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的韵律、词法与句法(修订本)

汉语的韵律、词法与句法(修订本)

查阅电子书
手机扫码
  • 微信扫一扫

    关注微信公众号

因版权原因待上架

编辑推荐

本书的研究成果对汉语词汇学、句法学以及语体学的研究具有多方面的启发作用。

内容简介

本书对汉语研究中两个新的研究领域——韵律构词学和韵律句法学进行了系统的探索,建立了这两个学科的理论框架,提出并论证了“韵律词”等基本概念,进而研究了韵律与句法之间的关系。

本书是汉语韵律句法学的开山之作,1996年出版时,韵律句法尚属前沿,经过十余年的发展,该领域已逐步发展起来,本书论证的很多概念也逐渐被学界认可,成为了本领域的基本概念。

作者认为经过十年的发展,可以对本书进行修订,完善内容,供新近的研究者参阅。

作者简介

作者冯胜利,香港中文大学教授。北京语言大学长江学者。1977年考入北京师范大学,先在历史系攻古史,两年后又考入中文系陆宗达教授门下读研究生,文史兼治。毕业后留校任教,很快即留学美国,受业于宾夕法尼亚大学拉波夫教授,专攻西方语言学,并获得语言学博士学位。曾为美国堪萨斯大学东亚系终身教授,哈佛大学东亚语言文明系教授、中文部主任,哈佛北京书院主任,北京语言大学长江学者讲座教授。曾任国际中国语言学会理事,《中国语言学论丛》副主编,美国国家自然基金会项目申请评审人;现为近十种国内外语言学及语言教学杂志编委,以及国内外语言学杂志和出版社审稿人。

章节目录

版权信息

再版前言

重印前言

第一章 韵律词与韵律构词法

第一节 什么是韵律词

第二节 韵律词的基本类型

第三节 复合词对韵律词的依赖关系

第四节 韵律词对复合词的制约

第五节 其他相关形式与理论推导

第二章 韵律词和复合词的历史来源

第一节 古汉语复合词的判定标准

第二节 赵岐《孟子章句》中的复合词

第三节 复合词来源的传统解释

3.1 音节对立特征的丢失

3.2 单音节的语义歧解

3.3 词汇扩展

3.4 美学因素

第四节 双音化的历史来源

4.1 历史年代

4.2 文献证据

4.3 双音节发展的独立性

第五节 古代复合词发展的韵律机制

5.1 上古音节结构的简化

5.2 韵律理论与古代汉语的音节结构

5.3 双音节音步的语法证据

5.4 双音节音步、韵律词与短语结构

5.5 最小韵律词

5.6 韵律与短语的对应

第六节 理论预测与实践结果

第七节 结语

第三章 四字格与复合韵律词

第一节 “四字格”的独立性

第二节 什么是复合韵律词

第三节 “四字格”的标准组合方式

第四节 “四字格”重音形式的推导

第五节 [1 X X 2]和[X 1 X 2]重音形式的语用区别

第四章 韵律对句法的制约

第一节 有关普通重音的一般论述

第二节 普通重音在汉语及英文里的表现

第三节 如何确定句子普通重音的韵律结构

第四节 韵律结构对句法构造的制约

4.1 [2+1]型动宾结构。

4.2 [动+宾+量]结构

4.3 关于动词挂单的“把”字句

4.4 关于[动+介+宾]结构

4.5 关于[动宾+介宾]结构

第五节 结语

第五章 韵律与句法演变

第一节 先秦汉语中的“SOV”形式

第二节 两种截然不同的宾语前置

第三节 关于倒置的不同解释

第四节 句法演变与重音转移

第五节 结语

第六章 韵律与文学

第一节 汉语的文学属性

第二节 骈偶的历史溯源

第三节 骈偶的韵律机制

第四节 语言学上的自由与限制

第五节 文学上的奇偶相间

参考文献

附录 汉语韵律语法现象辑要

重要概念及术语索引

汉语的韵律、词法与句法(修订本)是2009年由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作者冯胜利。

得书感谢您对《汉语的韵律、词法与句法(修订本)》关注和支持,如本书内容有不良信息或侵权等情形的,请联系本网站。

购买这本书

你可能喜欢
职业汉语能力与素养(第二版) 电子书
沿用《职业汉语能力与素养》(ISBN978-7-5429-4763-5/H)原有的框架体例,以语文应用能力为分类标准,整合五个模块:口语交际技能训练、实用文阅读技能训练、实用文写作技能训练、逻辑基础能力训练、人文素养与职场人生。原内容适用专科学生,在此基础上,增加近两年关于口语交际、实用文读写的最新研究理论;强化训练部分增加个人脱口秀技能训练、电商平台口语技能训练、创新创业文案读写训练、自媒体文案
汉语单音词的语素化研究 电子书
本书基于语言使用的视角,分别从词法、句法、语义等角度对汉语单音词的语素化进行了历时研究。词法研究中强调频率、语义是影响单音词语素化的重要因素,句法研究重点关注的是单音词语素化时的去范畴化过程,语义研究主要考察了单音词在所属语义场中的地位变化及相关概念域的历时演变。最后,基于共时与历时的比较,探讨了单音词语素化的演变类型、阶段、难易度和动因等问题,并从构式化的视角论证了单音词语素化的演变性质。
复杂动态理论下的汉语比喻研究 电子书
本书聚焦于真实语言中的比喻使用现象,在相对真实的话语交际环境下,借助于跨学科视角,探讨比喻的形成机制、存在方式以及应用规律,从而揭示比喻的本质特征,对话语中的比喻使用进行了定量与定性分析,以期从理论及实践上丰富和拓展现有的汉语比喻研究。
汉语语法范畴间的互动机制 电子书
本选择语法中的疑问、比较、否定等几大基本范畴为具体研究对象进行研究。
俄罗斯汉语教程 电子书
本书是面向俄罗斯读者的汉语基础教材,分上下两册,每册20课,对中国历史、文化、地理、汉语及汉字的特点、汉俄跨文化交际、俄汉文化的交流等多方面知识予以介绍。