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推荐
本书依据语言数据的统计来分析《庄子》,对中国思想、哲学与文化的研究具有参考价值。
内容简介
《庄子哲学及其演变(修订版)》原为“中国社会科学博士论文文库”首册,此次修订版除对原文作校改、增删、补充以外,增加了四篇新作、长篇引论和学术自述,介绍并讨论了首次出版以后的新情况和新发展,以及作者思考写作的历程和背景,内容对研究者和初学者都会有所启示。
本书前编主要依据语言数据的全面统计分析讨论《庄子》一书内外杂篇的关系及各篇分类问题,中编主要依据《庄子》内篇讨论庄子思想的主要概念、学说和整体的特色、结构等相关问题,后编则是对外杂篇之思想流变的分类梳理。
作者后来所提出的“反向格义”、“两种定向”等观念在《庄子哲学及其演变(修订版)》中都已初露端倪,对中国思想、哲学与文化的相关研究也会有参考价值。
作者简介
作者刘笑敢,北京大学哲学博士,北京师范大学哲学学院特聘教授,香港中文大学中国哲学与文化研究中心名誉主任,《中国哲学与文化》创刊主编。亦曾在北京大学、哈佛大学、普林斯顿大学、新加坡国立大学任教或从事研究工作。
章节目录
版权信息
“当代中国人文大系”出版说明
序一
序二
序三
前言
修订版引论 关于考据方法的问题
前编 文献疏证
第一章 《庄子》内篇的年代
序 问题的历史和现状
一、内篇早于外杂篇
二、内篇早于外杂篇
三、关于内七篇的相互联系与差异
四、关于内篇与外杂篇的相互错杂
第二章 《庄子》外杂篇的年代
序 问题的历史和现状
一、从《吕氏春秋》等书看《庄子》外杂篇的年代
二、从贾谊赋看《庄子》成书年代
三、从《庄子》本书看外杂篇的年代
四、“汉初说”失误举例
第三章 《庄子》外杂篇的分类
序 问题的历史和现状
一、阐发内篇的第一类
二、兼容儒法的第二类
三、抨击儒墨的第三类
四、统计与比较
中编 庄子哲学
第四章 范畴篇
第一节 道
第二节 道
第三节 天与命
第四节 德与气及“有待”“无待”问题
第五章 学说篇
第一节 安命论
第二节 逍遥论
第三节 真知论
第四节 齐物论
第六章 通论篇
第一节 庄子哲学的内在矛盾
第二节 庄子哲学中的合理因素
第三节 庄子哲学的性质和主要特色
第四节 庄子哲学的社会意义
后编 庄学演变
第七章 庄子后学中的述庄派
一、对庄子思想的继承和阐发
二、对庄子思想的发挥和改造
三、道家性超善恶论的提出
第八章 庄子后学中的无君派
一、从超脱现实到抨击现实
二、从天之自然到人之自然
三、从无何有之乡到至德之世
第九章 庄子后学中的黄老派
一、从剽剥儒墨到融合儒法
二、从生天生地之道到法天之道
三、从逍遥无为到君无为而臣有为
附录 庄子与萨特的自由观
本版附录一 学术自述
本版附录二 郭象之自足逍遥与庄子之超越逍遥
本版附录三 两种逍遥与两种自由
本版附录四 庄子之苦乐观及其现代启示
本版附录五 关于庄子研究的回顾与反思
引用书目
专名索引
术语索引
庄子哲学及其演变(修订版当代中国人文大系)是2020年由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出版,作者刘笑敢。
得书感谢您对《庄子哲学及其演变(修订版当代中国人文大系)》关注和支持,如本书内容有不良信息或侵权等情形的,请联系本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