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文化和旅游融合发展指数报告(2021)

中国文化和旅游融合发展指数报告(2021)

查阅电子书
手机扫码
  • 微信扫一扫

    关注微信公众号

因版权原因待上架

编辑推荐

本书可为中国不同区域、省域及城市的文旅融合发展提供一定的实践指导,从而为中国文旅融合健康发展提供参考。

内容简介

本书首先以文化和旅游融合发展的理论和实践为依据,对文旅融合发展水平评价指标体系进行构建,并运用该指标体系对中国31个省域和10个城市进行评价分析;其次,聚焦2020年国内文化和旅游融合发展的新热点,对新形势下文旅企业、行业和市场的新变化进行了深入分析;最后,结合国家“十四五”发展规划,对中国文化旅游市场以及文旅融合发展趋势进行预测分析。

作者简介

编者孔蓉,文化和旅游部艺术发展中心副主任,“文旅中国建设工程”发起者与负责人。毕业于四川大学,中央党校在职研究生,留学英国。中国摄影家协会会员、中国艺术摄影学会会员、中国女摄影家协会会员。历任原中央文化管理干部学院教务处科长,原文化部教育科技司成人教育处副处长、教育处副处级调研员,离退休干部局文体活动处处长,曾扶贫挂职山西静乐县委副书记,由中组部选派援青任职青海省文化和新闻出版厅副厅长。从事文化领域跨界融合研究多年,在业界推动“文化+”及文化和旅游融合发展理论研究与产业实践,倡导以文化经济为导引,聚焦新技术、新要素、新逻辑、新模式、新业态。2017年7月在故宫博物院组织举办首届“中国文化旅游高峰论坛”,率先开展文旅融合先导区试点,探索文旅融合创新实践,提出“文化+旅游+产业+空间载体”四位一体模式及“IP TOWN”开发模式。同年8月原文化部财政立项项目“文旅中国建设工程”审批通过,2018年启动实施。主要搭建“政产学研用”一体化平台,围绕课题调研、模式开发、试点示范、要素配置、行业标准制定、智库建设、人才培训等展开。主持“中国特色小镇文化建设与发展导则及评价标准体系”“以特色小镇为抓手,探索文化与空间融合的文化产业创新发展”“文旅融合与空间载体:IP TOWN模式试点研究”“中国马文化旅游融合创新发展”“文旅融合与乡村振兴”“中国文化和旅游融合发展指数报告”等多个跨界融合课题,多次获评文化和旅游部系统年度优秀调研报告。编著《中国文化旅游发展研究报告(2019~2020)》(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中国马文化产业(2021)蓝皮书》(商务印书馆)、《文旅中国建设工程资料汇编》(中国旅游出版社)等。

章节目录

版权信息

《中国文化和旅游融合发展指数报告(2021)》课题组

单位简介

主要编撰者简介

摘要

第一章 2020年中国文化和旅游融合发展总报告

一 引言

(一)研究背景

(二)研究意义

(三)研究目标

二 2020年度中国文旅产业发展的热点分析

(一)新冠肺炎疫情对文旅产业发展的影响

(二)国内文旅产业市场的新变化

第二章 理论动态与政策支持

一 理论基础

(一)文化产业

(二)旅游产业

(三)文化和旅游融合

二 理论建构

(一)基本共识

(二)概念诠释

(三)发展逻辑

三 政策支持

(一)关于文化产业发展的相关政策

(二)关于旅游产业发展的相关政策

(三)关于文化和旅游融合发展的相关政策

第三章 中国文化和旅游融合发展指数的评价指标体系

一 构建原则与方法

(一)构建原则

(二)构建方法

二 评价方法与模型

(一)多指标综合评价方法选择

(二)评价模型的构建

(三)各层指标权重的确定和得分的计算

三 评价指标体系的内容

(一)指标体系的结构层次

(二)评价省域文旅融合发展指数的指标体系

(三)评价城市文旅融合发展指数的指标评价体系

第四章 2019年中国文旅融合发展指数的总体评价

一 数据来源和权重生成

(一)数据来源

(二)各层次主成分提取

(三)不同层级的指标权重生成

二 2019年中国31个省域文旅融合发展指数的总体评价

(一)总体得分及排名

(二)各省域文旅融合发展指数的综合层指标分析

三 各省域文旅融合发展指数类型分析

(一)总目标层融合发展指数的类型分析

(二)综合层指标融合发展指数的类型分析

四 2019年中国31个省域文旅综合层指标分析

(一)基础条件评价

(二)创新能力评价

(三)产业水平评价

(四)社会效应评价

第五章 中国文旅融合发展指数年度总体评价(2015~2019年)

一 中国文旅融合发展指标各年度权重分析

二 省域文旅融合发展指数的年度稳定性分析

三 31个省域文旅融合发展指数的各年度排名变化分析

第六章 东部地区省域及城市文旅融合发展指数评价

一 东部地区省域文旅融合发展总体概况

二 2019年东部10个省域文旅融合发展指数整体评价

(一)总体评价

(二)综合层各指标评价

(三)结果分析

三 东部10个省域文旅融合发展指数年度变化(2015~2019年)

(一)总体评价

(二)综合层各指标评价

(三)结果分析

四 2019年东部代表性城市文旅融合发展指数评价

(一)东部代表性城市选择

(二)总体评价

(三)综合层各指标指数评价

(四)结果分析

第七章 中部地区省域及城市文旅融合发展指数评价

一 中部地区省域文旅融合发展总体概况

二 2019年中部6个省域文旅融合发展指数整体评价

(一)总体评价

(二)综合层各指标指数评价

(三)结果分析

三 中部6个省域文旅融合发展指数年度变化(2015~2019年)

(一)总体评价

(二)综合层各指标的指数评价

(三)结果分析

四 2019年中部代表性城市文旅融合发展指数评价

(一)中部代表性城市文旅融合发展总体概况

(二)总体评价

(三)综合层各指标指数评价

(四)结果分析

第八章 西部地区省域及城市文旅融合发展指数评价

一 西部地区文旅融合发展总体概况

二 2019年西部12个省域文旅融合发展指数整体评价

(一)总体评价

(二)综合层指数评价

(三)结果分析

三 西部12个省域文旅融合发展指数年度变化(2015~2019年)

(一)总体评价

(二)综合层指数评价

(三)结果分析

四 2019年西部地区代表性城市文旅融合发展指数评价

(一)西部地区代表性城市选择

(二)总体评价

(三)综合层各指标指数评价

(四)结果分析

第九章 东北地区省域及城市文旅融合发展指数评价

一 东北地区文旅融合发展总体概况

二 2019年东北地区文旅融合发展指数整体评价

(一)总体评价

(二)综合层各指标指数评价

(三)结果分析

三 东北地区省域文旅融合发展指数年度变化(2015~2019年)

(一)总体评价

(二)综合层各指标指数评价

(三)结果分析

四 2019年东北地区代表性城市文旅融合发展指数评价

(一)东北地区代表性城市沈阳市总体概况

(二)总体评价

(三)综合层各指标指数评价

(四)结果分析

第十章 中国文化和旅游业发展趋势

一 “十四五”文化和旅游业发展环境分析

(一)经济环境

(二)市场环境

(三)政策法律环境

(四)技术与生态环境

(五)社会环境

二 “十四五”中国文化和旅游业发展重大问题前瞻

(一)全球新冠肺炎疫情将推动世界文化和旅游生态重构

(二)文化和旅游将成为打造中国服务品牌的重要窗口

(三)以数字化为标志的新文化旅游时代将全面开启

(四)高质量发展主旋律背景下“去中心化”时代到来

(五)文旅融合到多产业融合的资本与技术双依赖特征

(六)国内深度游成为新发展格局下文化和旅游发展的新亮点

三 中国文化和旅游融合发展的总体特征与趋势

(一)四大区域文旅融合发展水平不平衡性显著

(二)有为政府与有效市场合力成为文旅融合的内生动力

(三)基础条件是影响地区文旅融合发展的关键保障

(四)创新能力成为驱动地区文旅融合发展的新引擎

(五)产业水平成为衡量地区文旅融合发展的重要指标

(六)社会效应成为推动地区文旅融合发展的强大动力

参考文献

中国文化和旅游融合发展指数报告(2021)是2022年由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出版,作者孔蓉 主编。

得书感谢您对《中国文化和旅游融合发展指数报告(2021)》关注和支持,如本书内容有不良信息或侵权等情形的,请联系本网站。

购买这本书

你可能喜欢
探索民族地区生态、文化、旅游融合发展研究 电子书
本书分为文化旅游篇、生态文明篇、政治生态篇三大部分,内容涉及海南州乡村旅游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和谐社会视角下的生态文明建设研究、海南州民族团结进步先行区建设研究等。
全球核能产业发展报告2021——2022 电子书
本书分五篇,内容包括:核能发展战略篇、高质量建设和运营篇、数字化转型发展篇、高质量创新发展篇、专题报告、结语。
中国供应链发展报告(2021) 电子书
本书旨在引导行业企业实现服务模式创新和转型升级,构建协同化、标准化、数字化、绿色化、全球化的供应链体系,为供应链相关从业者决策提供参考和借鉴。
数字治理发展研究报告(2021) 电子书
数字治理发展研究报告(2021)
全球数字贸易促进指数报告(2019) 电子书
本书是上海社会科学院哲学社会科学创新工程项目的研究成果,是对国际贸易发展最新趋势和自贸试验区建设经验的深刻总结。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为数字贸易:基本特征和发展趋势,第二部分为全球数字贸易促进指数分析;第三部分为推进全球数字贸易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