的中国历史学,社会史兴起于前十年,概念史凸显于后十年。社会史探究文本背后的情境,概念史聚焦于文本的语言与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