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想断章

思想断章

查阅电子书
手机扫码
  • 微信扫一扫

    关注微信公众号

因版权原因待上架

编辑推荐

理解历史、洞悉世界,体验文学的审美。

内容简介

本书是作者多年来对自己思想火花记录的结集,大部分都是在读书和思考的过程中自然而然地写就的,以小品文为主要文体,包含着诸如时间-空间、过眼云烟、如是吾闻、美与忧郁、知识分子、历史记忆、生死之间等等诸多主题,藉此勾勒出了作者这些年来思想发展的轨迹,也给读者打开了一个与艺术、历史、文学、哲学相遇的空间。

作者简介

作者李雪涛,北京外国语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现任北京外国语大学历史学院院长、全球史研究院院长。

章节目录

版权信息

凡例

前言

如是吾闻

后习俗层次

习俗层次与东野圭吾的小说

角色伦理与性别认同障碍

隔江和泪听,满江长叹声

今月亦曾照顾彬

莫抛心力作学者

洒脱的人生

洗尽人间热恼心

智慧和感受是不可以传授的

啐啄之机

写作

禅儒之相通

清净眼

名利

十一

十二

十三

十四

做学问的能力

小人

知识增时只益疑

患难见真情

胸中元自有丘壑

“老朋友”

艳词

甲乙推求恐到君

藏书万卷可教子

速成的学问?

不可得也

老欧洲眼中的新贵

神在哪里?

粗俗的世界

外师造化,中得心源

I’ll teach you differences

风神

爱着并劳作着

市场——吞噬一切的怪兽

美与忧郁

中庭日淡芭蕉卷

魏晋风度

闷携村酒饮空缸

白衣庵

尽日寻春不见春

寒心未肯随春态

满树狂风满树花

喜爱下雨

人面桃花

点水蜻蜓款款飞

含蓄与意义剩余

情人眼里出西施

品味

惟有莱茵波底月

地展平原骏走风

头未梳成不许看

办公室观日落

忧愁的重量

可怜无地可埋忧

愁的比喻

何以解愁

离别

内心安宁

闲听鸟声啼茂竹

东施效颦

时间-空间

十一

十二

十三

十四

十五

十六

闲与淡定

一切可以做的事情都必须要做吗?

时间与河流

人生如逆旅

人生如河流

百年哀乐又归空

唐宋之别

一瞬曙光成夕阳

有罗马语言的地方就是罗马

中国倒了一袋米

先生-后生

Seminar与中国历史

洪谦与逻辑实证主义思想

德国的11月

四海之内

落叶他乡树

解暑的新词

海德格尔的小木屋

十一

十二

十三

对海德格尔的回忆

东看则西,南看则北

动静等观与去中心主义

公共空间

雾霾日读苏轼

Artem quaevis alit terra

昭君出塞与奥地利联姻

维也纳的性格

Toga与长衫

此生此夜不长好

日中对待西学的不同态度

滚木桶的人

纸钱赎命与赎罪券

非洲蜂与藏传佛教

三样人生与一生的三种经历

黑塞论中国古代思想

学区房

东风与西风

知识分子

以学术为志业

游于圣人者难为言

知识分子与平常心

酒与文学

独酌与热闹

顾彬的中文散文

“泰然自若”还是“放下”

放下本原

无非斯人之徒与而谁与

士人的抱负

思想意识与现实行动

百无一用是书生

著书都为稻粱谋

娱乐文化与以学术为志业

行乐

述而不作与重构

庄子注郭象

Man ist,was man isst

认真对待

教养

酒与生命的意义

“谢绝来访”

消遣文化的参与者

一个人的著作

过眼云烟

钻他故纸驴年去

一切现成

急流勇退

功成身退与求阙

思发在花前

羁旅穷愁

哥德斯堡两处散步的地方

一、哥德斯堡

二、莱茵河畔

十载故乡心

奇志

直待凌云始道高

不改清阴待我归

几人花在故园看

几度夕阳红

月是他乡圆

兵气销为日月光

青山能识旧人不

向人如惜别

一泓海水杯中泻

万里未归人

欲寄相思千点泪

将五十年兴亡看饱

人间北看成南

浊酒一杯家万里

红他枫叶白人头

残灯永夜客愁听

哥德斯堡的秋天

东西都是家

内心的宁静

玉树后庭花

沾泥絮

情似雨余粘泥絮

饥来吃饭,困来即眠

过江鲥鱼

一纸防秋疏

物质发达,真趣消失

冷暖自知,不必别求甘露

不执着

贵在坚持

多层意义

理解的不确定性

各时代有各个时代的孔子

偏见

《圣经》的自解原则与海外汉学文本的正当性

多副眼镜看待中国文化

“橘枳之变”与“去脉络化”和“再脉络化”

异端的权利

王锡侯《字贯》案

对传统的批判性“重构”

“重构”小苹

佛教对女人的看法

祸水、不靠谱及其他

缺少理性的女性

萧艾与桂兰

“丸泥”与阐释学循环

酒中自有真理在

书中自有自由在

何事绁尘羁

熟能生巧

此心到处悠然

是妄非精进

译文

张与罗什

他山之石

阅读的方式

两足书橱

学术的功用

顽石点头

古诗词中的当代词汇

微波

网虫

万恶之源

学会放弃便是获得自由

命运垂青勇敢者

中庸之道

邻虚vs极微

愿天无霜雪

矮人看戏何曾见

《孺子歌》与文本的开放性

觅兔角与狐狸犁地、公羊挤奶

不是不报,时候未到

敬畏之心

作词与佛典汉译

向日葵

吃亏是福

盲人摸象

三省堂

Sapere Aude!

学会思想

独白、对谈、鼎谈

看山不是山

六艺与人文教育

狄更斯的佛家逻辑

转法华

读书止观

极端状态下的人类伦理道德

紫气东来与老子化胡

译作的几个层面

“花溅泪”抑或“泪溅花”

存在哲学与生命的意义

君子不器

作为附属物的人

真理

恋爱中的太监

啼血的杜鹃

自我-他者

四分法

意在镢头边

汉恩自浅胡自深

身份

忘机友

此心安处即吾乡

庖丁解牛与主客体对立的消失

一日更裘葛

一览天下小

千古英雄草莽间

从存在哲学来理解中国经典

不知身是未归人

跑步、坐禅、念佛及其他

“他者”的确立

局内人、局外人

年轻的现代汉语

“旧瓶”与“新瓶”

去除“我执”

许理和的学术理路

长空任鸟飞

自身的幸福

深入到欧洲文化之中的茶

观人的智慧

晚餐面包和过午不食

阅读习惯

塑造读者

犯错误的权利

君子理想与摩西十诫

生死之间

有关死生

作为临界状态的体验之一的谪居

爱情的煎熬与音乐的成就

佛教的苦圣谛

同塾诸郎闻已尽

长生药

生死

生命的意义在于它终将结束

中国和德国的墓地

人类有关死亡的经验

奶奶遗像前的父亲

人死一去何时归

双鬓向人无再青

待踏马蹄清夜月

苦圣谛

吃饭与活着

人生的阶段

何日赴黄泉,与君共畅饮

夏花之绚烂与秋叶之静美

历史记忆

断裂-连续

现代大学的传统

淡泊明志

断舍离

复杂

何谓一个好的社会?

上穷碧落下黄泉

现代性的价值观

因缘

百年枉作千年计

最愚蠢的一代

附录

附录1:人名索引

附录2:篇名索引

思想断章是2018年由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作者李雪涛。

得书感谢您对《思想断章》关注和支持,如本书内容有不良信息或侵权等情形的,请联系本网站。

购买这本书

你可能喜欢
怎样思想,就有怎样的生活 电子书
怎样思想,就有怎样的生活。我们所需面对的最大问题,而且几乎也是所需面对的唯一问题——就是选择正确的思想。爱默生说:如果一个人渴望每件事都成功,他必须为之付出努力。进步乃今日之努力,明日之保证。虽然我们走遍世界去寻找美,但是美这东西要不是存在于我们内心,就无从寻找。这是一部爱默生经典随笔。爱默生积极热忱地思考着人生,平静地叙述着他对于命运的看法,其中对于性格、读书、健康、友谊等方面的文字警句迭出、韵
清代词学思想流变 电子书
本书以流派为纲,描述了清代词学思想的主要面貌和发展历程,再现了清代词学思想对于近代词学观念形成的重要影响,并对清代词学史上几位词学家进行了客观的历史呈现,对于清代词学研究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
清代文艺思想史(下) 电子书
本书共4编27章130余万字,分为清初的文艺思想、清中期的文艺思想、清代前中期的其他文艺思想三个部分,全面论述了清代(不含晚期)文艺思想的发展。本书在论述每一个时期的文艺思想时,都将该时期的文艺思想分为诗学、散文、词学、小说、戏剧、绘画、书法、园林、音乐等部分加以专题的论述和阐释,专题论述部分都既有概述阐释又有以代表性人物的文艺思想为中心的论述,既有清代文艺思想历史发展脉络的描述,又有典型人物文艺
孙绍振诗学思想研究文集 电子书
2015年10月23日在黄山,由谢冕先生和骆英、王光明、郑家建等倡议筹办,北京大学中国诗歌研究院、首都师范大学中国诗歌研究中心和福建师范大学文学院三家联合举办了“孙绍振诗学思想研讨会”,张炯、阎国忠、陈素琰、骆寒超、吴思敬、朱向前、南帆、俞兆平、陈仲义等四十多位专家学者参会,本书是此次会议论文的结集。
宋金元文艺思想史(下卷) 电子书
本书由著名学者李春青、张海鸥、赵维江担任主编,国内近二十位专家学者参与撰写而成,分上中下三册,共11编40章,总字数近200万。本书内容包括宋金元的诗学思想、文章学思想、词曲学思想、书画艺术思想、政治与文艺思想、佛教道教与文学思想、儒学与文艺思想等,全面系统地论述了宋金元时期的文艺思想,是国内第一部宋金元贯通的文艺思想史。本书体例独特、视角新颖、结构完整、论述严密,有不少新的学术创见,具有很高的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